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闻旅观察 | 特色小镇“退出机制”引关注,旅游不再是 “伪小镇”的保护色

近日,吉林省政府出台文件促进特色小镇建设,提出建设特色小镇要从实际出发,并将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年度考核,对考核不达标的特色小镇将启动“退出机制”。

自特色小镇概念提出以来,全国各地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目前数量超2000个。在此过程中,特色不鲜明、产镇不融合、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小镇也逐渐显现。为此,国家发改委2018年发文提出,在现有省级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创建名单中,逐年淘汰住宅用地占比过高、有房地产化倾向的不实小镇。要优化部门创建机制,统一实行有进有退的创建达标制。实际上特色小镇被“退出”并非新鲜事,云南省18年11月份也曾清退了6个特色小镇,而此次吉林省出台文件落实特色小镇的“退出机制”,无疑又是一项促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

特色小镇发展梳理

2014年,浙江省开始酝酿培育特色小镇,并将其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成为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先声”。随着“浙江经验”被各地学习和推广,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以第一个特色小镇——云栖小镇的建立为标志,特色小镇政策实践进入初步探索期。

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这是特色小镇在国家文件中首次和正式出场。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已经有24个省市区出台了鼓励特色小镇发展的政策文件。

目前,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的评选来源主要来自地方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体育总局三个渠道,截至2018年6月30日,共评选出了1505个特色小镇,其中各省政府评选的特色小镇占67%;住建部占27%;体育总局占6%,地方政府成为推动特色小镇发展的主力军。目前全国特色小镇试点有403个,加上地方创建的省级特色小镇,总数超过2000个。

特色小镇发展困境及原因

近几年随着国家级政策的倾斜,特色小镇的创建工作持续升温,过快的推进也使的在特色小镇在后期运营中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其中主要突出的问题如下:

问题一:特色小镇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意

打造特色小镇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建设了不少特色小镇,也正是由于特色小镇概念的提出,解决了大部分城乡发展的问题,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导致特色小镇近几年热度不减,多方看重特色小镇带来的经济效益,只注重实效并没有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规划,照搬照抄优秀的发展案例,只做面子工程,导致“千镇一面”,造成资源的浪费。

问题二:小镇缺乏核心产业,产业联动性不强,小镇发展后劲不足

从国家发改委起初的设想来看,应先有产业再有小镇,通过产业聚集来规划建设特色小镇,再吸引人口,进入良性循环模式,从而让特色小镇成为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部分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走了样”。一些地方政府寄希望于通过小镇来吸引产业,即先建小镇,再吸引导入产业,但产业能否来是未知数。基于对特色小镇建设了解模糊出现了,小镇建设路径出现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即使特色小镇申报成功,也会阻碍小镇的后续发展。

问题三:文化资源挖掘不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区域文化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色小镇建设中,区域文化再造主要体现在“文化”支撑“小镇”与“小镇”创新“文化”两个方面。区域文化不仅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丰富的文化内核,而且能够助推旅游,提升小镇整体规划,汇聚产业以及扩大小镇的知名度,在促进区域文化传播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价值。

目前一些小镇在建设中只注重硬件的构造,没有进行区域文化的整合和挖掘,小镇有镇无魂,缺乏唯一性和辨识度,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创产品,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有所欠缺。

未来特色小镇发展路径

特色小镇作为新生事物,是新型城镇化领域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尝试。如果发展的好,既能产生新经济、新动能,又能创造宜居宜业的新的发展空间。但如果发展失当,量大面广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问题,处理起来可能比大城市病更加难。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开展至今已经暴露不少的痛点,要以案例为导向,汲取经验和教训,正确规划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

精准定位,特色发展

一是产业要和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区位条件结合起来。特色小镇一定要充分立足于当地的产业优势和特色;二是文化要有特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定位,形成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只有小镇有特色,才有潜力和价值。

宜居宜业,绿色发展

在特色小镇的建设、培育、实施各个阶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根据小镇所在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特征,在小镇的产业项目、基础设施、社区配套、功能布局、建设模式以及体制机制等各个领域、各个要素方面要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立足市场,动态发展

尊重市场,实事求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变化,以市场的接受度、消费能力作为检验标准,合理制定小镇的产业发展计划,实现动态平衡,健康发展。

机制改革,创新发展

做好体制机制的改革,为特色小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简化政府的主导功能,充分激发特色小镇的活力,以企业为主,政府为辅,坚持市场化运作。

闻旅派(www.wenlvpai.com)内容扩展:

为促进特色小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际上2018年下半年发改委的“1041号文”就明确了未来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方向,并提出逐年淘汰三类特色小镇。文件指出,坚持规划发展之路,把握内涵、纠正偏差、正本清源,坚决淘汰一批缺乏产业前景、变形走样异化的小镇和小城镇。

文件明确,建立规划纠偏机制,各地区要依据特色小镇与特色小镇本质内涵的差异性,调整并分列现有省级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创建名单,分类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在创建名单中:

1、逐年淘汰住宅用地占比过高、有房地产化倾向的不实小镇;

2、政府综合债务率超过100%市县通过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变相举债建设的风险小镇;

3、特色不鲜明、产镇不融合、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小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磅|我国计划五年内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符合条件可申请专项基金
以“三态融合”理念推进特色小镇建设_滚动读报_卫生频道_光明网
【农业规划】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有哪些内容和重点?
【友情提示】申报特色小镇提纲怎么写?再不学就晚了
100个特色小镇实操案例:北国璞玉,内蒙古莫尔道嘎
2019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与特色小镇最新政策动向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