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年,你有什么想做,却一直没做的事情?孔子:别想太多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史记》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着,在做事情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否则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

此乃谓之曰:“谋而后定。”

可在这个节奏如此快速的时代下,机会是不可能留给你太多考虑时间的,甚至很多机遇都是一闪而过的。

等你全盘考虑清楚了,最佳机遇也早已错过。

事实上,很多成功者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都有过一些思考,但并不会想太久就会立即做出决定。

我们常说做事要“三思而后行”,然而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已经劝诫过我们:“凡事别想太多,稍微想一想就行了。”

《论语·公治长》中有记录: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鲁国的大夫季文子,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能臣,孔子在听闻他做事之前常常反复考虑推敲之后,便评论说:“做事前稍微想一想就行。”

尤其是在当代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学会如何快速做决策,这是我在2020年之中得到的最大收获。

孔子为何会劝诫世人不要想太多呢?主要是有以下两个问题。

01:想太多,容易忘记初心

在我复盘即将过去的2020年时,根据这一年的特殊情况,我前后总共做了三次大的事业规划。

每一次在规划之初时,我都会斗志昂扬,认为这就是我“翻身”的契机。

但直到现在,我的这些“计划”也只是躺在抽屉里的一堆纸而已。

之所以我这几个计划会落空,并不是构思不够成熟,反而就是因为太过于成熟,以至于自己还没开始做便被预想的困难给吓到了。

举个例子,我有个做“素食IP”的计划,一开始我想的是一个对素食文化、素食圈子的内容创作方向。

之后为了能够把这个计划思考得更加全面,我专门拜访了身边那些素食主义者,给他们说了计划之后得到了支持的同时,还提供了很多参考意见。

再根据他们的参考意见,我又梳理出了更长远的计划,甚至已经想到了提前布局变现的路子。

其实这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构思,已经偏离了我做这个计划的初衷。

以至于到最后我原本做“素食”的方向,变成了搜罗全国各地的绿色生态农庄。

计划更长远了,内容创作的工程量也就更浩大了,所需要的设备、经费以及团队也更多。

这预示着,做这件事的困难程度也就更大。

最终,我这个计划也被这些偏离初衷的困难给“破灭”掉了。

直到有次偶然的机会听人谈论起孔子“再,斯可矣”的观点时,我才幡然醒悟过来。

原来,我想做但没做的事情的原因,本质上就是因为自己想太多造成的。

因为反复推敲、思考,让我已经忘记了最初想做的是什么了。

02:想太多,容易失去热情

很多人应该都有跟我一样的经历:当想起要做什么事情的那一刻,自己是积极热情的。可要是拖延一段时间,想做那件事的动力就没那么强烈了。

这也是我在复盘2020年时得出的一个结论:想太多,会让自己错失最佳的行动时机。

这里的时机有两个元素:时间和热情。

做任何事情,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最好能够获得最佳的“天时”、“地利”和“人和”。

因为想太多,那么我们可能会错失“天时”;因为热情度减小,那么我们可能也失去了“人和”。

三种成功因素已经失去了两个,成功的几率自然就降低了很多。

就好比我即便现在回想起自己的三个大计划落空的原因,也不会有当时的那种热情和动力了一样。

我们经常会在“要不要做”的考虑中错失最佳时机,也经常在“要是我做了会怎样”的无用思考中浪费大把时光。

不管是在做之前的反复思考,还是因为没做成的反复构想,都是一种让自己养成犹豫不决不良习惯的思维方式。

这便是孔子他老人家会说“再,斯可矣”的原因了。

这种反复思考的做事方式,说得好听一点叫“顾虑周全”,但直白一点其实就是“优柔寡断”。

03:在2021年,要学会快速决策的能力

大家都在说做事之前多想一想总没错,但孔子又说没必要想太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才能学会快速决策的能力呢?

我归纳了三个方法或步骤,希望对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有所帮助。

首先,找到你想做,但一直没做之事的根源所在。

就像我复盘自己2020年那三个没做的计划一样,你也需要对自己的过去有一个比较客观深刻的总结归纳。

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你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

要是你的原因跟我一样,也是因为反复思考最终导致忘记了初衷、失去了热情,那么总结便是你一次“教训”。

牢记教训,本身就是一种让自己进步的方法之一。

其次,判断自己是否属于犹豫不决之人。

人总是很难客观地审视自身的问题,这是本性使然。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对自己有一个相对理性的判断,而最好的判断方式便是“量化”。

所以要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犹豫不决之人呢?可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你是否常常在一件事情上有3次以上的反复思量?”

超过3次以上,那么你就是“季文子”一般的人。

最后,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

通过前两个方法,我们已经知道自己之所以想做但没做之事,多半是因为自己犹豫不决造成的之后,那么我们就需要有更好的方法来改正。

这个方法,就是不断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一开始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是要做什么?”

简单理解,就是通过反问自己的方式,让自己回归原点、保持初心。

最后

现在很多人都无比焦虑,从而压力倍增。

焦虑和压力的根源,无非就是自己想要获得成功,但同时又害怕失败。

所以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都会给自己找理由来反复斟酌。比如经不起折腾、怕家人担心等等。

可实际上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是不是你自己想太多了呢?

在即将过去的2020年之际,我们应当对过往有所总结,也必须在经历过这一年之后有所成长和突破。

而在马上到来的2021年,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有所启发,学会如何快速做决策。

感情也好,事业也罢。只要你决定了,然后付诸于行动,再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信结果都不会太差。

况且,即便是真的失败了又如何?

至少你不会在之后去后悔自己连做的勇气都没有,不是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越在意的事情,越做不好?
(周运)劳伦_2021年4月10日至16日星座运势
【心理学科】坚持——诚意和时间,是最好的秘方
不要被消极情绪毁掉你对生活的热情
杨思卓:时间管理10项技巧 - 思卓书坊 - 世界经理人网站
每天问自己5个问题,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