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医大师王烈教授论“哮痰汤”治“哮痰证”
  1.证候释义

  哮痰,即哮喘痰证的简称。哮喘发作期之后,多表现为痰涎壅盛候的症状,导致哮喘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外痰易除,内痰难祛,哮喘病必治其“伏痰”,若不治,留下内痰,伏而为病,反复不已。“哮痰证”,多表现为哮喘发作在前,痰候随后。若哮喘证在痰证后发作,则非“哮痰证”。
  2.方理明析
  本人所创“哮痰汤”共为9味药:“陈皮、清半夏、茯苓、芡实、生山药、紫苏子、广地龙、桔梗、枳壳”。方中紫苏子、广地龙二药为君药。紫苏子,辛温善于降肺平喘,为治痰逆之要药,《本经逢原》谓:“除喘定嗽,消痰顺气”;广地龙,性咸寒,兼清热定惊,通络,平喘之功,共奏祛痰降气,解痉平喘之力。“清半夏、茯苓、陈皮”宗《局方》“二陈汤”之理,以燥湿化痰,理气行滞;加入芡实一味,乃法张锡纯“理痰汤”之言,功在收敛冲气,潜降肾气,而厚其闭藏之力,应《景岳全书》:“治痰者必温脾强肾,以治痰之本”之言;四药共为臣药,直捣巢穴,截其痰源,奏祛痰降冲之理;桔梗,舟辑之药,载药上行,枳壳理气宽中,与桔梗相配,一升一降,畅通气机,宽胸利膈;山药补脾固肾,益气养阴,与桔梗相配,阳升阴应,可有云行雨施之妙,亦可防君药之峻烈彪悍之性;此三味药共为佐药,施畅气机、固肾关之用。本方以理气与化痰药相伍,应“痰气相因”之理。诸药相合,药专力宏,一方数义,治肺“宣、降、温、润”诸法皆备,秉“一气周流”之势,俾气降痰消,则哮喘自平。
  3.医案举隅
  朱某,男,6个月,2016年9月5日就诊。该患儿于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有痰伴喘,曾就诊于某院门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给予对症治疗后喘平,余症未见明显好转。现症:咳嗽、有痰,饮食睡眠、尚可,大便干,2日一行,小便正常,指纹隐现。查体:神清,发育正常,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有痰鸣音。诊断为婴儿哮喘,以自拟“保肺方”加减:天冬10g、麦冬10g、北沙参10g、太子参3g、地骨皮10g、苏子10g、白芥子3g、款冬花10g、桑白皮10g、旋覆花10g、知母5g。4剂,水煎服。1剂2日分服。服药一周后,前症未减,咳嗽症状加重,有痰,流清涕,伴有呕吐,呕吐物为痰涎,采“降气化痰,平冲纳气”之法,并以“哮痰汤”加减:芡实5g、陈皮10g、清半夏4g、川贝母4g、茯苓10g、桔梗10g、枳壳10g、山药10g、苏子8g、地龙5g、丹参10g。4剂,水煎服。1剂2日分服。一周后复诊:前症大减,仅偶咳,少痰,纳谷不馨,继守前方加生山楂10g,巩固治疗一周后,症状平稳,不咳无痰,纳可,寐安,二便正常,终获全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案说医:射干麻黄汤的升降沉浮
经方应用之三物白散医案|哮喘|巴豆|咳嗽|结胸|桔梗
血府逐瘀汤治顽固性哮喘疗效好
桔梗这味药……
梅国强肺系疾病
《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之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