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养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451150)河南省新郑市城关镇小学 张书红

  在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接受能力差,掌握的知识大部分是具体的,需要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才能对所学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的是数的认识,这些能用小棒实际操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所学知识越深,不可能用直观教具一一演示,而应该逐步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

  美国著名教育家贝斯特指出:“经过训练的智慧是力量的源泉。”小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完全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增长,它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而形成的。

  具体形象思维是一年级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加强直观教学,用具体化、形象化的内容,借助学生熟悉的实物——直观教来进行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启发诱导学生抛开具体实物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后口述应用题:树上有7只小鸟,飞走了3只,还有几只?有的学生听完马上说:“还有4只小鸟。”问他是怎样算出来的,他直接回答:“我是看着图数出来的。”而应该针对学生进一步引导思考:“要求树上有几只小鸟该怎么办?”学生会根据教师的演示说出:“求还有几只小鸟,也就是从原来的7只中去掉3只。”再引导学生抽象出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列成式子:7-3=4,再让学生进一步总结出7-3=4表示从7里面去掉3还剩4,这些看似简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让学生口述想法和做法,从中总结出规律的东西。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也进一步培养了低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经过一步步的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过程。在教学当中,注意以实际操作为依据,进行比较简单的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讲“20以内进位加法时”,指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出“凑十”的计算方法(这一部分力图有启发性,需启发引导,不包办代替逐步教会他们怎样想,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如计算“9+2”时,老师拿出挂图,看后问:盒子里面装有几个皮球(9个)?盒外面有几个皮球(2个)?一共有几个皮球?怎样列式,有学生回答“9+2”时干脆就把数说出来。我又接着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学生答:“从图中看出来的。”这时要给学生一点启发,盒里面装几个正好是10个?9+( )=10,盒外装到里面后还剩几个(把2分成1和1)?这样9+2这道题就变成了盒内10个皮球,盒外一个皮球,10+1=11,不是10加几变成了10加几的算式,经过启发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思维过程,9+2=11把2分成1和1,9和1组成10,10加1等于11。最后,根据思维过程让学生发现规律,总结出“凑十”的方法,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这样通过实际操作,有条理地概括出了“9+2”的思维过程,为以后学习8加几……各个算式计算的分析、推理过程,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通过实际操作,直观演示,慢慢向抽象思维过渡,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做到手、脑、口并用,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思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因此,我们应不失时机抓好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10分钟学完小学数学!
思维模式决定了人的一生,孩子的思维培育比知识教授重要千百倍。
中考数学知识图谱思维导图
关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思考
思维着,快乐着----在课堂生成中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