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学生沉迷手机被批评后跳河:如何拯救我们的孩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天中午,手机上出现这样一条新闻推送:“7月17日下午5点,绵阳市盐亭县北门大桥。一中学学生因暑假一直呆家中玩手机,被父母教育。给父母发短信'永别了’后,在该桥下跳河轻生。幸运的是,在跳河前被下班路过的盐亭交警注意到,后被安全救起。”

又是学生沉迷玩手机,被批评后还跳河?奶爸觉得这事不小,去网上一扒拉,又出来这么多:

杭州滨江一小区,一名15岁的初三女生,因为一直玩手机,遭家人训斥后,跳楼自杀;河北廊坊,一名13岁女孩很晚还在玩手机,母亲一怒之下,将手机摔碎,女孩遂出走不归;安徽池州,一名16岁的学生,被没收手机后和母亲发生争吵,跳入河水中后被消防员救出,侥幸脱险。

孩子为什么沉迷玩手机?在奶爸(简书:巧手奶爸)看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家长的畸形“引领”。

宝宝哭闹惹人烦,扔给他一部手机立马安静;孩子在苦逼的写作业,大人在旁边悠哉地刷手机;好好学习,考进班里前三名,就给你买一部手机;我的孩子应该有自控能力,再者,孩子住校万一有什么事,也方便联系;社会发展这么快,让孩子玩手机没什么,长知识见识面,要不就成书呆子了。

2、手游的极大“魔力”

有记者曾经对小学生进行过随机采访,当问到对于手机游戏的看法时,孩子们是这样回答的:

“我平时知道的游戏有王者荣耀、穿越火线,电脑上的就是生死狙击、完美漂移。我最喜欢的是王者荣耀,因为王者荣耀英雄很多,而且玩起来屏幕暴击的那种感觉很爽。”“我们平时玩保卫萝卜和天天酷跑,天天酷跑里有钻石用来买人物和坐骑什么的,钻石不够了我们就会用钱来充。”“我们班的同学一下课会在教室里或楼道里打打闹闹,有时候就会模仿游戏里的动作。”

3、娱乐至死的新型“杀手”

近两年,“快手”、抖音”、“火山小视频”等手机APP简直是火得一踏糊涂。有数据统计,抖音85%的用户在24岁以下,而拍摄者中的中小学生竟然占了很大的比例!

现在的孩子们聚会,通常都会掏出手机,然后凑在一起看抖音、玩快手,互相比较谁拥有的粉丝更多了。

4、空虚无聊的业余生活

以前很多人在学生时代的业余爱好,是打乒乓球、读书、画画、听音乐。而现在,别说小孩,大人又有多少呢?大人要忙着上班挣钱做生意,孩子忙于学习上补习班?别对我说这些,是借口!

如果孩子内心空虚、没有爱好,那么,颓废堕落、误入歧途就会纷至沓来,而颓废堕落和沉迷手机往往如影随形

而一旦孩子沉迷于手机,带来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1、荒废学业

根据一线老师的反映,只要是沉迷于玩手机的,无论是看小说、玩手游,还是刷视频、认识陌生人,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会下降。与手机网络上吸人眼球的新鲜事物相比,再想让孩子把心思转回到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上,这简直是难于登天。

2、危害健康

长时间看手机,会对视力造成巨大损害,严重者甚至会有失明的危险;长久以相同的姿势握着手机,会影响手指的发育;对颈椎造成很大的伤害,可能导致脊柱畸形;容易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长不高等;诱发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精神不集中,严重者可导致少儿多动症;孩子变得不愿意与外界沟通,容易诱发自闭症、孤独症等心理疾病。

3、浪费金钱

一个10岁男孩偷偷从家里拿走1.4万元,花7000多元买了iPhone5s手机、配件、路由器等;11岁少年玩“王者荣耀”,三个月花光全家多年攒下的3万多;福建一个14岁男孩花了3万元打赏游戏主播。

4、违法犯罪

手机游戏中普遍充斥着各种暴力内容和色情元素,对孩子的思想行为造成极大地不良影响。

不当使用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还引发一系列恶性事件:2016年10月,一位16岁希腊女孩在校园被强奸,被其同学用手机拍下并公开,震惊了整个希腊社会,对女孩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

如今,手机、ipad等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想要将其和孩子完全隔绝看开来,显然不是明智的做法,事实上也很难做到

那么,孩子沉迷手机,到底该怎么办呢?奶爸(简书:巧手奶爸)认为,我们家长不妨尝试以下方法:

1、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试想,一个眼睛不离手机的家长,怎么可能教好孩子不玩手机呢。要想孩子做到,父母首先不能当着孩子面沉迷刷手机。这一点至关重要。

2、理解接纳,引导认知

孩子贪玩,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这是天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孩子:手机只是一种工具,任何沉迷其中的行为都是错误和有害的!

3、达成协议,制定规矩

玩手机的时间、场合、频率、长度以及内容,无不是需要和孩子坐下来,坦诚交流,达成共识。而一旦约定好,就必须严格执行,犯规需要惩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4、优选内容,巧妙替代

可以选择一些优质内容,下载到手机里,有时间的话,陪孩子一起看。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可以给其提供比手机更有意义的玩具或游戏,比如搭积木、玩拼图等。

5、亲子互动,丰富生活

能够塑造孩子灵魂的父母之爱,体现在日常亲子的点点滴滴中。聊天、手工、游戏、散步、户外运动、爬山、郊游、去图书馆……一个内心有爱的孩子,他的生活一定是充实而积极的,自然和沉迷手机无缘。

6、分段管控,有的放矢

奶爸认为,初中毕业之前,不要给孩子买手机。高中住校,可以视情况给孩子配基本功能型手机,用作通讯联系。

尽管如此,一名从教多年的高中班主任给出建议:不能给孩子买手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只要三天,孩子戒掉王者荣耀,孩子打游戏家长必看
央媒痛批《王者荣耀》,家长如何把控孩子的玩与不玩
值得一看|手机低头族:请抬起头来!
暑假到了,小学生拿起手机愉快的玩《王者荣耀》了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13岁女孩被收走手机跳河,救人英雄不幸遇难
发人深省!马云谈学生沉迷手机游戏:作为父母,我不高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