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OYO,一个印度少年的中国资本局


互联网公司,起名需要看风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中间夹了个“fail”,ofo才落得如今这般田地。

所以投资人学乖了,转投了一个名字和ofo很像,但听起来风水不错的项目——OYO,一家在印度成立了七年的连锁酒店,2017年底登陆中国后,迅速“搅局”国内市场,资本也纷纷看好助其迅速扩张。就在日前,有外媒报道OYO目前正筹划融资10亿美元,投后估值预计达到100亿美元。

“一年1500+个城市,20000+酒店”的扩张速度,将市场已有资源打包翻新的轻操作模式,补贴烧钱的运营手段。从名字到模式,都和ofo如出一辙,但“OYO不会成为下一个ofo”,后来者并不认可这样的对比,“我们一定会把运营、赚钱模式都想得清清楚楚。”

以这样的狂奔速度来看,OYO会有时间,抑或说有心思去想清楚这件事吗?

一个印度少年的资本局

中国酒店业已趋红海,这是业内公认的,尤其是经济型连锁酒店。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第一家锦江之星在上海开业,经济型连锁酒店开始在国内遍地开花,如家、七天、汉庭三家公司接连美股上市。但随着品牌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门店数量快速扩张,供给渐渐饱和,几大酒店集团的增速都尽显疲态,经济型连锁酒店已经很久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了。

这样的背景下,201711月,来自印度的少年阿加瓦尔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李泰熙”,他漂洋过海而来,自深圳登陆后迅速抢滩,不到两年时间迅速收割国内中低端单体酒店市场。

292+城市、6700+酒店、310000+客房”是OYO最新交出的成绩单。

快速扩张的背后没什么秘诀,和ofo、瑞幸、滴滴一样,资本驱动之下的烧钱补贴让OYO得以迅速攻陷市场。和既有的汉庭、如家等连锁酒店不同的是,不仅不向商家收取高额加盟费,OYO还会给加盟的商家提供不同程度的装修补贴。

“这样的话不仅商家愿意入驻,对于我们这种经常到三四线城市出差的商旅人士,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的‘酒店’,要比管理混乱的‘招待所’体验好得多。”业内人士告诉蓝媒汇。

所以,即便这样的模式在一线城市几乎没有生存空间,但却十分符合下沉市场的升级需求。赶上了这波“下沉”的风口,才是OYO得以快速扩张的根本。

公开资料显示,OYO已经完成了7轮以上的融资,累计融资额约15亿美金。融资名单不乏日本软银、红杉资本、光速创投、滴滴、华住等巨头的身影。

而现在活跃在媒体面前的OYO官方“代言人”CFO李维,则来自神州系。是的,你没看错,相比其它互联网公司在台前活跃的都是CEOCOOOYO由于外资身份,更多地会派李维这个首席财务官来在国内市场上冲锋陷阵。

不仅如此,据悉OYO在中国的高管团队中,大部分为阿里、神州、滴滴等背景员工组成,多数没有酒店从业经验。

即便25岁的李泰熙在印度称得上是“90后创业神话”,但中国酒店业和印度还是有很大区别,单纯复制产品和模式很容易造成水土不服,依靠资本势力打响“竞速战”是最好的选择。

这也不难让人怀疑,OYO会否又是一个和瑞幸一样的资本局?酒店和咖啡的作用一样,只是资本游戏的媒介而已。

搅局、引战,“风口”前兆?

对手率先表态:“我们不需要像ofo这样的‘一地鸡毛’。”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琪在610日的H连锁酒店发布会上说到,“印度的文化过来,那不行。”

话里话外捎带的是谁,OYO心里最清楚。

而半个小时之后,李维就在成都的战略升级发布会上抛出了“15个月vs15年”的对比,称在过去的15个月里,OYO酒店在全国拥有超过10000家酒店,而有同业用15年的时间才发展了4000余家。

讽刺的是谁,华住心里也明白。

和此前的套路一样,融资、烧钱、扩张、补贴、口水战,这才是一个“风口”应有的热闹。OYO算不算风口不知道,但架势确实已经端上了。

去年下半年,OYO迎来入华以来的巅峰。925日,其宣布获得10亿美元融资,其中8亿美元为投资,2亿美元为投资承诺。更为重要的是,这笔融资中的6亿美元将投向中国。

资本顺理成章地用来补贴扩张。有媒体曾了解到,OYO在国内不仅加盟门槛低,还会提供不同程度的补贴,每家酒店的补贴预算在5-15万左右。但也有不同的媒体曾披露,这项数字只有2-5万元不等。

对手们来不及去怀疑补贴金额到底有多少水分,还是没头没脑地被带了一波节奏,比如携程旗下的旅悦集团,CEO莫步宁直言:“OYO让我第一次对海量的单体酒店市场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成立了“索性”快速入局,紧跟OYO步伐,同样也采取了高补贴的手段抢占市场。

但半年之后,索性突然取消所有激进优惠政策,“我们被误导了。”莫步宁意识到,OYO抢的不是单体酒店的饭碗,它的对手其实是OTA

OTA的战争,以卵击石?

不管他的判断是否正确,OYO和国内OTA平台的战火也已然打响了。此前就有消息称,为了防止OYO的互联网打法带走流量,同城艺龙、美团、飞猪等平台均不提供以“OYO”为关键词的酒店搜索信息。据蓝媒汇搜索发现,同一地区内各平台对OYO酒店的搜索显示结果差别巨大。以天津为例,百度地图显示111家,高德地图显示94家,受可预订日期限制,飞猪显示50家结果,携程显示6家结果,美团显示6家结果。

这还是握手言和之后的结果。

529日,美团宣布与OYO达成业务合作,将对首批入驻的OYO酒店提供流量、数据运营、品牌宣传等方面的支持。此前两天,携程也宣布重新上线OYO酒店,还将从技术、运营、人力等方面助力OYO的酒店业务。

据环球旅讯披露,为此OYO每年将向美团支付保底4亿元的通道费,要求美团不上线竞争对手H hotel;每年向携程支付近2亿元的通道费,但并未要求携程将H hotel排除在平台之外。除此之外,OYO还将向美团和携程另外支付佣金。

而相比较而言,对手华住支付给携程的佣金远没有那么多。根据华住去年向美国证监会提交的20-F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华住向携程支付的总佣金费分别为1770万元、4410万元、7680万元,与OYO支付的数亿“保护费”相差甚远。

解禁的代价,确实很大。至少到目前为止,在市场真正享有话语权的,仍是美团、携程这类OTA平台。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OYO在中国的狂飙之路走得并不算顺畅,虽然开店速度惊人,但对手环伺直接封杀流量的做法,让其难以顺利分食这块蛋糕。

这和瑞幸、ofo,甚至拼多多的情况都不一样,流量命脉掐在对方手中,想要突出重围,需要付出的可能远比10亿美金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小时开一家店,15个月成最大连锁,是狂奔,还是失控?
“连锁”成酒店行业趋势,单体酒店被“收编”是宿命吗?
投资线下酒店、讲技术赋能,美团新的资本故事来了
印度野蛮怪物OYO酒店闯中国:无休止扩张、加盟商反水
融资10亿美金的OYO,在中国遇到了对手
印度创业公司OYO,两年收编中国50万间房源,酒店行业“狼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