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年十倍
userphoto

2023.04.02 北京

关注

继续聊聊周末我对TMT行业的思考。

最近我看不少卖方在推股票时,给的逻辑是“类比2013年的传媒和影视行业”,估计有不少小伙伴完全不知道那一波行情。

2013年虽然大盘整体是偏熊市,但是软件股全年走出了大牛市,中证软件指数2013年全年上涨97%,并间接引导了2014和2015年的疯牛,从12年底低点算起,到2105年最高点,中证软件指数三年间最高涨了快十倍,个股那真是天女散花,各显神通。

把时钟拨回2013年,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下发4G牌照,标志着中国的4G网络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也标志了4G技术催生的超级产业趋势——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2013年全市场最火热的两个概念,第一个是“手游”,第二个是“影视”,以手游为例,根据工信部数据,2012年到2015年,中国市场移动游戏当季收入同比增速都在100%以上,2016年之后才缓慢下来,最近一两年已经跌到了负值。

影视股就不用说了,直接看那几年的票房和爆款的国产电影就知道了。

所以2013年市场非常喜欢中青宝、掌趣科技等这种手游概念股,手游行业的并购案例此起彼伏,华谊兄弟、光线传媒这种影视股涨幅也很惊人。

市场不仅能够看到每月的高频数据向好,也能看到财报季时龙头公司的盈利大增,因此才有了行情的一路上行。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从高频数据和盈利增速,两个角度来看看当下的TMT行业。

这两个词得先解释一下,高频数据好,意味着未来某个时候会兑现业绩,但是时间点不知道。

比如说电动车高频数据19年就蠢蠢欲动,20年上半年也一直不错,但是龙头公司的财报晚了一年左右,即使是行业内竞争格局最好的电池和隔膜环节,20年业绩增速分别是10%和30%。

当下TMT行业的盈利增速如何呢?

先看大盘子,根据工信部数据,2022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08126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2014年以前全行业增速是25%+。

单独看23年前两个月的话,收入增速同比是11%,整体中规中矩。

也就是说这几年软件行业整体增速下了一个台阶,也稳定到了一定的区间,行业增速基本在10%出头,目前行业整体没有爆发式增长。

如果看软件的细分行业,几个热门的细分板块如下:

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4.3%,是大类细分行业里最快的,真找软件股里的高增长方向,应该在这个领域找;

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实现收入同比增长8.7%,比较超预期的差;

集成电路软件设计收入同比增长12.0%,中规中矩;

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8.5%,中国的电商依旧是最发达的,也意味着AI确实可能在这些细分方向落地;

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4%,也超乎很多人的预期,比较一般;

这些行业数据,基本就决定了软件企业整体的盈利增速,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不算高。

近期我也看了一些卖方对TMT行业的点评,大多数是拔估值的角度来推票,没有看到实质性的高频数据。有几个例子:

比如某光模块龙头,是这次行情里的硬件细分龙头之一,逻辑其实也比较顺,AI拼算力肯定得需要用到光模块,最近卖方对其23年营收预测是10%+,利润预测是13%+。

某国资云公司,也算是比较早的数字经济概念,主打跟地方政府合作的数据湖概念,业绩预测比较好,23年营收增长接近30%,利润增长70%+,不过业绩主要是恢复性增长,20年到22年三年经营上倒退了不少。

某国产算力芯片龙头,预测营收同比增速是45%,不过芯片研发不确定也比较高,估计分析师自己也是拍脑袋给的数据。

当然也可能是AI目前处于早期,大家都不知道有什么高频数据能够反映AI落地的应用情况,我也大概做了一下畅想。

AI在国内的落地,目前是设计类、电商类、游戏类比较火,设计类没有高频数据,电商和游戏类有高频数据,但是整体都是在营收端,AI最开始的落地,大概率是在成本端,所以只能观察相关企业的毛利率的变化,但这个偏长周期。

或者说是有没有个别公司有比较快速的商业案例落地出来,进行持续地创造新的场景,这个就稍微细分一些了。或者国内几个巨头的大模型能够有爆炸式的活跃人数增长

整体上,从高频数据和盈利预期来看,软件行业整体盈利预期倒是维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平,预计龙头公司的增速不会有大起大落,高频数据目前还没有看到。

以上都是行业内生的纵向视角,整体投资理念是认为只要是产业链爆发式增长,行情就能够持续,不用理会现在的业绩和股价。

再从市场横向对比的视角看看。

AI行情之所以能起来,还有一个大的原因是2月份之后国内的高频数据恢复比较一般——宏观经济不好的时候,市场也容易炒作新概念新经济。

从3月份的PMI数据看,经济复苏依旧是比较温和,但是趋势是确定的,这点我上周的文章也已经分析过了,代表A股盈利周期最重要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可能在二季度见底,三季度同比转正,宣告从21年三四季度开始的本轮A股盈利下行周期的结束。

从这个角度看,AI概念也是逆周期概念股,越是经济差,对AI越利好

我认为“经济恢复”这个情绪,在二季度的落差是最大的,二季度之后会逐渐走弱,大家都接受了经济温和复苏这个现实,所以AI相对于其他板块的超额收益,也会走弱。

总结一下,今天整体观点如下:TMT龙头公司的盈利增速未来一两个季度会维持正常的增速水平,并不会大爆发;目前没有持续的高频数据去跟踪AI在TMT里的落地情况。

随着经济继续恢复,AI板块的相对超额收益,大概率会走低一些。

当然这是月度或者是季度观点,长期我认为AI依旧是下一轮全球流动性宽松周期里,可能大规模落地的新技术之一。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期待跑出十年十倍大牛股 基金医药投资不离不弃
中报业绩变化前瞻(国信策略)
十大机构论市:全年第二个关键做多窗口4月将开启
武超则:数字经济大的机会才刚刚开始
价值at风险: 2014年和2015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完整分析(节选中金研报)
盈利整体回暖 择券业绩为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