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像心理学家一样向自己提问

很多时候,我们碰到一些事情,就会陷入一种苦恼的情绪中。思维混乱,无法理出头绪让事情变得明朗,让自己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我们会一直处在这种苦恼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讲述了一个例子,让我对如何快速的脱离困境有了灵感。

案例:

在冲绳,有一位年轻的军人妻子用剃须刀片割腕自杀,被送到急救室抢救。后来,斯科特医生在病房里见到她,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当然是想自杀了”

“你为什想自杀呢?”

“这个地方让我觉得无聊,我一刻也忍受不了。你们必须把我送回国内,要是还得待在这里,我还是会自杀的。”

“住在冲绳为什么让你感觉那么痛苦呢?”

她抽泣着说:“我在这里什么朋友也没有,我一直都很孤独。”

“这确实很糟糕。可是,你为什么不去交朋友呢?”

“因为我住在该死的居民区,那里没有人说英语”

“那你为何不驾车去美军家属区,或者去参加军人妻子俱乐部,在那里交朋友呢?”

“因为我丈夫白天得开车上班”

“既然你白天孤独和无聊,为什么不开车送你丈夫上班呢?”

“因为我们的汽车是手动挡,不是自动挡,我不会开手动挡的汽车。”

“你为什么不学着开手动挡汽车呢?”

她瞪着我:“就在这里糟糕的道路上学习吗?你一定是疯了”

读着这个案例,感受到这位想自杀的女士,已经陷入了一种绝望的情绪里。她只是感受到了孤独,寂寞和无聊。却找不到更好的,更积极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企图用自杀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和医生的对话中,也能明显的感受到这位女士的内心,没有更理智的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她也没有任何的内在力量,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在医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的后面,她都用因为什么什么来回答。可见,每一个困惑背后,实际上是一个僵化的思维模式在禁锢她,无法让她独立的化解所面对的绝望情绪。

后来,在和妹妹的一次关于辞职备考和边工作边备考的讨论中,让我利用这个提问的方式,解答了自己的困惑。

妹妹毕业后,考取事业单位时,面试中被刷下,只好再去找一份工作。她找的工作是有关小额贷款的。妹妹的业绩不错,一个月有拿到过4000多的时候。这个薪水在一个三线城市,属于中等收入。更何况她刚上班2个月就能达到,我觉的不错,同时,让我看到了她工作中的状态和她的潜力。我一直鼓励她,让她多动脑筋,多找方法,多总结经验,相信业务越来越熟练时,她的薪水会更高。

上班3个月后,事业单位要发布招考的信息,她说她想辞职在家好好学习,争取一次成功。

对于这个想法,作为已经在社会上经历了一些事情的我来说,我不建议这样做。因为,事业单位的考取,不仅有笔试,而且有面试。即便笔试过了,面试也可能会被刷下来,没必要去冒这个风险去单纯的做考试准备。更何况,很少有考生是专门辞职来备考的。假设笔试成绩过了,但是,面试时被刷下来,工作没了,到时候,还得重新花时间找。费时,费力,费神。

我希望妹妹不要辞职。我也要求她不要辞职。

不过,等我再次接到电话时,她已经辞职了。听到消息的一刹那,我很生气。我苦口婆心的分析和建议,没有被采纳。我打电话给她,跟她争执,跟她吵架,最终不了了之。

那几天,我一直处于一种愤怒的情绪中,认为她不尊重我,问我建议,又不接受我的劝告,浪费我的时间,浪费我的精力,还惹我不开心。

处在愤怒情绪中的我,一直把不开心原因归结于妹妹的缘故。那个当下我似乎没有力量可以跳出这种负面的情绪,去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解决问题。过了几天,当我读到了斯科特-派克医生的《少有人走的路》中这个案例时,我想我不应该一直处在这种愤怒的情绪中,而应该想办法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更积极的面对问题。

我开始分角色对自己提问。

你什么会生气呢?

因为妹妹辞职备考。

辞职备考为什么让我生气?

因为考试虽然是大事,除了笔试还有面试。即使笔试很不错,如果面试不合格,仍然会被刷下。更何况,辞职后备考,说的好听,实际上,一个人不可能做到每天8小时都在学习考试资料。那种消耗8小时来备考的人,看似努力,实际上是一种不注重效率的学习方式。如果她真的想考上,下班后,专心,高效的学习2-3个小时就可以。

你的想法就一定正确吗?

至少我已经工作了好几年,很少听说专门辞职在家备考的。

你为什么不允许她自己做主呢?也许她的考虑也正确呢?

她刚毕业,没有社会阅历,怕这么做,最终会鸡飞蛋打。

如果她真心想辞职,好好的备考,你愿意支持她吗?

没办法了,她都辞职了,不愿意也愿意了。

那你能不能再去沟通,让她要高效的学习,同时也去浏览一些工作方面的信息,对一旦出现的鸡飞蛋打的局面有补救?

可以。我可以问问她,专心辞职备考的她,打算如何备考。可以听听她的想法,并对她考虑不清楚的地方做细致的分析和建议。帮助她成功。

分角色提问到这个阶段,似乎自己的头脑已经开始脱离了愤怒的情绪,也开始对解决这个问题有了想法。

很多时候,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总以为是外在的原因让自己陷入无助的情绪中,实际上是自己死揪着这件事情不放手,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去分析问题,梳理头绪。一旦我们用这种提问的方式,就可以从自问自答的对话中,找出破绽,找出让自己困惑的原因,让自己能够更理智的看待问题。

如果再仔细的分析妹妹辞职的这件事,我想我真正生气的,表面上好像是辞职备考的事情。实际上,是因为她对我建议的一种忽视,让我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同时,是因为我的内心中对于处于弱势的人有一种轻视心理,不信任他人,认为自己是对的,就希望被人顺从,当对方没有顺从后,我就生气。

这也反映了在生气的下方,有一个根源性问题是自己的强势心理。认为年长的经历,一定是正确的。没有考虑到,对方也是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有能力负责自己的行为。通过对话,解决的不仅是眼前的问题,还是一种深藏在潜意识中的僵化的思维模式。通过让这种潜藏的思维模式显现出来,我才可能打破这种僵化的模式,用更开放的思维模式来处理未来发生的事情。

此外,当我冷静下来,仔细的思考这个问题时,我觉的我完全没有做到尊重。

她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是个成年人,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作为姐姐,我有义务在她理不清事情的利弊时,给她建议,告诉她怎样做更好。但不应该强迫她接受我的建议。她选择了辞职,那就让她自己去承担之后发生的一切。即便事情的进展,真如我给她分析的那样,面试中还是被刷下,那么,再次花时间找工作,重新开始积累工作的经验,以及不同的工作中面临不同的挑战时,她可能会后悔,但这个都是需要她承担的。这个弯路是需要她走的。只有她走过了,她才能懂。

如果,我强迫了她,即便没有辞职,可能也非常不开心,也不会很努力的工作,可能还会产生很多的埋怨。与其这样,不如自己承担责任。

我想在这件事情里,我连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做到。她告诉我她辞职了,我立刻就生气了,跟她争吵,跟她讲道理。我这样做,就是剥夺她自己做决断的自由。同时,也反应了我没有把她当成成年人,没有相信她处理问题,和承担责任的能力。

同时,她向我征求意见,已经是对我的尊重了,至于最终她会采取何种方式,这个是她权衡之后的决定,我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给予评价。尊重对方,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客气。更应该是一种内心的平等。一种开放的心胸,相信自己是对的,也相信别人是对的。毕竟,不同的人,思考问题有不同的立场。我们要从不同的立场看问题,学会一种多角度看问题的方式,而不是单一的模式。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对别人很礼貌,但是,背后我们可能会去评论他的为人处世,他的观念,也可能对他表现出蔑视,嘲笑,怜悯等。这样的礼貌,不是尊重。真正的尊重,是体现在内心的平等。尊重别人是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也尊重他的决定。当学会了这个功课。再也不会因为别人的事情而烦恼或者生气。

如果你也遇到了一些困境,暂时迷住了自己的双眼,可是试试这种提问的方式。别人提问也有助于我们理清事情的头绪,但是,内心中引起情绪实质,有时候常常是很自私,很丑陋的,别人对我们的提问,我们有可能不会很真实的去回答。但是,我们更愿意一个人面对真实的,内心中丑陋的部分。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是一种自己开导自己的方式,毕竟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不可能事事去寻求别人的帮助,学会了自问自答,就学会了快速的脱离困境,解决问题,平复情绪的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胡记110丨心理学就业前景不好?这本书让你走进真正的心理学
复试经验谈 | 汉硕复试备考经验
自主招生测试考生必知
教资面试十个“坑”,小心中招!
父母怎样向孩子提问
心理学家:有“抑郁症”倾向的人,会常说这3句话,别以为是在开玩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