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礼记》中的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它是解释古代礼乐制度的一个非常特别的原则。后代的人们往往理解为统治阶级搞特权,是不对大夫用刑的,不对庶人用礼的。这是一种有害的误解。

    其实这句话是古代礼乐制度一种非常人性化的原则,是勉励人们遵守礼乐制度的。

    “刑不上大夫”,并不是大夫以上贵族犯了罪是不用刑的。我们看历史上,好多大夫以上的人都是处以极刑的。如商鞅被“五马分尸”,李斯被“腰斩”。都是要用刑的。“用刑”、“法不阿贵”、“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从法律的角度而言的。那么“刑不上大夫”是什么意思呢?“刑不上大夫”是从犯法者的角度而言的,意即:大夫以上的人身份高贵,是不应该犯法的,即便是犯了法也不应该受到刑罚的羞辱,即“士可杀,不可侮”,就应该自裁、自缢死去,免得受到羞辱。所以有“赐死”这一说,叫人死不仅不是加害,而是一种恩赐,是皇恩浩荡。

    “礼不下庶人”是什么意思呢?并不是说老百姓就不用礼,而是说礼用起来有很多规矩,讲究穿什么衣,戴什么帽,很繁琐。老百姓要劳动,要出体力,行起礼來不方便,耽过工夫,所以老百姓讲礼可以马虎些。

 

    “礼不下庶人”的原则也同样重要。只有这样,劳动人民才能放手大干,发展生产,增加财富。如果人人都讲礼去了,人类社会就会消亡了。

                                                          2009.10.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一些说法
《五刑》原文
怎么理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犯人为什么要“剃光头”?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古代士大夫犯法不用追究吗?
“ 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