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位西泠印社社长,骂康有为字是“炒杂碎”,真有本领还是狂妄?

对清末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一定听过康有为、梁启超师徒,他们是戊戌变法的参与者,也是学富五车的国学大师。而在书法史上,康有为的成就和影响力都超过梁,可以说是清末民初最有名的碑学大师,他传世作品不少,还著有《广艺舟双楫》,成了学书者的必读经典。

康有为提出“碑帖融合”,并融合篆、隶、楷、行笔法,他的字奇崛多变、苍劲古拙,别有一番趣味。但是,也有不少名家批评过他的书法,潘伯鹰认为他的字就是“一条翻滚的烂草绳”,而西泠印社前社长张宗祥,更是当着康有为徒弟梁启超的面说:“康的字像一盘炒杂碎”。

当着徒弟骂师父,有人说张宗祥“太狂妄”,也有网友表示张氏完全有这个实力说这句话。张宗祥,原名思曾,因仰慕文天祥改名宗祥,字阆声,号冷僧,光绪八年(1882年)生于浙江硖石。他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年纪轻轻就与蒋百里闻名乡里,人们称他为“神童”。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张宗祥中秀才,三年以后又中举人,可惜清廷取消科举,未能中进士,这也成了他人生一大遗憾。张宗祥在父亲和私塾老师指导下学书法,他以抄书来练字,昼夜不停,据其自述,曾一天写下二万四五千字,终其一生抄书累计九千余卷。

张宗祥与康有为均主张“碑帖融合”,他一生转益多师,精研历代法帖碑拓,在鉴定方面也颇有造诣,沙孟海称赞他:“阆公赏鉴书画,一瞥即能审定其真伪,以生平经眼既多,对古书画的气韵、墨色、纸张、装裱,触手即知,固不必验其题识、印章,而后才能品第也。”

张宗祥幼年是书法以颜真卿《颜家庙碑》和《多宝塔碑》入门,在祖父沈韵楼悉心指点下,他又开始临摹刘墉、欧阳询、李邕等人作品。学界认为,张宗祥书法风格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以30岁学李邕为分界线,前期主要学颜真卿和临习《淳化阁帖》,后期通过李邕直追“二王”,兼取汉魏碑刻用笔,最终自成一家。

张宗祥前期作品,用笔藏锋,笔画浑厚饱满、圆转遒劲,能看出篆籀用笔特点,而后期作品笔画清劲潇洒、纵横连绵,体势开阔欹侧、内紧外松,这又有李邕《李思训碑》的特征。张宗祥学古人又不会被其拘囿,融合晋韵唐法,既有个性又不失法度,是书法继承与创新做得非常到位的大师。

1963年,张宗祥成为继吴昌硕、马衡后的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声望也达到了顶峰,他为书法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三任西泠印社长张宗祥书法作品
第三任西泠印社社长,张宗祥的书法学的是谁?
看看西泠印社老社长张宗祥如何评价林徽因之父的书法?
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张宗祥书法欣赏
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书法
西泠印社百年藏品 难得一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