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牛年的吉祥物:宰相亲手绘制的图画,放大20倍也挑不出毛病

今年喜逢牛年,很多朋友让小珏多写写牛年的文物。因为牛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牲畜之一,在古代又是重要的生产力,对于农耕文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以牛为题材的文物并不少见。想来想去,韩滉的《五牛图》是不得不提的。

中国是一个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涌现过无数优秀的文人。其中,封建社会的宰相,能够舞文弄墨的并不少见,酷爱作画的也很多。但是,能真正称得上是画家的,唯有唐朝的韩滉。他的绘画艺术才华,是被后人一致肯定的。

韩滉的绘画技巧,源自于南朝的陆探微,特别喜欢画农村风俗和牛、马、羊、驴等,在当时就被称为“落笔绝人”。唐朝之后,韩滉的地位更不能动摇,陆游说他的画作是有生难见之“尤物”, 赵孟頫称其为“稀世名笔”,金农赞叹为“神物”。直到清代,著名画家钱维成还将韩滉与韩干合称为“牛马专家”。

《五牛图》便是韩滉的代表作,这幅名作之上,就是五头形态各异的牛。一头在伏地吃草,一头在回首舔舌,一头在缓缓前行,一头在伸头前仰,还有一头正在悠闲地蹭痒。这五头牛单独成画,可以看作独立的作品,又互相呼应,彼此有着各种联系。更令人称奇的是,除了蹭痒的那头牛旁边有棵小树烘托主题外,其余都没有其它任何背景。

要知道,画家为了表达主题和自己的思想,往往都需要借助外物。能够简单只画主题,不画外物,这充分展现了画家对作品驾轻就熟的能力,也展现出高度的自信心。这就好比在春晚上,一般的歌手都会有歌舞陪衬,只有天皇天后级别的巨星,才会安排独唱,不需要别人衬托地位。

在色彩的选用上,韩滉也遵循了这个原理。《五牛图》的色调非常简单,不是黑色就是褐色,这也是牛的常见颜色。有些画家,将画面设计得五彩斑斓,倒不是说不好,只是显得凌乱。韩滉只用两种颜色,运笔却浓淡相宜,层次分明,丝毫不觉得单调。

在运笔上,韩滉也显示出高超的技巧。牛的主要轮廓是以粗线条绘制的,整体的健壮肥大尽显无余。他在以重点渲染的手法,着重勾勒了眼睛、鼻子、牛角、毛发等部位,让整头牛纤毫毕现,栩栩如生。特别是眼睛部位,韩滉的处理尤为到位,堪称教科书般的手法,成为了点睛之笔。有专家赞叹说,这样伟大的作品,即便是放大20倍观察,也挑不出毛病。

我们知道,书画作品的流传,往往多为明清时期的,宋朝的很少,唐代真迹更是寥寥无几。包括韩滉在内,也就这幅《五牛图》流传于世。而且,它几乎没有什么争议,堪称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这是因为《五牛图》的艺术造诣很高,自从诞生之后,就被历代书画家和收藏家视若珍宝。尽管朝代更替频繁,但这件瑰宝没有人轻视,都将它精心收藏。它经历了南宋历代皇帝收藏,落入民间后,又有赵伯昂、赵孟、元太子、项元汁,每一个藏家,都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印章。到了清朝,江南求是斋得到了《五牛图》,前文提到的著名画家金农曾经两次登门欣赏,并且大发感慨。乾隆酷爱书画和收藏,最终巧取豪夺得到了它,还特意题诗一首:

一牛络首四牛闲,弘景高情想象间;舐龁讵唯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

世事无常,清廷虽然得到了《五牛图》,却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未能保住,使它一度没有消息。直到香港企业家吴蘅孙出资购买,才算回到中国人手中,也算得到了下落。只不过,上世纪五十年代时,吴氏企业遇到困难,放出风声要出手《五牛图》。国家得知后,经过领导的同意,最终以六万港元购回,这在当时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也算是天价了。不过,钱可以再赚,国宝错过了可是没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韩滉:没错,我是大唐宰相,牛是我画的
欣赏丨五牛图
剪纸—五牛图
【画家圈国画讲堂】第十二期:韩滉 与《五牛图》
韩滉《五牛图》 现存最早纸上的动物画
艺苑掇英 | 五牛图 韩滉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