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技术干货】一文详细了解用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丝束扩展技术(四):铺展织物对热塑性复合材料影响

摘 要

丝束铺展是最近在复合材料行业中使用的最先进技术之一。本系列文章将讨论碳纤维展丝技术背景、特点、主要展丝技术类型及其在高性能碳纤维增强聚合物 (CFRP) 复合材料中应用案例。

前两期文章分别介绍了纤维展丝技术的背景(阅读原文)两种比较先进的展丝技术(阅读原文)铺展丝对热固性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阅读原文),本文将继续介绍碳纤维铺展织物对热塑性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介绍典型的研究案例讨论不同形式的碳纤维铺展丝( carbon fibre spread tows, CFST)制成的复合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单向UD、准各向同性(QI)以及使用热固性和热塑性树脂系统编织的复合材料。本文继续介绍碳纤维铺展织物对热性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图1显示了气流丝束展开装置,使用它将12k碳纤维丝束转换为碳纤维展开丝束CFST。在每个卷筒管上缠绕100 m长的CFST,并生产了多个CFST,随后将其用于专门设计用于将展开的丝束经纱插入织机的筒子架上(见图2)。与编织不同的是,展开装置用于插入展开的丝束纬纱。

图1 展丝装置图

图2 展丝后进行络筒

使用这两种装置(摊铺装置和织机),可以获得CFSTs的机织物。图3显示了展开丝束的编织过程,包括开口、引纬和输出编织的CFST片材。

图3 展丝后编织过程:a)经纱筒子架,b)开口前的经纱下降,c)开口后的经纱上升,以及d)生产的机织物。

为了研究生产的铺展丝束编织物,制造了CFST编织物并使用聚苯硫醚(PPS)薄膜作为热塑性基体来制造CFST层压板。另一种则选用传统CF丝束制成的层压板用于比较。使用的原材料是:东丽12k碳纤维(CF)丝束、TenCate PPS薄膜和传统CF/PPS 60/40 wt%预浸料(由TenCate制造)。

CF/PPS 60/40预浸料的编织图案为缎纹5:1。在传统的机织结构中,缎纹组织提供了最小的卷曲角度,而且机织结构中相邻丝束的最接近,因此是CFST织物的有用对比材料。

复合材料的密度ρc根据ASTM D792方法A,使用以下方程式(ASTM,2008)进行测量。

其中Wair是试样在空气中的重量,单位为克,Wliquid是试样在浸入液体中的重量,单位为克,ρliquid是浸入液体的密度(g/cm3)。

使用水润滑金刚石砂轮从面板上切下重量约为0.8 g的试样;每种材料至少测试三个样本。测量密度前,在100°C下干燥试样24小时。将经过处理的样本在空气中称重,然后在脱盐水烧杯中称重(完全浸没)。使用Mettler AE240分析天平(分辨率为1 mg)称量样本。

复合试样的纤维体积分数(Vf)和空隙率(VV)根据ASTM D 3171-09方法进行测定。分别使用T700-CF和PPS树脂的密度值1.8 g/cm3和1.35 g/cm3,以及以下关系计算纤维和树脂的重量分数Wf和Wm,以及相应的Vf和Vm:

式中,Wc、ρc、Wf、ρf和Wm、ρm分别为复合材料试样、纤维和基体的重量和密度。计算时假设复合材料中基体的密度与纯树脂(未增强)的密度相同。

用于密度测量的样本重新干燥,然后在微波溶解器中用50毫升硝酸溶解最高温度设定为105℃,暴露时间设定为90分钟。大约需要15分钟才能达到最高温度。PPS被热浓硝酸充分溶解。冷却后,液体和纤维通过烧结玻璃过滤器过滤,然后用蒸馏水和丙酮洗涤几次,并在105°C下干燥过滤器。根据ASTM D 7264四点加载(见图4)测定弯曲性能(强度、模量和破坏应变)。

图4 四点加载试验

弯曲试验在23℃±2℃和50%±10%RH(相对湿度)的标准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试验速度为10mm/min,使用Instron 5500螺杆驱动试验架,通过20kN称重传感器监测载荷。使用ACT 100A线性可变位移传感器测量位移。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对荷载和位移进行监测,直至试验失效。模量计算的应变范围为0.001至0.003。 Instron Bluehill 材料测试软件用于控制试验机,并收集和分析试验数据。

表1列出了两种层压板的物理和机械性能。虽然层压板A较轻,但两种层压板的测量密度相似。理论上,根据两种层压板中的纤维含量,层压板A的密度应为1.590 g/cc,层压板B的密度应为1.632 g/cc。因此,两个层压板获得的较低密度值可能归因于孔隙度,而层压板B的孔隙度较高。


表1 展丝织物复合材料板与常规织物复合材料性能对比

在表1中,层压板A和B获得的纤维体积分数(Vf)分别为48.1%(即55.3 wt%)和51.2%(即58.5 wt%)。然而,较薄的层压板A的纤维含量较低,其比强度(强度重量比)似乎优于纤维含量较高的层压板B。为了标准化两个层压板的机械性能,测定了两个层压板的比弯曲模量和比弯曲强度。

图5和6显示了两种层压板的光学横截面,显微照片可证明层压板空隙含量的测量差异。对于层压板B,空隙似乎位于丝束内,即纤维之间和纤维沿线的局部干燥区域(见图5B1、5B2和5b)。

图5 两种不同复合材料板微观结构图(80μm)

可以推断,在这些区域,纤维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空气空间不容易被粘胶树脂流穿透。相比之下,层压板A的纤维间距要大得多(见图5A1、5A2和5a),这使得PPS树脂更容易流动,纤维润湿性更好,从而降低空隙率

图6 两种不同复合材料板微观结构图(200μ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文了解碳纤维的扩展丝束、技术发展及未来前景
飞机用ACM的低成本成型方法
先进材料!2022年复合材料行业十大产品
通过原位聚合技术实现热塑性复合材料与金属的层间粘合
【中译版】《复合材料指南》(二)树脂体系介绍——聚酯树脂详解
认识“热塑性环氧树脂碳纤维预浸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