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末分享:暑病治疗的学习笔记

作者:末流郎中

暑病治疗的学习笔记

暑邪感冒,其实是感冒的一个门类。说简单,也就那么几类,说复杂,有时还真不好治。

有暑湿偏重,发热恶寒,无汗而头身痛,纳呆或呕泻,舌苔白厚。香薷饮加六一散、黄连为基础进退。表证明显,可加苏叶、白芷、防风;脾虚湿盛,加苓术;舌苔厚腻不化则加藿佩。

有湿盛于暑,恶寒发热,胸脘痞闷,呕吐泄泻,藿香正气散加黄连、滑石、车前子、麦芽,小佐荷叶为基础进退。头痛则加白芷、川芎,腹痛则加木香,肠鸣则加茯苓、腹皮。

有暑热偏重,新加香薷饮加鸡鸣散的基础上拓展。高热反复不退,宜加黄芩、青蒿,以和解少阳而退热;若是呕吐,则加苏叶,合方黄连以和中止呕;若是腹泻,则宜加葛根、黄芩。合方中黄连以解表清里,升阳止泻。

有高热烦渴,舌苔黄燥者,银翘白虎汤加减银花、连翘、石膏、知母、黄连、花粉、竹叶、甘草之类。若是头晕,加鲜荷叶,以清暑利湿,升清降浊;若是暑热耗伤气津,汗大出而微喘,加人参益气生津。

如果暑热相对不甚,而以气津两虚为主,用王孟英夫子的清暑益气汤来处理,以实现清热涤暑而益气生津。

着暑后,尚有二大难症。一曰暑邪入心,上逼刑肺。具体表现,着暑后身不热,口不渴,不吐泻,神昏目闭,尿短赤,唇面通红,虚汗时出,酣眠无语;或睡中谵语时出,不饮食而形如醉人。易被人断为邪病或死症,耽误治疗。当用导赤各半汤。药用芩连知犀,山栀、麦冬、党参、茯苓、甘草、灯芯之类。以此为基础拓展。血热则加生地,暑热甚加石膏、竹叶;风搐筋惕再加钩藤、木瓜;夹痰则加瓜蒌霜(瓜蒌草纸夹,铁板或秤砣压去油)和陈胆星。

二曰暑风虚症,伤暑吐泻,身热有汗,有风口渴,最为驳杂难治。若不知病理,随证治之,则按下葫芦起来瓢,变端叠出而其治日愈艰难。须补脾、祛暑、祛风综合混治,方可妥善治疗而愈。药用“程氏暑风汤”(作者按:此名为作者取定,原方无名),参芪苓术,防风、甘草、扁豆、木瓜、香薷、厚朴、冬瓜仁、酒芍、红枣、生姜。此方颇神奇,有相因相制,相扶相助之妙。

那么,总结暑病治疗,有两个法要:一,暑症纵兼百症,皆以解暑为主,次及兼症,不然不应;二,凡吐泻,必当合理止之,顾护脾胃至为紧要。

在暑邪感冒的学习中,五根汤、麻杏石甘汤,这两个方子的加味运用也做过比较有效的尝试,有小小的成绩。

当然,我也有些失败,也很打脸,也有些病虽然治下来了,却不太精当,也有惭愧的感觉。

常常有些同志,对我这个庸医进行表扬,其实没有必要,很多病别说不会治,我见也没见过,这是很羞惭的。文章末尾,谨向胡天成先生、张觉人先生、李凤林先生、医圣仲景等致以敬意!同时对五版《中医内科学》的诸创作和编审的前辈致谢。也感恩先师和先祖母先父的教导!

末流郎中 癸卯中元前夕于都庞岭

声明:本公众号不推荐任何医生,所有调病方法、方子和观点仅供有缘者参考,如果调治过程中出现偏差,概不负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错暑药,命危必毙。你吃对暑药了吗?详解中医千年的治暑经验(收藏版)
祛暑剂—{清络饮、香薷散、六一散、桂芩甘露散、清暑益气汤}
两个宫廷清暑汤药配方公开
清代宫廷 夏日如何消暑养生
第五章 祛暑剂
中医综合-方剂学第二版(1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