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展览 50位专家国博再议石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艺道长青”石鲁百年艺术展相关信息:
展览时间:2019-12-10 - 2020-02-09
展览机构:中国国家博物馆
开放时间:9:00开馆、16:00停止入馆、16:30观众退场、17:00闭馆,周六延长至晚9:00闭馆,每周一例行闭馆
展览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天安门广场东侧
“艺道长青——石鲁百年艺术展”学术研讨会现场
嘉宾合影
2019年12月11日上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艺道长青——石鲁百年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博物馆白玉厅召开。
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成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原陕西省国画院院长苗重安;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刘曦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公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所所长牛克诚;《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程征;四川大学教授林木;中国国家画院教授张晓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吴雪杉;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于洋;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研究员石果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研讨会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院长刘罡主持。
10日,“艺道长青——石鲁百年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1、南2展厅亮相,结合此次研讨会,其目的是为了在石鲁诞辰百年之际,向先生的艺术致敬,向先生的家属致以感谢。
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成军致辞
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院长刘罡主持研讨会发言
石鲁是中国美术史论界公认的20世纪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巨匠,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养的革命文艺家中最杰出代表之一,并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有着不解之缘。“1959年初春,石鲁接受原中国革命博物馆邀请,创作了彪炳美术史册的作品《转战陕北》,可以说,在石鲁先生艺术探索的道路上,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重要的见证者。” 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成军说到。
“2012年至今,石鲁先生家属将先生的大部分作品捐赠我馆,使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海内外收藏石鲁作品最多的机构,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石鲁艺术研究中心’,致力于石鲁艺术的研究与传播。此次‘艺道长青——石鲁百年艺术展’暨研讨会的举办,既是祭奠先生的百年,也是向先生的伟大艺术致敬。”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发言
“这是第一次对石鲁先生艺术的盛大研讨和展示。”对于此次展览和研讨会的举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感慨万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石鲁把他的主张概括为‘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这对当时的艺术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50年代初期,中国艺术家认为传统并没有像写生那么重要,石鲁这一主张符合艺术的特有规律和普遍原理。石鲁作为美术界敬重的前辈,他在书法、绘画、理论等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以国际化的视野深入探讨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关系。“当前很多年轻的艺术家,已很少提及石鲁,或已把石鲁忘掉了。此次展览和研讨会的举办,就是让大家了解石鲁,认识石鲁,知道石鲁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家,对中国现代艺术有着怎样的贡献。”
原陕西省国画院院长苗重安发言
在原陕西省国画院院长苗重安心中,石鲁就是金子,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石鲁在我心里,展现的是鲁迅的风骨和李白的才情,他促使我在心灵深处树起崇高的道德,促使我在学术上变成他的粉丝。他不仅是艺术家,也是学者,是思想家,是李可染先生说的‘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具象典范。”少儿编程加盟www.jqrbcw.com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刘曦林发言
“此次展览的作品深深震动了我,这使我们不得不再次重新认识石鲁。”在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刘曦林看来,石鲁是一个极具创新意识的革命艺术家,革命的艺术和艺术的革命是他身上兼容的两个品质。“石鲁解决了文艺方向与艺术规律统一的时代课题,且解决得最好;艺术技巧方面,他主动吸收文人画的学养,以新的、雄厚有力的独家笔墨,解决了如何以中国画语言表现黄土高原的课题;他吸收了中国古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精髓,在‘迁想妙得’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他的代表作品《转战陕北》解决了用造型传达精神的问题。”
与此同时,石鲁对于我们今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当下我们缺少石鲁的英雄主义精神、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浪漫的思维方式,以及高超的笔墨技巧,他所达到的高度,都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所缺失的。”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以石鲁的作品为例,从“全景山水与革命宏图” 、“红色江山与革命记忆”、“从画意到诗意的升华”等方面阐释了石鲁艺术的意义,并认为石鲁所追求的真实,就是生活。生活在石鲁那里,是宽广复杂变动不息的海洋,是主流为时代之脉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发言
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看来,石鲁堪称天才。作为画家,他有第一流的素质,第一流的才情,但因其基础不够雄厚,认识传统不够精深,囿于时代的影响,中断了他的发展。因此,他没有达到他应该达到的高度。但仅就他存世的几幅精品看来,他在新时代的美术史中,仍然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
中国国家画院教授张晓凌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教授张晓凌从“延安的艺术方位”“为新中国造像”“现代笔墨体系的建构”“绘画思想:以神写形与笔墨论”“晚期风格”等五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石鲁的艺术与人生,从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角度,全面肯定了石鲁独特的历史地位。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程征发言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公明发言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公明通过梳理石鲁50年代发表的三篇文章,讨论了石鲁关于创新与现实关怀及思想性等问题的论述。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吴雪杉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吴雪杉以石鲁在1964年创作的《东渡》为例,从视角、线条和人体色彩三个方向探讨石鲁所进行的艺术形式探索。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于洋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于洋以石鲁《转战陕北》为例,探讨了主题性中国画创作的山水意象,“石鲁在《转战陕北》中的笔墨表达与这一革命历史主题水乳交融,使艺术性和思想性得到了高度统一与紧密契合,也使其超越了简单的政治图解,集艺术性与思想性于一体,成为现代主题性中国画创作的典范之作,对于当下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及其创作方法理念研究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研究员石果发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位国画大师带你走进中国艺术:长安画派作品赏析
“实验——探索”石鲁·石果父子一脉相承(郭谦文)
雅典美术学院教授
石鲁《仙寿》
中国美术学院陆抑非教授的作品,小编好喜欢啊!
西北望长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