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羲之用15年时间,写出一部“书法宝典”,被他成功复原,如“书圣”重生!

古人学习书法,只要靠寻访名师、家传和临帖这三种手段,其中笔法最正宗的无疑是“家传”,那么哪个家族的书法最知名、学得人最多呢?毫无疑问,就是王羲之家族。除了“书圣”,王献之、王徽之、王珣、羊欣、王僧虔,一直到智永,都是王氏一脉的血亲。

王羲之十分看重笔法的“保密性”,还叮嘱王献之要“千金勿传”。不过,显然他的后代没有做到。从南朝开始,王羲之的书法便被贵族阶级收藏,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在位期间,收藏“王氏一门”书法达到了高潮。后人奉为圭臬的《圣教序》《十七帖》汇编完成。

如果说没有临摹过《圣教序》,不敢开口说自己懂行书,那么没学过《十七帖》,就好比草书没入门。《圣教序》是集字之作,而《十七帖》则显得更加自然,它是将王羲之与周抚十五年来的通信信札进行汇编而成。

我们常说“碑不如帖,帖不如信,信不如稿”,从书写状态和情绪角度来说,书信和手稿是最为自然的;另一方面,王羲之草书“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韵味,也更适合初学者,像张旭、怀素、黄庭坚等人的草书个性过于强烈,没有扎实的基础,很容易学入歧途。

目前市面流行的《十七帖》均是刻本,在笔法、调锋细节上无法纤毫毕现,而纸本墨迹则可以弥补这种遗憾。明代书法家朱大有的《临十七帖》,极度还原羲之原作,如“书圣”重生,做到了“如灯取影,不失毫发”。

朱大有一生临摹《十七帖》不下百遍,对于这件作品,他很是满意:“右军书法,生平最喜临摹。至十七帖,尤深嗜笃好。数十年来,临摹几及百卷,自幸神情相肖,无拘孪苦涩之态……”自认为神形皆备,且无丝毫败笔。

此帖书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全卷99行、661个字,包含《十七帖》《逸民帖》《龙保帖》《丝布衣帖》《积雪凝寒帖》等21帖。朱大有再现魏晋笔法,尖锋入纸,行笔中锋,使转连带极为自然。与章草和西晋时期草书相比,王羲之的草书连带明显增加,圆笔绞转更加自如。

《临十七帖》笔画连绵,如绸带般连为一体,一笔顺势而下,书写时调锋、转向遒媚灵活,尽显运笔之娴熟。全卷一气呵成,并无停顿迟滞,字与字之间“意连”,笔画则为“实连”,形成鲜明的节奏感。《十七帖》被称为“书中龙象,无上范本”,而朱大有临摹,再现了王羲之的笔法技巧和变化规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行书大家告诉你,学行书并不难,关键是学好行五点笔法
王羲之的草书秘笈,包含所有草书笔法,地位不低于《圣教序》,美感不
★王羲之圣教序及其笔法
【书法学习】王羲之圣教序及其笔法
《王羲之圣教序及其笔法》,让你学书事半功倍
“草书神帖”,专家:练好这943个字,书法能有大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