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米芾最逼近“书圣”的神作,笔笔取法古人,是学习“米字”的首选范本

在书法学习中,大多数人都是先从临帖开始,临帖是学习书法至关重要的一步,若能将古人笔法临摹的出神入化,其实也是一种高超的能力。

例如“宋四家”之一的米芾,早年在“集古字”时期,就临摹过大量“二王”书作,从中领悟到了晋人的书法技艺,有了深厚的书法根基,后来开创自我书风。

在米芾的传世书作中,被世人公认“最逼近”王羲之的书作就是《方圆庵记》,此作全文共计750余字,由米芾33岁时抄写。

正好处于“集古字”时期,笔笔取法古人,仔细观察此作转折处的圆劲感,和字体的结构,例如像“盖”“内”“成”等字体的留白处理。

就会发现与王羲之的《圣教序》极为相似,但又不失个人之风,将王羲之笔法“放大”,行笔迅疾跳宕、潇洒自如

点画书写的干脆利落,墨色的阴阳变化较为鲜明,笔锋转变也丰富多彩,笔势沉着凝练,好像英姿飒爽的骏马,字字神采十足。

就连苏轼也评价其字曰:“米书超逸入神……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这句话是说在他看来米芾的书法能与王羲之、钟繇等人并排,虽然这么听起来有些夸张,但是米芾确实临摹晋人达到“神境”。

传说米芾的书法都被当作“二王”真迹买卖,现在“三希堂”法帖之一的王献之《中秋帖》,就有人说是米芾临本,而并非王献之的真迹。

这样高超的“以假乱真”能力,足以证明米芾的晋人笔法功底有多深厚,从古至今其书作一直备受学书者追捧。

尤其是这卷《方圆庵记》是学习“米字”的首选范本,此作有着纯正的晋人之法,行笔灵动自然,作品气韵畅通,被后世看作学习“二王”的敲门砖。

虽然字体多含欹侧姿态,但是重心大多都在一条直线上,法度较为严谨,相较于后期的《蜀素帖》等书作,这幅行书有着恰到好处的“刷字”之风。

既能写出古人之法,又兼具米芾的独特风格,更加有利于初学者进行把握,难度相对来说较低一些,非常适合打基础。

时常临摹,不仅可以学到正宗的古人技法,还能体会到米芾沉着痛快的笔势,若能将此作学会,学习“二王”等人和米芾后期的作品就不会感到特别吃力。

《方圆庵记》在米芾书丹后,由陶拯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刻于石碑之上,可惜后来石碑丢失,现在传世只有拓本。

在众多拓本中,最好的一幅就是宋拓本,这个拓本使用工艺较为精良,卷中字体完整、清晰,墨色变化以及用笔之法都能看清,现存于上海市博物馆

经多方努力我们对米芾的《方圆庵记》(宋拓本)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古为徒”——米芾的“集古字”创作观
我对书法学习‘’取法乎上‘’的理解
陈独秀说沈尹默书法“其俗在骨”沈尹默用了三十年时间仍未能改变
书法三部曲:临摹 创作 批评
「愙斋书法」米芾《学书贴》高清行书拓本欣赏
米芾《学书贴》高清行书拓本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