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峰:我的前半生(150)

二十三重返母校

09渣滓洞里 白公馆中

20061030日早晨,徐光学夫妇和与7374级同学校友乘火车到达重庆。我们一行一下火车,就觉得眼前朦朦胧胧的。重庆是雾都,重庆的早晨更是雾气蒙蒙。雾横大江,雾绕群山,雾锁高楼。

他们走出火车站,行进在雾都重庆的大街上。过了一会儿,太阳从雾中跳出来,只是一个红红的圆盘,一点光亮也没有,渐渐地那红色的圆盘越来越亮。山城逐渐变得清晰起来。随着雾气越来越淡,徐光学发现大街上行人越来越多,人的影像也越来越清晰。

依山傍水的重庆真是钟灵毓秀的旅游城市。四面环山,江水回绕,层叠而上,既以江城著称,又以山城扬名。重庆是山城,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高山挺拔巍峨;山是一座城,楼房高耸林立。重庆也是江城,大江在此拐了一个弯,仿佛是把山城重庆拥在怀中,大江给山城重庆带来了新鲜的空气。然而重庆最具特色的,要数夜景。登高远眺,山城之中,灯火万家,随山城地势起伏,错落有致。那满眼的灯火,与大江的粼粼波光,满天闪烁的星斗交相辉映,那景绮丽醉人的景致,谁说山城重庆不是一幅最美的图画,不是一首绝妙的交响?

这是徐光学第三次来重庆。这次他带着妻子在重庆市作一日游,想让妻子看看山城美景。可这是早晨,山城夜景不很辉煌;不过,就眼前残夜之景,让其夫人张晓萍为之感慨,为之陶醉。不过,徐光学夫妇重点游玩的地方不在市区,而是去参观两个著名的景点----渣滓洞和白公馆。

徐光学和张晓萍乘车去渣滓洞参观。汽车离开市区,向西北方向行走约莫半个小时,就来到了歌乐山。“歌乐山”,多么好听的名字。“歌乐山”有歌,有乐,有韵,有味,多么令人陶醉。据史书记载,歌乐山翠色浓浓,遇风雨则万籁齐鸣,丛林清响,古人遂呼之为“歌乐山”。祖先给这座山起了这么美妙的名字,是为了给家乡青山平添光彩。汽车一到歌乐山,徐光学就看到了醒目的“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的牌子。

歌乐山是一片山区,山并不大。山坡平缓,山体浑厚,坡上林木旺盛,郁郁葱葱,百鸟翻飞,鸣声不绝。这里景色美丽,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徐光学想参观的渣滓洞就位于歌乐山麓。渣滓洞原来是煤窑,因渣滓多而得名。渣滓洞,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形隐蔽。1939年国民党将此处改为监狱,1943年被中美合作所改造为第二监狱,直属西南长官公署,专门囚禁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的。1947年底,渣滓洞主要关押当年《挺进报》“要犯”,最多时达300人。革命烈士罗世文、李青林、江竹筠、许建业、余祖胜等曾在此关押过。在1949年的“一一·二七惨案”中,国民党对200多名共产党人进行集体屠杀,这200多人仅有15人逃离虎口。

徐光学夫妇来到了这一个特殊的地方,环视一下这里的山水,觉得这里风光很美。他们怎么也不能把这里的青山秀水同当年那些令人心惊肉跳的酷刑联系起来。

徐光学夫妇开始参观渣滓洞。他们站在二楼上,观看渣滓洞,发现这里分内外两院。外院办公室,刑讯室墙上写着“长官看不到,听不到,做不到,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内院有一放风坝,院内有男牢十六间和女牢两间。走进内院,徐光学夫妇还能从墙看到当年国民党反动派为从精神上瓦解革命者斗志而刷的标语:“青春一去不复返,仔细想想,认明此时此地,切莫执迷”,“迷津无边,回头是岸”。

徐光学夫妇走进刑讯室看看,这里面陈列着当年敌人使用过的各种刑具:吊人木架、老虎凳、电椅子、煤火炉、粗绳子、手铐脚镣、竹钎子等,都是原物原貌。那手铐足有几十斤,出奇的笨重,戴在“犯人”手上,就是那重量就足以将人压个半死。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半个世纪,这些锈迹斑斑的刑具依然让人胆战心惊。可以想象,当年使用这些刑具的人是多么恶毒。然而,革命战士并没有被吓倒,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信念。他们宁死也不愿屈服。于是,徐光学又回想起“叶挺的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徐光学突然觉得《红岩》中的江姐似乎又正向他走来,那江姐就是曾被关在渣滓洞里的江竹筠的形象。

参观罢渣滓洞,徐光学等人又向渣滓洞右边的白公馆走去。白公馆也在歌乐山麓,原系四川军阀白驹的香山别墅,故称白公馆。1939年军统将其改为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即军统重庆看守所,主要关押被国民党政府视为较高级别的政治犯。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白公馆内犯人被迁至渣滓洞。白公馆改名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供美方人员居住。二战结束后,中美合作所撤销,美方人员回国,白公馆又恢复为看守所。白公馆里曾关押过抗日爱国将领杨虎城,还有黄显声、周均时(时任同济大学校长)、廖承志、宋绮云、许建业、许晓轩、陈然、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最多时有“政治犯”二百多人。

时间无情,却不能抹去所有的东西。当徐光学等人走进白公馆时,那白公馆院内墙上的“正其宜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标语还是那么惹人注目。徐光学从介绍中了解到,半个世纪以前的那个阴雨霏霏的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数百名革命者在这里壮烈牺牲,血染乐歌山,他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半个世纪后,徐光学等人走进当年的“集中营”,追思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那些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大形象似乎又闪现在眼前。特别是看到对陈然烈士的介绍时,徐光学想起了中学课本上曾经收录的陈然(19231949)烈士的诗《我的“自白”书》,那诗歌中高亢的句子,曾让他激动不已。现在,徐光学离开中学已经四十年了,可是面对陈然烈士坐过的牢房,烈士那些掷地有声的语言似乎又在他耳边回荡: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时隔多年,徐光学还能清晰地记得陈然烈士这首铿锵诗作,尤其是来到了这首诗的“原产地”,看了烈士的生活环境,听了与烈士相关的介绍,那份感觉比在课本上学到时的更加强烈。通过参观渣滓洞,徐光学进一步认识到那些伟大的革命者的崇高精神。

屈原在《楚辞·国殇》里写道:“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穿越时间、彻千年的诗句,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又一次唱响在中华大地上。参观罢这些地方,徐光学在心中默默地为烈士们祈祷,愿长眠在歌乐山中的革命先烈安息。徐光学,一名军人,一名干部,一名诗人,对这段历史永远铭刻在心。

于是,徐光学、张晓萍、陈肇炎、任荔敏、邢玉行等回到市区吃午饭。饭后,徐光学夫妇稍事休息,陈肇炎、任荔敏、邢玉行等到市区中心购物。31日下午四点钟,大家在码头集合登船。

船到宜昌后,他们又改乘大巴直达合肥。113日凌晨,徐光学夫妇、任荔敏到达合肥,陈肇炎和邢玉行乘车回六安。

【作者简介】徐峰,真名徐光学,诗人、作家。194910月生,安徽桐城鲁谼山人,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有23年军旅生涯,曾荣立三等功。历任合肥军分区军械仓库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合肥军分区军械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安徽日报社开发处处长兼党支部书记、安徽日报社印刷厂厂长兼党总支书记、安徽日报社审计处处长、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经营总监。

另曾任《中华讯报》记者;《市场了望》编委;安徽日报主办的《适用专利技术》主编。

    曾获“江淮十杰”,安徽日报社优秀党务工作者。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诗协会会员,合肥市作家协会理事、安徽公共关系协会理事、安徽省高级审计师评委会会员、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中国会员。先后在《诗歌报》《安徽文学》《安徽日报》等报刊发表的故事、诗歌、散文、论文1500多篇(首),110多万字。合作出版大型摄影画册《中国三峡》,著有诗集《月影花情》;散文集《心语足音》《爱与人生》;长篇人物传记《奔驰人生》(上、下)。其个人传略载《中国企业家大辞典》《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六部辞书。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散原创】耿永君作品 | 重庆纪行
重庆自驾游景点推荐,带你追思红色征途!
重庆歌乐山白公馆导游词
[优秀作文]参观白公馆、渣滓洞有感15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白公馆、渣滓洞景点介绍(附图)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重庆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