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企三年,我总结了培训师该有的4种角色

 专栏作者/王萌

 医药项目管理专家  擅长数字化营销和项目管理。

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很多企业伴随业务的扩展进入到了跨越式的发展阶段,需要整合企业内部人才培养的战略、资源、体系去重新建构新的模型。

如何能够提供持续的造血功能,如何不断的培养自己的后备力量,这是很多企业发展过程中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大中型医药企业,例如正大集团、恒瑞医药、九州通等企业基于“人才引领未来”的理念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或者培训中心。

这些企业大学、培训中心基本都配置了专兼职的内训师,每年除了一些中高层管理类的培训会引入部分外训外,通用管理类、技术技能类培训一般都是内训为主。

以培养企业内部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企业供销合作者为目的内训师体系已经成为这些领先制药企业战略实现落地执行的一种工具,一度被誉为企业“造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训不但可以大幅度减少高昂的外培费用支出,同时,也为企业内部人员开辟了新的职业晋升通道,有很多兼职内训师后来走上职业培训师道路,成为公司各专业线、各领域的专家。

内部培训师作为一个新型职业,不仅为企业注入新鲜的力量,而且还可以通过课程开发员工的潜力,古人云:不训之师,断不可用。意思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兵是不可以上战场的!

那么,企业在组建培养自己的内训师队伍的时候,要深入思考企业内部培训师在企业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到底有哪些作用?

在笔者看来,优秀的企业培训师在企业中应该扮演好的不是一个角色,而是四个角色。

第一个角色:教师

从培训师字面上理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培训师首先是老师,因此无论是教授学员如何成功的做人还是教授销售、管理、或者财务技巧,都要具备老师一样专业知识和授课技巧。传道、受业和解惑也是老师角色深入的三个步骤,呈现递进关系。

所谓传道,作为企业内部培训师而言,要更多传递企业文化,让员工们了解企业,认同企业。

作为企业培训师,可以像“注射器”一样把企业文化和内涵潜移默化注入每一位员工的身体,增强凝聚力和减少优秀员工的离职率。

一个内训师如果能以自己的热情和兴趣感染和影响其他人,可以带动整个组织文化的建立。

既然是内训师,在本企业最好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有助于其清晰认识本企业的文化,以保证授课时不出现偏差。

所谓“授业”,就是传授知识、技能或者新的管理方法。

在这里,企业内训师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技能培训师”,他还要具备课程的编写能力。

培训师的课程应当是系统而明确的,每个课程都围绕着一个中心,说明一个问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授业”,让员工能够在日常工作中灵活掌控自己的业务,逐渐从“无秩序”或者“混乱”状态中走出来。

一个长期在企业一线工作的企业内训师拥有相对丰富的业务经验和知识积累,这能为课程设计和课程演绎增添精彩的一笔。

所谓“解惑”,更多是心理层面,好的培训师要能够运用强大的知识库来解答企业员工的心里疑惑或者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在这里有一个多岗位工作经验的内训师往往能够重点的解决个别问题。

第二个角色:经验传承者

首先,内训师可以传承企业知识经验。

员工工作变换与离职等都是很正常的事,然而,人员流动的结果往往造成经验的流失,而标准工作流程只能够为企业留下工作的基本程序。

如果内训师体系健全,可以有效的搜集、整理、分享企业多年来的隐性知识,减少重复的错误代价,沉淀企业知识资本,实现知识快速共享和很好的继承。

其次,可以统一组织管理语言。

一个有效的内训师体系,可以快速的将公司的工作流程、工作语言、工作规范传达给公司员工,由内部人讲内部事,管理“语言”统一,不容易产生混淆。特别是在企业变革时机,有利于快速推进新管理模式、新技术手段的落地。

第三个角色:学习设计者

从组织来看,学习的目的就相对单纯,一般都会指向业务、战略和绩效。

建立企业内部培训体系是需要解决业务上的痛点或问题,是为了支持公司战略的落地,要持续地为企业输送所需的人才,所以在设计培训内容时一定要回到实际工作和业务场景中,就可以做到“用以致学”,这样学员们才能“学以致用”。

现实中,并不是纯粹的知识就能够帮助我们学以致用,近一段时间,在组织内部,知识萃取成为热门话题。

因为随着知识付费的洪流滚滚而来,知识不再是稀缺产品,或者说真正稀缺的内容是那些能帮助组织解决业务问题的实战技能。

所以组织内部的培训师或者培训管理者要承担起这样的角色,从原来向外找内容转变为向内找内容。

第四个角色:资源整合者

在这里企业培训师被定义为“承上启下”者或者“粘合剂”,他一方面需要与公司高层和业务部门进行沟通、汇报,另一方面则需要按照高层“旨意”来设计课程,并通过课程来传递给基层员工。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培训师需要借助多个部门的力量。

比如人力资源部组织学习的支持,业务相关部门的支持等,通过与多部门打交道,促进了公司各个部门的交流。

当你多了一个维度来观察公司,你便可以为公司更好地整合内部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结 语

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高素质的员工,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离不开企业内部培训师的贡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内训师团队将会为更多的人才赋能,助力企业战略落地!

培训和绩效管理

如何帮助到业务更好的成长?

来#2019绩效优化年会(第四届)

思齐告诉你答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齐俱乐部”

回复以下关键字

曹典君丨栋哥丨Joe丨刘唐丨chenlia

爱可乐的仓鼠丨六小西丨多吃肉少喝汤

市场丨销售丨准入丨培训丨SF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昕:HR的能力塑造及途径选择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教师节,聊一聊如何做好内训师队伍的建设与激励?
i学培训71:人才培养底层逻辑2:行为逻辑
我在甲方做薪酬绩效之三十七---培训项目痛点如何解决的思考
浅谈老员工职业化的培训
学习与发展角色的转变并不容易,但是很必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