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孟頫狂练上千遍的字帖,作者是王羲之直系子孙,据说《兰亭序》就是他伪造的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东晋以来影响力最大的书法家,我们常说“二王笔法传万家”,但在羲之在世时,他可并不希望发生这种情况。据说临终前,他叫来了儿子王献之,交给他自己写的《乐毅论》,然后叮嘱他自家书法“千金勿传”,也就是说,他只希望自己的书艺始终在王氏一门传承。

但事与愿违,真正让“二王”笔法开枝散叶、走出家门的,正是王羲之的七世孙王法极。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很陌生,但他的法号智永,在书法圈里可就如雷贯耳了。根据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智永将笔法传给了虞世南,自此开始,“二王”笔法神秘的面纱就被揭开了。

智永自幼继承家学,始终钻研祖宗成法,他曾苦练《兰亭序》十数年不出门,写坏了的毛笔头攒了几大筐,他将这些笔头埋掉,取名为“退笔冢”。数十年的辛勤没有白费,后人评价他的字“妙得家传”“气韵飞坮,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书法界有过一场“《兰亭序》真伪大讨论”,郭沫若结合出土文物书法和历史典籍,证明行书《兰亭序》是羲之伪作,他认为写下这卷书法的人就是智永。不过这场争辩最终不了了之,时至今日也无定论。

智永的书法作品中,影响最大、从学者最多的,当属《真草千字文》了。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说:“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智永总结了“二王”正书、草书用笔、结字特点,完成这件作品,对于后学者来说,这就是“二王”笔法的范本。

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年幼时就是从智永《真草千字文》学起的,他数十年间将此帖狂练上千遍。而千字文同样是智永写的最多的题材,他曾写《千字文》八百,分送浙东诸寺,到唐代还流传下来了几十帖,可惜如今已无真迹存世,所幸有拓本可观,尤以“关中本”最精良。

《真草千字文》楷书部分取法于王羲之《乐毅论》和王献之,空中取势、翻笔入纸,然后切笔再顺势向下行笔,点画沉稳、丰厚劲健。楷书中略带行书笔意,收笔时蓄势而出,给人以笔尽势未尽的美感。

草书部分笔势纵逸潇洒,行笔左右翻飞、绞转极为流畅。书写过程中,智永不断灵活运腕,笔画转折明显,方圆兼备,圆而有劲。结字以纵取势,笔断意连,较为端庄,欹侧之字较少,如“月”“之”等字向左下倾斜。

《真草千字文》是我们窥探魏晋楷书、草书的上佳法帖,浙江省还将它纳入中学书法教科书中,启功先生也曾专门出书力荐,值得大家临摹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去故宫看了赵孟頫展(上)
千年来,只有一人学成了兰亭序!
精:王羲之书法笔法详析 ——《兰亭序》》
《千字文》与《兰亭序》
书法技巧:不懂此四点笔法,千万别要说你临过王羲之《兰亭序》!
【】《兰亭序》笔法归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