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鬼气最重的一首词,寥寥41个字,相当于一部《聊斋》




说起诗歌,我们往往会想到纵横捭阖的豪情,自然风光的迤逦,壮志未酬的伤感,无尽绵长的爱情,它们交相辉映构成了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然而,有些诗人却另辟蹊径,将惊悚和恐怖作为主题,这种另类风格,也引人入胜。







最出名的当属李贺,这位被称为“诗鬼”的才子,与李白同属浪漫主义诗人,风格却大相径庭。他在《南山田中行》构建了“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的画面。在《秋来》中,“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令人毛骨悚然。







只不过,李贺的诗歌,虽然鬼气十足,但绝大多数还只是虚写。说白了,就是诗人自身的感受与笔下的环境交融。这里的魑魅魍魉,就是心中的巨大失落和哀伤。读得多了,能体会他内心的孤独寂寞,并不算骇人。







相反,李贺的长辈杜甫,就实际多了。杜甫早年的《玉华宫》就写道“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至于说《移居公安山馆》,更是一首“鬼诗”,那句“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也是意境卓绝。







然而,这些诗歌虽然都是鬼气入手,却很难让人产生刻骨铭心的害怕。这当然不是因为杜甫、李贺等人的水平问题,而是因为他们的诗歌,只不过是以神鬼为切入口,托物抒情而已。如果说真正让人惊悚的诗词,还是要算清朝人黄景仁的这篇《点绛唇·细草空林》:







细草空林,丝丝冷雨挽风片。瘦小孤魂,伴个人儿便。







寂寞泉台,今夜呼君遍。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面。







说起黄景仁,大家可能恨不熟悉,但如果说起他所写“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等等名句,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相信看完这首词,很多人会想到《聊斋志异》中的名篇《聂小倩》。蒲松龄要比黄景仁早出生近百年,根据词作内容,专家考证也的确受到了《聊斋志异》的影响。







上阙开篇,就以“细草空林,丝丝冷雨挽风片”构建了阴风凄冷的场景。作者将恐怖片的所有场景布置,都浓缩在这11个字中。特别是“空林”、“冷雨”和“风片”,看得人阵阵凉意。







紧接着,作者没有任何含蓄,突然就是直奔主题。“瘦小孤魂,伴个人儿便”,这个孤魂,是瘦小干瘪的,反而增添了惊悚之感。更令人惊惧的是,黄景仁似乎云淡风轻地说,它只是为了找个人便宜行事。这样的话,看似漫不经心,却让人揪心。







如果说鬼影还没有吓着胆大的读者,作者竟然又安排了听觉上的刺激。“寂寞泉台,今夜呼君遍”是孤魂野鬼在寂寞的阴间,将行人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地呼喊。试想读者如果有代入感,听到耳边回荡着如此凄凉的呼喊,会不会有魂飞魄散之感。







可是,这还没有完,最后出场时刻,跳出来的鬼魂露出了真面目。它的长相并不恐怖,反而是“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面”。面带桃花,自然是娇艳无比。如果是灯火酒绿之间,这样的绝色美女当然会让人想入非非。只不过在此荒郊野外,鬼哭狼嚎时,鬼的美艳,反而成为了勾魂的利器,比张牙舞爪的姿态,恐怖狰狞的面目更让人害怕。







也许,在黄景仁的心中,这就是聂小倩。也只有这样绝美的容颜,才会让人难以抵御,陷入光怪陆离的圈套中。







每一篇名作,都会有它的主旨,包括《聊斋志异》在内,也有除暴安良、劝人向上的思想主题。那么黄景仁写这首词,到底有什么目的呢,不光光为了吓人吧?







按照小珏的理解,黄景仁一生命运坎坷,仕途不顺,年仅三十五岁就去世了。在这首词中,他借助鬼怪来描写内心中的孤独,更是以鬼怪的容颜来衬托人间的凶险和阴暗。亲爱的读者们,您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代黄景仁的《点绛唇-细草空林》,古代很惊悚的一首词,只有短短41个字,却抵得上一本《聊斋》
史上最惊悚的一首词,读后堪比倩女幽魂,胆小的不要轻易尝试
清代最经典的“鬼词”,凄凉唯美,结尾令人头皮发麻,极有画面感
史上最惊悚的一首诗词,内容很唯美,读后却让人头皮发麻
最为经典的一首鬼词,内容非常唯美,胆小之人却不敢细细品读!
【古诗新解】李贺:若个书生万户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