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想说服我

今天的话题来自新阅读的一本书,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别想说服我”,简单理解就是人们只倾向自己立场的观点,哪怕是自己错了。

和很早之前看到刘润的文章相似:有时候你的观点并不是事实,但他代表的是自己的立场乃至着利益,所以你就会“任他东南西北风,我自巍然不动”。

当你能理解这个道理之后,就会对生活中那些执着的人多一些理解。但很多时候当遇到对立的观点时我们可能会情绪失控,无法做到理解对方的立场,然后拼命维护自己的立场。但是在事后却感觉当时没必要。

人在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有结论,用《思考快与慢》的观点,就是慢思考。

第2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这在大部分人的生活中是最常见的现象。比如第一印象,如果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不好,那以后在对方的各种细节中就会挑他的毛病。就如同辩论赛一样,你总能拿出支持自己的观点,一旦立场交换,那么又能找到刚才自己反对的观点。

在网上很多的口水战一般都是双方你来我往,很多时候双方已经不在乎观点的严谨性,而是不断寻求己方的观点。我反对你,我会对你的观点高标准严要求,对我方观点那就比较宽容。

这也让我想起了郭德纲常说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或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被所有人接受。所以如果是作为商业机构,那我们就专门服务于我们的受众群体,当然也并不是商家选择客户,而是客户选择了商家的类型。

特别是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本变得很低,这得以让相同观念的人聚集起来,并且放大自己的观点,因此谣言和标题党在这个时代更加的盛行。

如果人人都只接受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甚至只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交流,那么就会形成一个回音室效应:人们的观点将会变得越来越极端。不过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在网上激烈'争吵的人在线下就可以和谐的面对面吃饭,我想由于是在网上大家不必面对面,没有太多沟通成本。假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观点恨之入骨,但相隔千里,如果真的去找上门了,估计那气也早消了吧。

如何能保持在网上理智一点呢?最好是不用系统推送的信息或新闻,大数据匹配一般都是和自己观点相似的,要主动的去搜索信息,特别是能修正我们观点的信息。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很难做到独立思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房价是否过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自己是否买了房”。

在最后给出一个如何拉中立的人支持自己的方法,晓之以理不如动之以情。寻找离他们最近的证据,比如全球气候的变暖,说一堆数据现象,不如说他家门前的小河沟冬天都不结冰了。

当然这种方法是被那些科学家机制的人所不屑的。

因此我也理解了,那些给他们讲道理摆事实都说服不了的人,这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拿他们身边的故事入手去说服他们,这招可以应用于劝导我们的父母,多给他们创造或寻找身边的故事。

还有在亲密关系中,也要保持冷静去理解对方的观点,讲道理不如示弱、或者寻找别的话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该怎样友好地辩论,而不是“一言不合就动手”
如何理性看待网络上的指责和谩骂?
冒死说几句,这个现实让人沮丧
职场沟通艺术:四招成为辩驳沟通高手
职场上,总有各种各样分歧,让人挺闹心,用4种方法就能化解痛点
对错不用争辩,吵的都是情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