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业内|蓝媒汇媒体特训营第三天——曹林“不与流行为伍”


“本人比照片上帅”,这是不少女学员对曹林的第一印象。作为蓝媒汇媒体特训营第三天的导师,《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曹林给大家带来的是课程是《时事评论如何“不与流行为伍”》。自古至今,评论都是站在风口浪尖上。曹林今天为我们讲述了一篇篇站在风口浪尖上的评论又该如何“不与流行为伍”。

曹林认为,评论的视角就在于提供一种不同的视角,但这并不意味着标新立异,故作不同。“与流行保持距离,从正常中看到反常,从反常中看到正常。洞察流行,批评流行,超越流行。”曹林在课程中分析了大量的时事新闻评论,从评论的标题、评论与实事的距离、选题的角度、媒介素养的分析等方面对时事评论“不与流行为伍”进行了深度的阐释。


众所周知,曹林是个不折不扣的微博达人,他的新浪微博拥有近60万的粉丝。他会在微博上及时更新自己的所见所想,并与网友互动。在今天的课程中,曹林也分享了许多他的微博,一条条不到140字的微博,却引发了许多关于新闻记者、关于新闻评论的思考。

特训营每天的课程时间为六个小时,课程强度不小,曹林也感叹到,“六个小时的课程,是个体力活啊”。虽然课时较长,但学员们在今天的课程结束后纷纷表示“很充足”、“全程基本无尿点”。

曹林今天也留了不少时间与学员互动,为学员解答了许多问题。昨天蓝媒汇整理了一些学员对卓伟的提问,但是并没有给出答案。因而有网友表示,“一切没有答案的吊胃口问题都是耍流氓”。今天,蓝媒汇整理了一部分学员的提问,并附上曹林的完整解答。

1.您认为在写评论时如何才能跳出“写作模式”?

答:我认为在刚开始写评论时需要去模仿,需要有一种模式化,多写多练,敢于分享,渐渐就会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这样慢慢就会超越最初的八股模式,会越来越自信,写的评论也会让别人喜欢。在写评论时,首先要有表达效率,用最简单的言语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其次,要有不同观点;在有了自己的观点之后,要使得评论拥有附加值,显得更专业;最后,通过讲故事讲情怀去评论。新闻评论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路,多写多练自然也就跳出了你说的“写作模式”。

2.我有一个朋友,也是70后,在一所大学新闻学院当老师,平时也教授新闻评论课,我们经常交流,我和他的观点是“写评论的人最答:好有一定的采访经历和生活经历”,但是与此同时又存在一个困惑,需要一些采写经历再写评论,但是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本报讯”都没写好,逻辑结构都没理顺,所以上课相对困难,感觉学生不会马上得到可操作性的收获。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你说“很多学生在校园里本报讯不会,那新闻评论怎么写”,这个逻辑是错误的。评论员有过记者的采访经历确实是一种是优势,但是不是充分必要的条件。评论并不是现学新闻在学评论,采访、生活经验是过去人的刻板认知,一种误解,以前评论是稀缺的物体,但评论只不过是为了表达观点。

我在北大教评论四年了,给学生教技巧很难,但我认为,人人都有写作能力,但有些人没有的是表达的欲望,我在北大教新闻评论的一个核心作用是激发他们的写作习惯,激发他们表达的冲动,设计一些适合学生表达的议题如“在世界读书日的时候以‘大图书馆借阅率有史以来到达最低’为议题,或者说拿现今校园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学生老师互相讨好”为议题,让他们表达一分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及论证的依据,然后开始写作。

单纯地写很难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和成就感,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本能,能否将自己脑子里想的写出来则需要老师去激发引导,老师的作用就是将他们的本能转化为写作的技巧。

3.我是一名新闻学的在校学生,作为学生,有朋友对我说要勇于发表自己观点,但也有一些学生和老师告诉我,没有想好、不想被别人嘲笑批评就先闭嘴。对于自己观点的“闭嘴与张嘴”我感到很疑惑。

答:那些让你闭嘴的,我认为是不好的要求,不管怎么样都要开口去说,你不说出来怎么能说明你没想好呢?有时候你感觉想的很好,但写出来就完全不一样了。脑子想的只是在说服自己,你写出来了才能有论证自己,才能更有逻辑。这是一种梳理,通过梳理才能发现自己的逻辑漏洞,才能发现有哪些问题,有什么论据不足,不成熟在哪里。你把它写出来了才会形成一种表达习惯。

4.我是一名都市报做本地新闻版的编辑,我有一个困惑,我们想把版面做得活泼生动接地气,但领导说现在我们报纸的主要读者是中老年人,所以要做一些针对他们的“准确的”选题。您觉得我们是该做“准确的”选题还是生动活泼接地气的选题?

答:这个得问读者,没有判断标准。打个比方,我们中青报有两套读者调查系统,一个是电话调查,一个是网上的调查系统,调查的对象不一样,有时评价完全不一样。我们需要考虑不同层级、不同年龄的人应该用怎么样的语态,现在的人更应该接受哪种语态。我们也要有自信努力去让读者接受我们。

蓝媒汇——传媒圈第一新媒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业新闻评论员应具备的三大素质
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
创新创优||《东广微话题》打造全媒体时代的“微评论”
新闻评论考点归纳
2015年10月27日: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_豫北闲人
到底为什么要学评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