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亲密关系:夫妻之间的争吵,孩子被迫站队,你们再吵,我就跳楼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吵架是他们最害怕的事,尤其孩子亲眼目睹父母吵架,那简直相当于目睹世界上最恐怖的电影。

孩子对父母关系高度敏感,即使他们还很小,即使父母吵架时他们睡得很熟,他们依然能感受到空气中的紧张成分,因此受到伤害。

争执本身对孩子的伤害主要来源有三种:

1、最直接的负面情绪带来的负能量,比如父母激动的情绪和举动令孩子感觉到恐惧;

2、夫妻关系的失衡和冲突令孩子失去安全感,害怕家庭会破裂;

3、夫妻争执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价。

年龄小的孩子在思维上还处于自我中心的状态,很容易把父母争执的原因归咎于自己。

同时,孩子也很容易自责,怪自己没有能力劝阻父母。

总之,孩子会有负罪感,甚至会产生对自己的不认同感,即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不值得爱的孩子。

这种对自己的不认同感会特别影响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2018年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孩子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首是“有温暖的家”。

孩子远比我们想象中敏感,父母吵架,不论输赢,最后的牺牲品永远是孩子。

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会导致孩子的情绪易紧张、焦虑,然后脑袋里就会分泌一种压力激素,导致他对所有事情的专注力明显下降,记忆力也会下降;

孩子无法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冲突,遇到问题的时候,更会采用的方式,是逃避不面对、害怕,这种恐惧,会让他的内心变得很脆弱,从而形成回避型人格。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的道理,简单来说,就是爸爸妈妈吵架了,最后把我骂了一顿。”

父母吵架了,跟孩子更亲近的一方,会在孩子面前贬低另一方,以此寻求暂时安慰与虚假稳定。

这些对话在家庭争吵中,都太常见了:

“你看看你爸爸,什么都不管,还要挑三拣四。”

“你爸爸已经这样了,你可不能像他那样,

你要乖一点,不然妈妈怎么办。”

“你觉得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你喜欢爸爸,就去找他,不要找我了。”

“我是为了你,才不离婚的。”

……

我们虽然没有说过那么“超标”的气话,但是争吵后,面对孩子,一不小心没控制好情绪的事,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缺乏耐心是肯定的,有时候也会忽略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孩子被一锅端了。

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对孩子的指责与不满,大多数就是来自对对方的情绪。

帮某一方说话,会产生一种结盟,让被结盟方获得利益,另一方则会觉得被针对,更加不配合。

总是做爸爸或妈妈的情绪容器,孩子自己的情绪可能就要溢出来了。

家庭教育不一致的最常见结果就是吵架,而对于夫妻来说,吵架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孩子。

孩子是一个的伟大观察家,父母的情绪恶化和关系紧张,孩子都会敏感的看在眼里,至于说和不说,完全取决于孩子的个性、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孩子的年龄。

越是不说出来,越是深深印在内心深处。

然而,孩子又同时是一个非常差劲的翻译家,在他们心里,父亲母亲是神圣的,是不允许他们彼此的关系受到伤害的。

当看到父母吵架,尤其一方经常说出“要不是因为孩子,我早就和你……”

之类的话语,孩子通常会认为是源于自己,是自己不可爱、不够乖、不够好、不讨人喜欢等,所以造成了父母的不快乐。

这样的想法首先导致孩子低落、抑郁、恐惧、焦虑。

面对父母的争吵,不管是冷战的,还是大打出手的,他们特别容易体现出“操心”:

有的孩子会采取胡作非为的方式来转移父母的注意力,希望以此来结束这场冲突;

有的表现出极为温顺和进取的做法,比如努力进步、多加勤快、搞好成绩等,以为这样就能搞好父母的关系;也有的孩子认为把自己变的越烂越糟糕越好,因为那样情况下,父母会因为“共同一致”的对付自己,就无暇去吵架了。

还有的孩子在目睹父亲母亲争吵时,会被动的或主动的介入他们的吵架,甚至更残忍,被父母一方强行拉进来,必须以“站队”的方式支持其中一方。

因此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孩子只会情绪低落,无心做任何事情,同样也包括学习,因为在他们的想法里,没有什么比父母和睦更值得“操心”的了。

小吵小闹都会影响到孩子,让他们产生压力。

更不用说父母间经常有冲突,甚至产生倾斜的家庭关系。

冲突未解决,后续往往会进入——拉入家庭中第三方来平衡或转移冲突。

这种三角化关系并不极端,但非常常见,举例来说,就是在家庭中“拉帮结派”。

有一部公益短片《父母吵架是孩子的恐怖片》,4分钟的短片,没有任何一句台词,却把父母吵架时,孩子的绝望和恐惧描绘的淋漓尽致。

昔日温柔的父母亲,在争吵中,顿时变成两头凶猛的怪兽,不停地咆哮,扭打在一起。
被恐惧包围的小女孩,不停地在颤抖,连最喜欢的洋娃娃都变成一头小怪兽扑向她。想逃离现场的她,赶紧往自己的房间奔去,却发现自己怎么也爬不动,更吓人的是,自己的双手沾满了鲜血,所到之处,全是怪物狰狞的面孔……

画面堪称恐怖片,却道出了父母吵架时,孩子的真实心理反应。

给孩子做心理建设

成年人应该要学会控制情绪,当我们察觉到可能要吵架的时候,或者已经吵起来了,请按下暂停键,先给孩子做个心理建设。

我们可以这样给孩子说:

爸爸妈妈刚才因为某件事情出现了争执,我们的说话方式有点激烈,希望没吓到你,我们都很爱你。

说完以后抱抱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不论父母怎么争吵,自己始终是安全的。

虽然父母吵架这件事情是不对的,理论上也应该能避免就避免,让孩子看到相亲相爱的画面,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成长契机,他会看到:

1、人与人之间并不是永远都能和平相处的,人们会因为某件事情、某个观点产生冲突,经过一番争论以后才能达成共识,这就是生活的常态。

2、当产生分歧的时候,人们会出现愤怒、生气的情绪,吵架结束了,这些负面的情绪是会消失的,并不会一直存在,吵完架的父母依然可以继续相亲相爱。

3、如何运用语言恰当地表达愤怒,处理和其他人的冲突。

要让孩子看到彼此是如何修复关系的。

让他知道,一段关系的破裂两个人都有责任,同样,一段关系的修复也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

这样,孩子就会知道,虽然关系会破裂,通过努力,也能让关系修复。

幸福的婚姻需要彼此的努力,要让自己生活幸福,就一定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维系彼此的感情。

如果觉得自己一直在付出,很累很辛苦的在维系感情,那么就需要从固定模式中跳脱出来,找到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 要让孩子明白,不是他的错

6岁以前的孩子会认为,父母吵架是因为自己。

如果忍不住当着孩子的面彼此发了火,事后一定要告诉孩子:

这不是你的错,只是大人之间的矛盾,爸爸妈妈还会像以前一样爱你。

· 要让孩子知道,爱依然没有减少

用平视的角度跟孩子解释:

「爸爸妈妈刚才做了一件非常错误的事,我们俩真诚地向你道歉。

请你原谅我们。

第一,爸爸妈妈彼此之间还是相爱的;

第二,我们不想让你受到任何的惊吓和伤害。」

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

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或者避开他们吵架就行了。

可实际上,孩子的敏感超乎大人的想象。

哪怕是父母间互相不理睬的冷暴力,孩子的内心也时刻紧张兮兮。

如果心已经冷到极点,不想再维持彼此的关系,这时也要明确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的关系出了问题,无法再一起生活。

只是在下决定的那一刻也需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对他的爱不会变,行为上对孩子的爱更是要一如往常。

这样,即使孩子内心依然有无奈和惋惜,他也能接受父母分开的事实。

那些以孩子为要挟,在孩子面前诋毁另一方,不让孩子见另一半父母的做法都是极端自私的,这样才会让孩子一辈子背负背叛的包袱。

有些夫妻关系已经达到冰点,为了孩子不受伤,他们会维持一份表面的婚姻。

父母以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这样对孩子的伤害反而更大。

因为孩子会感受到父母之间的怨恨和相处时情感的僵硬。

孩子会以为这才是正常的婚姻模式,未来孩子自己的亲密关系就会遭遇重大的危机,因为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会让他不自觉地模仿父母冰冷的关系模式。

过好自己的生活。
离婚或者失去伴侣后,有些父母会因此怀恨在心,一度消沉。

他们把孩子当成人生的全部,天天围着孩子转。
殊不知,沉浸在过去可以暂时逃避,但不能长久解决问题。
只有开始新生活,不在孩子面前卖惨,才能走出阴霾,给孩子希望。

父母一方若是对孩子诉苦,甚至历数另一方的不是,就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无所适从。

因为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各占他一半的天地,让小小的孩子在成人的烦恼中纠结,甚至不得不站队在一方,给孩子带来的只能是无尽的痛苦和分裂。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

父母的爱,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

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

谁也不能避免吵架,但希望能够避免让孩子承受不幸。
首先自己经济独立,做自己喜欢的事,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女人经济独立,人格才能独立,没有男人,女人也可以过得很好。
这不仅是自己的底气,也是孩子的底气。
你还可以通过读书充实自己,通过培养兴趣重塑自我,用健康的方式对抗负面情绪。
一个有努力活出自我,找到自己生活的爸爸或妈妈,才能更好地为孩子做好示范。

婚姻关系如果无法持续下去,请分开吧 你俩不是做数学题,用来凑数的。

每周福利仅限一个名额

【公益倾听/心理咨询】佛系招募来访者

真实的“看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心理倾诉服务上线

作者简介:贤弘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幸福家庭都相似:夫妻关系第一,亲子关系第二
孩子的这些行为,警告你们的夫妻关系可能出了问题
为什么父母一吵架,孩子就特别“懂事”?
你想知道父母每吵一次架后,孩子都在承受什么吗?
父母吵架,应该避开孩子吗?
爸爸妈妈,我喜欢你们这样「吵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