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风流皇帝”的书法,把赵孟頫迷得神魂颠倒,启功:除了美还是美!

中国古代君主擅长书法的有很多,除了大家熟悉的宋徽宗赵佶之外,还有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后主李煜等,他们水平虽然很高,但还不能把大书法家赵孟頫迷得如痴如醉、难以自拔,更不会被赵氏选作书法入门启蒙。有一位皇帝却做到了这一点,此人就是宋高宗赵构。

史籍记载,赵“初学思陵与智永书”,“思陵”指的就是赵构。作为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继承了父亲的艺术基因。虽然我们称赞赵佶“瘦金体”妙,但其实他更擅长绘画,若论行书、草书,赵构做到了青出于蓝胜于蓝。

当代书法家启功在《论书绝句》中写道:“多力丰筋属宋高,墨池笔冢亦人豪。详搜旧格衡书品,美谥难求一字超”在启老看来,宋高宗书法水平极高,而且深谙古法、极为刻苦,他的字除了美还是美,想不出更恰当的形容词了。

众所周知,宋朝书法推崇“尚意”之风,那些严格遵循古法、一丝不苟的作品往往不被认同,久而久之,能够传承晋唐法度的书家越来越少。而宋高宗大力主张“复古”,将“帖学”一路又拉回了“魏晋书风”的正脉之上,也启发了赵孟頫。

宋高宗这位“风流皇帝”,于治国上不思进取,但在艺术上却极为上进:“凡五十年间,非有大事,未尝一日舍笔墨”。数十年学书不渝其志,在他看来:“学书必以钟、王为法。得钟、王笔法,然后出入变化,自成一家”。将钟繇、王羲之笔法作为根基,然后进行变化,就能成为大师。

赵构曾以《淳化阁帖》、米芾、钟繇“三表”、王羲之《圣教序》《兰亭序》为师,在晚年完成了一部经典之作《行书千字文》。此作笔笔魏晋风度,如“翻版《圣教序》”,一经完成,就被视为学习“魏晋笔法”的跳板。

《行书千字文》写于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用笔极为丰富,不像元代以后书写日渐直来直去,起笔时尖锋入纸,再以衄挫调锋行进,转换流畅,笔速徐疾有度。笔画牵丝引带,衔接呼应自然,粗细变化中能见到中锋、侧锋的使用,以中锋突显骨力,又以侧锋承袭“二王”书法的妍美。

《行书千字文》体势内擫,呈现外松内紧,转折时一搨直下,笔画收尾时则回锋内挑。结字以纵取势,纵长连绵,行气贯通。赵构此作纯自《圣教序》出,但它却比《圣教》更为自然,气息更加连贯,笔法也更为细腻精到。如果能将这件作品临摹数通,将会对魏晋名家的结字、用笔特征了如指掌。

而今,我们将赵构这部《行书千字文》原作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笔画细节与真迹别无二致,并进行了纯手工装裱。为了便于您临摹和携带收纳,我们还精心制成一款经折装。如果您喜欢,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代书法:赵孟頫行书《临集王羲之圣教序》欣赏
您见过赵孟頫行书《圣教序》吗?难得一见,火速围观!
赵孟頫临《圣教序》行书欣赏
图文:赵孟頫行书《圣教序》——大美
从楷书过渡行书最好的碑帖是什么?
清代书法的“天花板”,犹如赵孟頫再世,启功:300多年了,无人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