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河塑造的“水果王国”,到底有多拼?

▲ 酥甜多汁的砀山酥梨,“梨都人”最骄傲的一张名片。摄影/王从启 设计/刘航

-风物君语-

中国的“四省通衢”

世界的“果海梨都”



成就一座城市的声名,并不一定要名川大山,或历史政治、诗词歌赋的加持,在砀(dàng)山,一颗酥梨就够了。 

▲ 金黄的砀山酥梨即将迎来丰收。摄影/郑舟

安徽最北部,有一块凸出的区域,嵌在皖、苏、鲁、豫之间。古时称“汴京齿唇”,今天是徐淮门户,东西南北极目远望,是四省不同的风景。这里,就是砀山

四省交界的特殊方位,并不是砀山最醒目的标签。毕竟,大多数人听见“砀山”的第一反应是咽口水:“砀山酥梨,真的好吃!”没错,砀山人最骄傲的身份,是“梨都人” 

▲ 人工授粉,是砀山人与梨树特殊的交流方式。摄影/李玉龙

春雨纷纷,阡陌之间遍野梨花雪白;夏秋之际,不论晨昏到处梨香四溢。中国传统三大名梨之首的产地、十大水果生产强县之一、最大的酥梨交易市场、世界最大的连片果园产区……砀山以一颗小小的酥梨,便成就了令其他城市艳羡的声名。

但这不完全是老天爷赏饭吃,更不是吃祖上老本,“果海梨都”四个字,是一代代砀山人 “拼”出来的。 

梨花广场,砀山最亮眼的地标。摄影/李传新

昔时的砀山,在黄河岸边“拼”出生存空间;今天的砀山,在黄河故道“拼”出四野梨田。“拼”,是砀山人传承千年的性格底色。

酥梨,凭什么代表砀山?

中国有四大产梨区,砀山就位于黄河故道产区

宋朝时,黄河频繁决口改流。1168年,黄河在今河南滑县决口南下,合泗入淮,途中便经过砀山。砀山人与黄河打了700多年的交道,直到1855年,黄河再次改道北流,在砀山留下一段46.6公里的黄河故道


▲ 今天的黄河故道,景色秀丽。摄影/郑舟

废弃的河床黄沙漫漫,蚕食村庄和农田,砀山人曾经一度无可奈何。1949年后,砀山人开始集中建造防风固沙林,他们发现,梨树耐旱,黄河北流后留下的富含营养的15米沙性土壤,非常适合种植梨树。且梨树不仅防风固沙,还有经济效益今天的砀山人,通过种梨与黄河达成了和解。

除了土壤,砀山的气候也是酥梨出圈的必要条件。砀山在古代属于沼泽之处,气候湿润,属于亚热带暖温带的交界处,既能保证充足的日照时间,还有足够的降雨量,且雨热同期,有良好的光热水资源,适宜梨树生长。另外,秋季较大的昼夜温差也使梨的品质出众。

 沿着河道种植的梨树,在防风固沙的同时又能带来经济效益摄影/李琼

最后是品种。我国主要栽种的梨的品种有白梨、秋子梨、沙梨等,其中,白梨家族在我国栽培表现最好,大多数品种果实较大,有香味。砀山酥梨就属于白梨,果大核小,酥脆甘甜,渣少多汁,含水量甚至可以高达80%以上。砀山栽培白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有6万余株百年老梨树。

 梨树王景区摄影/李琼

所以,砀山人对梨有着深厚的感情,形成了梨文化底蕴。在当地,有许多关于梨的歇后语和谚语,比如“小神湖的酥梨——愣头青”“吃过酥梨不洗手——黏爪子了”等等。还有不少关于梨的风物故事与传说,那位一说到美食就躲不掉的乾隆,相传在砀山与酥梨也留下一段佳话。

 明清时期被列为贡品的砀山梨。摄影/王从启

如今,梨是砀山无可替代的骄傲。梨花节,是砀山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囊括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休闲区在内的梨花广场,是砀山最显眼的地标。

在砀山产梨景区内,有乌龙披雪、鳌头观海、瑶池烟霞、古渡晓月等人文自然景观,异彩纷呈。百年梨树王,至今仍以累累硕果奉献世人,单株年产量高达四千斤,有诗赞曰:“铁枝虬曲浑如龙,嘻戏百年慕碧空;天落天出白银铠,锁住乌鳞济苍生。”


砀山梨的“硬实力”背后,是一个个坚韧、不服输、敢于闯拼的砀山人。

“拼”出来的砀山

砀山以芒砀山得名,最早隶属于河南商丘,后长期属于江苏徐州,建国后又归安徽宿州管辖。如今,芒砀山位于河南永城市,造成了今天“砀山没有山”的局面。

 砀山在四省之间的位置,距周边县市大多不过100公里。制图/莫奈

与行政区划的频繁变动相对应的,是砀山人始终无法安于现状的精神,他们一直在面对纷繁的挑战,在寻找安身立命的机遇。

黄河丨为生存“拼”

昔日的挑战,是黄河直面黄河的七百余年,砀山人始终在“拼”。 

宋代黄河改道流经砀山后,一直到明清时期,砀山城址因水患而数次迁徙。明朝万历年间,知县熊应祥在今址上筑土为城,以天圆地方的理念,修造古砀城及环城河。为抵御洪水灾害,砀山人在传统城墙修筑的基础上,又在外围修筑护城堤,开挖坑塘(又称“城湖”)。


▲ 砀山古城。摄影/深蓝

护城堤位于距离砀山城址相当远的地方,绕成一道土城,和城池一样,堤外有沟渠环绕,在防御洪水时与城池有同样的功能。如今,我们依然能依稀见到砀山“护城堤——城墙——坑塘” 的景观,映证着当年苦难不断,抗争不停的岁月。 

黄河北迁,灾害并没有停止。废弃的河床被黄沙吞噬,一度民不聊生,“风起漫天沙,张嘴沙打牙,走路难睁眼,庄稼被打瞎。风沙、盐碱、旱涝等自然灾害频仍。砀山人依然没有放弃故土,而是奋起治沙,种植梨树。如今,黄河故道产区是我国梨果的四大产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


▲ 河道旁柳树青,果园梨花绽放。摄影/李琼


昔日的黄河奔腾不息处,变成了原生态湿地,故道旁的两岸有百万亩的果园。宽度达2公里的河床、河滩、沼泽地和湖泊,构成秀丽的皖北小江南波光粼粼的水面,木船悠然。到了春天,这里还是放风筝的好去处。 


▲ 砀山果园农场内的“皖北小江南”摄影/李玉龙

砀山酥梨的回报是丰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砀山人从此一劳永逸,时代变幻,砀山人还在“拼”,与酥梨一同经历了三次产业竞争与升级

酥梨丨为发展“拼”
第一次是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拼的是品质砀山梨栽种时间早,自古就有名。治沙过程扩大了酥梨的规模化种植,经历了各种灾害,砀山梨也没有失去酥脆浓甜的最大优势。并且,砀山酥梨丰产的特性,让它迅速占领全国梨市场。


▲ 正在采收的砀山梨,即将占领全国梨市场。摄影/李玉龙

第二次是从本世纪初开始,拼的是果树的快速迭代,新品种及加工市场的扩大,让砀山酥梨的产量优势减弱,因此在政府的主导下,实施“高接换头”,替换梨的品种,弥补了酥梨风味的不足,也拉长了砀山产区梨的销售期。除了增加品种,还要降低总产量,替代梨的产品是黄桃目前砀山是世界第三大黄桃产区以梨膏、黄桃罐头为代表的水果加工业,正在将砀山打造为中国第一水果加工县




第三次是最近几年,拼的是电商和全球化竞争、数字化培育与管理。电商的入场,信息差、品类等旧的壁垒被打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砀山梨不仅要和全国的水果竞争,也要和全球水果竞争。这是一场从育种、标准化、数字化种植,到现代产业链、品牌打造等全方位的比拼。

砀山人从未坐吃山空,在四面竞争的氛围中,他们一直在突围“一号梨园”聚焦现代生态水果产业化,“数字果园”铺展水果培育创新工程,砀山,正在成为智慧农业的“新样板”


除了“果海梨都”

砀山还可以是什么?


砀山,还是“中国唢呐之乡”,一声唢呐吹尽了砀山的今悲欢。唢呐自明朝起就在砀山流行,每年梨花节和采梨节,砀山人就邀请唢呐班在老梨园里演奏,庆祝丰收、祈求风调雨顺。砀山唢呐的曲调苍凉、辽阔、高亢,恰似黄河故道人的性格:坚韧、吃苦耐劳。


▲ 砀山县文化节上的击鼓表演摄影/李琼

砀山,也是斗羊比赛的胜地。古老的斗羊比赛依然是砀山人喜爱的娱乐活动。斗羊比赛起自西汉初期,盛行于三国时代,历经一千多年。砀山人的性格在斗羊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勇于抗争,永不言败。

▲ 梨园角斗,永不言败!上图摄影/李传新;下图摄影/郑舟

在今天,砀山还以现代马术比赛出名。黄河故道冲击的沙质土壤非常松软,适合马匹的奔跑发挥,也有利于对马的保护。强健的马儿,奔驰在景色秀丽的黄河故道旁。

▲ 2018年砀山国际马术耐力赛,在黄河故道边扬鞭开赛。摄影/李玉龙

砀山,在今天也展现出九州通衢、天下要冲的一面。陇海铁路、310国道贯穿全境,大京九、京沪铁路、连霍高速、105、206国道擦肩而过。郑徐高铁、G237良梨路至徐庙段途径砀山,梨园机场项目也正在建设中,四通八达的交通,也是砀山梨走进全国千家万户的保障。


砀山的身份多彩纷呈,它还是赏梨花胜地,齐白石的祖籍之地,书画之乡,武术之乡、长寿之乡……此外,砀山的另一层身份更让国人瞩目。它是“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打造中的“中国水果电商之都”

在电商经济的迅猛发展中,砀山呈现出千军万马共赴电商盛宴的热潮。目前全县共有电商企业1696家,网店和微商近6万家15万人从事电商物流等相关产业。电商销售额从2015年的10.4亿元,增长为2020年的60亿元,年均增长率41.7%。

▲ 7月8日,拼多多商家、全国三八红旗手武妍彦(中)和人大教授程华(左)、乔雪(右)在拼多多直播,吸引40万消费者观看购买。摄影/王从启

拼多多为砀山水果建立通向8亿消费者的数字化市场,以产业安全阀的方式,深度助力砀山水果业的第三次转型升级。电商带货,助力砀山致富兴农,增强砀山酥梨的竞争实力。拼多多,俨然成为砀山人“拼搏”的全新舞台。

四省交界的地理位置,培养了砀山人自力更生的品性;昔时黄河尘沙的肆虐,赋予了砀山人自强不息的性格。“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漫天黄沙到遍地梨花,砀山人在黄河故道上,依旧书写着不断奋进拼搏的篇章。

▲ 过去黄沙漫天,如今梨花飘香,靠的是砀山人的“拼”劲。摄影/李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黄河岸边打“拼”的砀山人
砀山梨园千树雪 相约一起到“白头”
抠门游------砀山梨花节旅游攻略
安徽砀山:黄河故道梨花香 致富路上产业忙
《走遍中国——黄河故道的传奇》解说词
走进梨都砀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