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歌女向苏轼求诗,前两句太过平淡,后两句化腐朽为神奇

唐宋时期,流传文人雅士和歌姬舞女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是有辱斯文的事情,小珏却觉得不能以今天的道德标准苛求古人。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本来就可以娶妻纳妾,赏风观月也是当时社会说允许的。看似并不相似的两个人群,因为经历的坎坷,往往还真能擦出火花。

比如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就有许多莺歌燕舞的故事。苏轼不贪财,不结党,不阿谀奉承,堪称官场上的奇葩。但是,对于宴请,对于歌舞助兴,从来都不反感。哪怕遭遇“乌台诗案”,九死一生后,这个爱好也没有改变。

乌台诗案是北宋一桩严重的文字狱,苏轼是漩涡中的主角,还牵连了二十多位官员,甚至包括自己的弟弟苏辙。作为诗词书画样样精通的顶级文人,苏轼从小就立志匡扶社稷,成为肱骨重臣的。然而,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直到宋哲宗继位后才被起复,已经远离京城长达五年之久。

仕途的坎坷,对于苏轼的打击可想而知。幸亏他胸襟豁达,并没有一味消沉。这时候,许多达官显贵对他避之唯恐不及,反倒是贩夫走卒之流与之交往密切,当然也少不了许多歌女舞女。

苏轼虽然落魄,但毕竟是大名人,当地的歌女舞女特别喜欢要向他求取诗歌。这是当时的风俗,一旦得到名人的好评点赞,她们将名声大噪,身价自然也扶摇直上。可惜的是,苏轼虽然同情那些女子,却保持了心直口快的“毒舌”风格,比如有位官员的侍妾为他跳舞,随后请他点评,他懒懒散散地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舞袖翩跹,影摇千尺龙蛇动;歌喉宛转,声撼半天风雨寒。

此处,苏轼说侍妾长得太高,跳起舞来简直就是龙蛇乱舞;他又说歌女嗓门太大,唱起歌来让人以为是平地惊雷。

这样的评价,当然让人心灰意冷。然而,还是有女子不惧挑战,依然向他求诗。比如即将离开黄州的时候,一位叫李琪的歌女终于鼓起勇气,跪在地上,请求苏轼在他的披肩上题诗。

这样的景象让旁边的吃瓜群众也一同起哄,苏轼并不矫情,取过笔墨,挥毫写下了两句诗:“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淇。”随后,苏轼扔掉毛笔,若无其事地继续饮酒作乐。

众人一看这两句诗,露出失望之色,也不继续纠缠。这两句诗太过平平常常,它以平铺直叙的口吻说苏轼在黄州居住了五年,却从来未曾提及李琪。这种诗句,当然不能与苏轼平常那些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妙语相提并论。

更失望的是李琪,诗中的意思岂不是暗指她并没有名气,也没有姿色,入不了大才子的法眼?李琪跪了很久,却不见苏轼有所行动,很担心这就是全部的评语。她踌躇再三,最后还是小声开口,请苏轼续写几句。

苏轼显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哈哈大笑,继续取来笔墨,补全了全诗:

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淇。

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

苏轼刚刚写完,马上引得众人叫好。李琪看到之后,也不由破涕而笑。这里有个典故,当年杜甫入蜀,前后一共呆了八年,却没有写出任何一首蜀地随处可见的海棠。这不是因为海棠不美,也不是杜甫不喜欢海棠,反倒是就连杜甫也觉得海棠太好,自己也不敢下笔。

在这首诗中,苏轼将李琪比作蜀地的海棠,就是太美太好,才不敢随意提及。前两句的铺垫,只是为后两句化腐朽为神奇。整首诗欲扬先抑,达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也让李琪这个名字流传千古。这首诗本没有题目,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将其取名为《赠李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苏轼向美人献诗,前两句大失水准,后两句惊世骇俗
美女请苏轼写诗,前两句觉得苏是个笑话,后两句觉得自己是个笑话
苏轼为歌妓题诗,前两句毫无新意,后两句引得全场喝彩
苏轼吹捧妓女,写下一首诗,前两句很烂,后两句封神
太美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致敬大诗人杜甫的书法作品,水平可和寒食诗帖相媲美
北宋第一段子手,苏东坡到底有多幽默?三首诗告诉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