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孟頫63岁写的“满分”草书,这字形神兼备,500年来找不出第二份

厉害的书法家不仅能将楷书、行书钻研透彻,草书也写的毫不逊色,例如赵孟頫就是书法史上的“全能之才”。

《元史》曾记载曰:“赵孟頫,篆、隶、楷、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他的草书主要以“二王”为宗,擅长写小字草书。

用笔遒媚纯熟,字体圆中带方,点画流畅秀丽,运笔的翻转、缓急变化有度,不追求笔画过分的缠绕,以秀雅精致为主。

展现出王羲之章草的高古之气,被后人称赞最得王羲之的“实处”,更加适合学书者辨识临摹,那么他的草法是从“二王”的哪本帖中学到的呢?

元代学者虞集曾记载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度其形。

十七帖》是王羲之写给好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信件,全篇有134行,共计1166个字,被后世当作学习草书的必备范本。

历史上很多书家都留下过临习之作,例如王澍和朱大有等人都有摹本传世,但是他们对于晋人笔法的理解,远没有赵孟頫来的更加深刻。

他临摹的《十七帖》不仅能将原本的字体结构还原,还能把晋人飘逸秀劲的气韵也刻画出来,真正做到“形神兼备”。

并且赵孟頫一生曾多次临摹《十七帖》,现今流传了好几个版本,最好的一版就是延祐三年,即赵孟頫63岁时所抄写,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之中。

卷中字体珠圆玉润,气韵温和从容,用笔不具备刻意之感,笔势遒劲有力,尽显俊逸妍美之姿,比王羲之更多了几分仙气。

例如文中的“七”字,行笔就比王羲之略微迅疾,点画清晰灵润,好似温雅窈窕的“仙子”,让人看后沉迷不已。

赵孟頫在这卷《十七帖》中展现的高超技艺,在朱大有之后500年来根本无法找出第二份,写出了原本的“平和儒雅”之感。

而且草书本身就是一种较难临摹的书体,对于学书者自身法度意识、控笔的精准度,以及笔法的灵活转化要求较多。

王羲之的原版《十七帖》颇为高古,点画的细节变化极为精妙,技艺不精者,很难完全掌握清楚,若不慎对于一个点画的草法把握不当。

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彻底失去了古人的神貌气韵,同时原版目前只有拓本传世,大家很难从中察觉笔路的走向,加大了学习的困难度。

因此从赵孟頫的摹本入手就是最佳选择,此作既有深厚的晋人“遗法”,还包含简洁清晰的笔路,是一卷“满分”草书。

为之后接近真正的“二王”草书打下稳固基础,时常临摹,可以学到完善的“草法”,开拓自我书法思想,在草书领域蔚然成风。

经多方努力我们对赵孟頫的《临十七帖》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帖实临】赵孟頫临黄庭经
赵孟頫王羲之草书《裹鮓帖》
王羲之《十七帖》乃笔方势圆的典范,点画遒媚相生,气韵生动
赵孟頫临王羲之书法对比图,形神兼备从容潇洒!
赵孟頫草书临王羲之《七儿一女帖》
王羲之草书《裹鮓帖》并赵孟頫临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