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37家保险公司披露综合赔付率数据,9家为负,会不会有问题?


本文大概
1273字
阅读需要
4分钟




近期,各大保险公司个人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数据相继披露,平均综合赔付率为45.72%,有9家公司个人短期健康险业务综合赔付率为负数。

短期健康险保险期间在一年及一年以下,此类保险是不保证续保的,可能因为个人健康原因或历史赔付情况而拒绝续保,如果产品停售则肯定无法续保

综合赔付率的公式是:(再保后赔款支出+再保后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再保后已赚保费

如果不理解什么是再保,那就不要去管了。

简单理解就是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中,最后有多少用来赔款了。保费收入多而赔付支出少,则赔付率低;保费收入少而赔付支出多,则赔付率高

不过这里在计算赔款支出的时候,要把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给加上。

在公布的综合赔付率数据中,有6家人身险公司和3家财险公司为负数,分别是:


人身险公司

瑞泰人寿(-334.92%)、恒大人寿(-92.24%)、爱心人寿(-76%)、和谐健康(-70.34%)、长城人寿(-3.33%)、海保人寿(-1.41%)


财险公司

太平科技(-213.3%)、安信农业(-76.22%)、建信财险(-2.03%)

还有1家人身险公司和7家财险公司综合赔付率超过了100%,分别是:


人身险公司

上海人寿(103.77%)


财险公司

英大财险(797.46%)、诚泰财险(448.96%)、凯本财险(144.87%)、中煤财险(130.82%)、燕赵财险(107.69%)、海峡金桥财险(106.12%)、安诚财险(105.02%)

137家保险公司个人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

一般来说,综合赔付率过高或过低都不好。

综合赔付率过低说明保险公司在该产品上定价过高,盈利过高,对保险消费者不利。

综合赔付率过高说明保险公司的赔付成本过高,如果持续出现该状况,保险公司可能会将相关产品停售,这将导致投保人无法续保。

但是这个综合赔付率过低或过高的问题,我们要动态来看。

因为综合赔付率受影响的因素较多,波动性较大。如果仅仅是偶然某几年出现这个情况,问题不大。

比如有的公司个人短期健康险业务量较小,引起综合赔付率高波动;有的可能是经验数据不足,赔付率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有的可能是销售策略改变,比如短期健康险业务向长期健康险转移。

出现综合赔付率赔付为负数的情况,只能是因为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为负数

综合赔付率过高或过低都不好

什么是未决赔款呢?

当会计年度结束时,被保险人已提出索赔,但保险公司尚未对这些案件是否属于保险责任、保险赔付额度等事项达成协议。

这时候虽然未支付赔付款,但需要为此先提取责任准备金。

如果准备金储备不足,最终赔付超过储备,就会导致准备金提转为负数

如果一家保险公司赔付支出额不高,责任准备金储备严重不足,就会出现最终综合赔付率为负的情况。

这说明这家保险公司至少在这个产品上经验是不足的,定价策略和管理方式需要完善。

另一方面,如果综合赔付率连年超过100%,说明保险公司极有可能采取了较为激进的定价策略,核保或理赔政策宽松,均可能导致赔付率上升。

看起来这种政策可以让保险消费者受益,享受到低价或宽松的核保、理赔。

但长期来看,这是不健康的经营策略。产品停售或将成为必然,导致保险消费者无法续保,最终损害了投、被保人的利益

现在公众号推送规则已经改变了,记得【星标】我哦,避免推文接收不到~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金融市场统计数据】2022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4.7万亿元
2月份全国保费收入逾3278亿元 寿险增3
保险术语解释(理赔类)。
车险监管博弈:费率开放与价格战
中再集团受困
疫情对保险业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