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案说医】老昌辉:蒿芩清胆汤治疗暑湿


老昌辉 广东省名中医,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二届邓铁涛中医医学奖获得者。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擅长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杂病,尤精于诊治肺系疾病。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易某,男,时年71岁,于2012年8月6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14天前始头昏,头重,胀痛,身重倦怠,恶寒,发热,鼻塞,喷嚏,无咳嗽、咽痛,无腹泻,无关节疼痛,经外院治疗(具体不详)未效。

【首诊证候】

刻下见:头重倦怠,恶寒,身热不扬,鼻塞,喷嚏,心烦,口不渴,胸闷,胃可,二便调。舌质红、苔白腻,脉濡数。
体格检查:咽充血+,双扁桃体不爽,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暑湿

证属暑湿伤卫;治以芳香宣透,清暑化湿,方用蒿芩清胆汤化裁。

处方:青蒿10克(后下),黄芩15克,滑石30克,枳壳10克,竹茹15克,甘草10克,橘红10克,法夏15克,茯苓15克,藿香15克,白芷10克,佩兰15克,苍耳子15克。3剂,日1剂,水煎服。

【随诊过程】

8月30日因其他病来诊,诉服上药后诸症悉除。

【按语】
辨证思路:岭南地卑气湿,沿江濒海,雾露潮湿,甚于别处,湿邪为患,四时皆有。本例暑季感冒,头昏重、身重倦怠,胸闷欲呕,是暑邪挟湿,暑湿之邪粘腻难解,故两周未愈。

治疗经验:老师擅用蒿芩清胆汤治疗暑湿证。蒿芩清胆汤原用于少阳湿热痰浊证,老师认为,其通用于外感湿热,热重于湿的外感病证。但临床上亦不必诸证俱备,外感湿热尤以体质不强之中老年、妇女尤为合适。其特点虽青蒿苦寒清热,但配以半夏、陈皮、云苓之和胃燥湿,而不惧其寒,再者,其辛香通散,善使伏热外散,解暑疟之功,全方祛邪而不伤正。临证但见发热、头重身倦怠、口粘腻、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或濡数者,或身热不扬,或不伴发热,皆可用之,伴咳嗽有痰者尤佳。临证时每加藿香、佩兰、白芷等以加强芳香化湿之力;寒热往来甚,加柴胡以加强疏达腠理之功;发热甚,加青天葵;咽痛,加土牛膝、岗梅根、马勃。

临证体会:蒿芩清胆汤与小柴胡汤同为和解少阳之剂,临证宜详辨之。小柴胡汤主治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证;蒿芩清胆汤主治之证除邪踞少阳外,还有湿热痰浊之证,多素体痰热湿热,或者痰湿体质感受外邪,入里化热,成湿热痰热证。两者用于治疗外感病,体质素弱或脾虚者尤宜,不必一定具有发热或寒热往来之症。岭南本是卑湿之地,四季皆湿邪为患。人们贪凉饮冷,喜食汤粥瓜果,平日以鱼鲜为餐,多是脾虚湿困或湿热内蕴之体质。外感湿热之证比比皆是,蒿芩清胆汤更适合岭南地区,临证但见往来寒热、口苦、咽干之小柴胡汤见症,若舌苔厚腻,投蒿芩清胆汤可事半功倍。而小柴胡汤相对更适于在北方应用。■

【来源: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作者:梁可云 戴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蒿芩清胆汤与小柴胡汤比较分析
梅国强:细说从小柴胡汤到温胆汤
外感发热第十九方:蒿芩清胆汤
少阳湿热发热案
蒿芩清胆汤方解
蒿芩清胆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