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评职:憋死于名额,累死于组卷!

教育·美文·感悟

-1-

当老师,评职称绝对是心里永远的痛。

我们知道,老师这行职业前景和上升的空间都很有限,对自身利益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评职。

评上了高一级的职称,工资能够向上迈一个大的台阶。

虽然可悲的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讲,整个职业生涯只有两级台阶可迈:从初职到中职,从中职到高职。

而更可悲的是,就这两级台阶,还不让你顺顺利利地去迈,在中间设置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障碍。

-2-

一是憋死于名额。

教师评职第一大难题就是设置名额。

按照现行的职称制度,一个学校的教师可不可以参评高一级职称,不是先看教师本人的工作能力和业绩,而是要先看这所学校的岗位设置。

比如一所中学有20%的高级教师岗位,若这个学校有100名老师,那么只能有20位老师可以评上高级职称。而只要这所学校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满了20人,其他教师就算业绩再突出,能力再出色,也对不起,没有名额,不能参评。

直到那些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或退休或调走或死亡,其他人才有机会参加评审。

俗话说“活人不能叫尿憋死”,但老师们评职,真的可以让名额给憋死。

这就像全世界评大富翁,A有一亿美元生活在了美国,于是评不上富翁,因为名额早就满了;B100万美元生活在索马里,却被评上了,因为人家那儿有名额。

这简直就是开玩笑!

-3-

二是累死于组卷。

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两个名额,好不容易在几十甚至几百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还不算完,另一项艰难的事情在后头:组卷。

所谓组卷,就是按照要求,将毕业证、教师资格证等等各种证件,近几年考核表、个人总结、单位证明等等各种材料,获得的奖励和荣誉的各种证书,装订成册,上交给评审组评审。

那份卷,足有几十甚至上百页之多。有意思的是,今年论文不作要求了,有的地方却要求有半年的手写教案。

上面那么多材料,经历过的老师们都知道,不死也得脱层皮,至少天天睡不好觉是肯定的。

我就不明白了,既然是正式老师,那些毕业证、教师资格证一类的东西都是基本条件,评职时何必还要上交?而那些荣誉证书,如果连最知情的本单位都审不出问题,评审组又如何看出问题来?半年的手写教案,你又如何分辨不是别人代笔?《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说可以用教案代替论文,并没有说用半年的教案代替一篇论文啊!要知道,抄半年的教案,那是多大的工作量!

人家已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闯过来了,你还查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有意思么?

就像一个高三学生考了学校的第一名,进了名牌大学的分数线,学校还要让他提交中学生的学生证,查看他三好学生证书,并提交近年的寒假作业,意义在哪儿?

如果怕老师不是一线教师,一个讲课环节就足够了。后面那些所谓的评审环节,根本就没必要,至少可以大大简化。

《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也说了,要下放职称评审权限,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对于开展自主评审的单位,政府不再审批评审结果,改为事后备案管理。

这才是改革的方向啊!

-4-

又是评职季,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说这么多,是想为老师们的评职难抱一声委屈。

老师们评职不易,但这不易,真的不是因为老师们能力有多么低,而是人为的设限太多,无用的程序太多。

对于评职当然要保持必要的严肃性,但不能没有困难创造困难,让老师们疲于奔命。

只要年限到了,资历够了,符合条件的老师们直接晋升职称就好,不应该有什么名额限制;那些评上了的老师,经过必要的审查,填表发证就好,最好不要交那么多看似重要实则无用的材料。

别用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影响老师们的精力,让老师们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到教育教学上来,多好!

作者简介

遗君明珠:教师,时评人,自媒体平台作者

公众号:明珠絮语

公号内容:教育 美文 感悟

公号ID:tsliuchangha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淡职称,是教师修行的最高境界
教师法修订很可能给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和晋级增薪带来改变和机会
一位从教30年老师的思考:教师职称变化刻不容缓
基层教师的职称评审
教师职称制度存在四大不合理,亟需改变
名额少、门槛高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常年"拥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