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很多人都将勤俭节约这个理念深深印在脑海中,虽然这个想法没问题,但凡事都需有度才行,若勤俭过度的话,也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诸多麻烦。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不以为然,认为:不就是节俭而已嘛!能有什么麻烦。
如果你这样想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就比如看到食物变质后不舍得扔掉,而是将其放在冰箱里保存,表面看起来是省钱了,实际却会对我们身体造成严重影响,光是送往医院治疗的费用就需花费几百甚至上千元,尤其是这5种食物变质之后千万不能吃。
1、发臭的鸡蛋
鸡蛋是我们生活中最常吃到的食物,因为鸡蛋中含有大量钙物质成分,经常吃鸡蛋的话也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虽然鸡蛋这种食物对环境的要求并不算太高,但并不意味着鸡蛋不会变质,变质的鸡蛋中含有大量沙门氏菌,这种细菌进入我们身体内部会诱发头晕恶心,发烧发热,腹痛腹泻等问题。
2、变质的坚果
坚果是很多朋友们都爱吃的零食,由于坚果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油脂和维生素成分,经常吃坚果的话不仅能提升抵抗力的作用,还能有效降低胆固醇。但坚果保存不当的话,就容易出现发霉变质等问题,如果家里有发霉的坚果千万别再吃了,可能早已滋生大量黄曲霉菌,在伤害肝脏的同时还会提升致癌风险。
3、发霉的面包
对于上班族来讲,面包绝对算得上是不可缺少的食物了,尤其是在早上没时间吃饭时,随手将面包揣到包里,边走边吃,不仅省时间,还可以免去饿肚子的困扰。但面包的主要食材就是谷物,如果放置时间太久的话,就会出现发霉变质问题。
有些人看到面包发霉后,会习惯性将发霉部分切掉,把剩下来好的那部分留着继续吃。其实并不建议大家这么做,面包发霉后会出现黄曲霉菌物质,即便把发霉的部分切掉,剩下那部分依然会含有这种霉菌,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
4、变质的肉类
肉类里含有大量蛋白质和脂肪成分,是我们能量需求的主要来源,经常吃肉类食物就能让身体内的营养物质得到平衡。但吃肉时也需注意,千万要避开变质的肉类,这种肉类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可能会诱发食物中毒等问题。
5、变质的食用油
在做饭之前,先得往锅里倒入适当食用油才行,通过添加食用油就能让菜品变得更加美味,可以说食用油是做饭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调料了。但并非所有的食用油都能正常食用,若食用油放置时间过长或者是保存不当的话,会出现过期变质,有异味等问题,出现此类情况就不建议大家继续吃了,否则会出现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问题,还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