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天才巨星归来,却被杀害惨死家中,妻子追凶11年“复仇”!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

作者:华人星光

他的名字,

只怕只有1%的中国人知道,

没有他的归来,

可能中国的导弹不会那么快成功,

可能中国的航天梦也不会那么早实现。

然而,

这样一位赫赫功勋的中国巨星,

却被人杀害,惨死家中......

凶徒逍遥法外11年,

妻子为报夫仇,

追凶11年不肯放弃!

他,就是姚桐斌。

1968年的一天,一群暴徒冲进了姚桐斌家里,

对着他乱打乱砸,

混乱中一记闷棍,

狠狠敲在了他的后脑,顿时血流不止,

躺在沙发上没多久,就停止了呼吸。消息传到人民大会堂,

一向稳重的周总理,又惊又怒得摔掉了手中的茶杯,下令:“务必彻查!”

因为姚桐斌是,世界顶级科学家,一位百年难遇的中国天才!中国第一颗卫星上天离不开他,中国火箭燃料离不开他!

1922年出生的他,

年少即聪慧无比,锋芒毕露,虽因家贫辍学两年,但大学入学考试,他同时被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正大学、湘雅医科大学、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等7所大学录取。

由于矿冶强国的志向,

他选择了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

(现在的西南交通大学)。

1945年,以全校第一的总评成绩毕业后,姚桐斌去往英国留学,

这个从穷人家走出的孩子,书写了一段鲤鱼跃龙门的精彩奋斗,他正在一步步,踏上光明无限的未来!三年拿下伯明翰大学博士,

一年拿下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他的导师康德西教授,也见过不少天之骄子,却这样说:“姚桐斌是我最优秀的学生!”伦敦大学聘请他讲学,

不论从哪个方面看,

他都已经是妥妥的上流精英人士。

可姚桐斌并不满足。

因为他一直牵挂着遥远的故国,自己变得强大精英不是追求,祖国如何摆脱积贫积弱,才是他拼命学习的目的!

1949年,

当他听闻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马上开始动员留学生,想要一起回国。英国方面对于他这样出色的英才,是怎么都不肯放人的。但又碍于舆论形势,许他可以离开英国,但是不可以回中国。

姚桐斌这样的人才,哪个国家得到了,那都是一件大喜事。

德国一听说他要离开英国 ,迫不及待就递来橄榄枝,姚桐斌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在冶金系任研究员。四年里,姚桐斌在金属液体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举博得西方学术界盛誉。

姚桐斌,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技术员,

成为世界知名的顶级科研专家。

功成名就,

他还是隐藏了自己的实力,

因为他全部的技能才华,

都在回国后才如鲲鹏展翅,

扶摇直上九万里!1957年,在周恩来的争取下,

德国也不得不“放人”,姚桐斌顺利回国, 各个大学都来抢人,聂荣臻元帅点了名,姚桐斌要留给国家,去国防第五研究院,搞个航天材料研究所吧。

为国家可以赴汤蹈火的姚桐斌,

毫不犹豫,就踏上了这段筚路蓝缕的征程,他可知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吗?

搞航天材料,

那些都是要飞上天的东西,火箭是什么材料,导弹是什么材料,所有关于尖端武器的构想,都要从材料研究开始,否则都是空谈。可是当时的中国呢,连低合金钢都做不出来!

没有实验室,没有任何资料,

唯一的研究室只有12个人,

连同桌椅板凳加一台显微镜,

就是全部的家当。他所有的倚仗,就是一脑袋的航天、冶金知识,和一颗雄心。就凭这些,姚桐斌为中国航天,书写下万丈辉煌!

只用两个月,

没有苏联专家帮忙,

没有任何图纸,姚桐斌带着团队,生产出了高温钎焊合金。

在火箭喷射过程中,

火焰温度高达3000摄氏度,零部件会被直接烧坏,

姚桐斌再次出手,研制成国产一号及二号锰基钎料,并以钎焊结构,取代了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老式焊接结构,解决了这一大难题。

从1960年至1965年,

姚桐斌带着研究所,

前前后后开展了500多个研究课题,

包括火箭焊接、非金属材料、

检测设备等等,

80%都应用在了如今的火箭发射、

卫星上天的事业上。

几乎每一个课题,

都填补了我国的空白!

可以这么说,

没有姚桐斌,可能我们不会那么早有火箭,

没有姚桐斌,可能卫星不会那么快上天,没有姚桐斌,航天和尖端武器需要的材料,

还不知要多少年才能拥有。可是幸运中国有他,他为中国铺就了一条航天国防之路,

更绘制了一幅崛起发展的蓝图!

为跟紧世界的脚步, 他主张建立一个集中性的、综合性的,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研究所。亲自制定了发展蓝图,

并建成了包括金属材料与工艺研究、非金属材料与工艺研究、材料性能测试、无损检测、失效分析在内的设施设备。到1968年左右,姚桐斌主持的材料研究所,

已然具备国际水平,成为全国领先的,并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实力研究所。

将中国火箭材料推向世界第一阵营,中国航天所走出的每一步艰辛的路,都有姚桐斌拼尽全力的托举,然而这样一位国之巨星,他的人生结局,

竟是被暴徒杀害,惨死家中......

在形势动荡之际,好几个研究所的工作都停滞了,姚桐斌坚持每天上班,

搞研究写文件,他不愿让中国科研落后世界太多。

同事们劝他,你是国外回来的,最近还是避避比较好。但因为工作需要,

姚桐斌拒绝了去往外地。1968年的夏天,外边斗的很厉害,妻子在外工作,

姚桐斌担心独自在家里的三个孩子,

于是工作完回到家中,

哪知道,一群暴徒冲了进来,径直对他拳打脚踢。

姚桐斌毫无还手之力,伤痕累累地躺在地上挣扎。

他们一边辱骂,放弃优厚待遇回国的姚桐斌,是压榨老百姓的资本家,一边狠狠地踢他腰部,其中两个人越打越起劲,竟然抄着暖气管,往姚桐斌的脑袋一通乱打。等这群人打累了停下来,姚桐斌已然满身血迹。

他们狞笑着扬长而去,殊不知,身后的姚桐斌已经是气息奄奄,他那为中国导弹、航天事业操劳的身体,

已经动不了了 ;他专注于航天资料文件的双眼,已经睁不开;他那为国为民族的胸膛里,那颗赤子之心的跳动越来越微弱......

他被邻居们抬到了家里的沙发上,

直到再也没有呼吸.......

晚上妻子彭洁清下班回来,

孩子们哭喊着抱着她的腿:“爸爸死了,爸爸被打死了!”

当看到浑身血迹斑斑的姚桐斌,彭洁清的心,也跟着他一起死了。当周总理知道这个消息,

震怒之余下令彻查,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将凶手立即绳之以法。彭洁清没有放弃“复仇”,

11年里她到处申诉冤屈,直到1979年,

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对行凶者分别判处,

于某有期徒刑15年,

高某有期徒刑12年。漫漫申冤路,

彭洁清终于可以“为丈夫讨回公道”!

而姚桐斌逝世那年,

年仅46岁,

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正是科研最好的年纪!

可是中国永远失去了他。火箭材料的研发因此一度停滞,

两弹元勋赵九章摇头叹息,

没有姚桐斌,

中国航天材料研究慢了十年。

1999年,姚桐斌被追授“两弹一星”元勋,几个月后,彭洁清把这枚直径8厘米,用99.8%纯金铸造,

重515克的两弹一星勋章,

捐献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她说,希望让更多的人,

了解和记住她的丈夫,

姚桐斌!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姚桐斌,中国脊梁,民族巨星,

英年早逝,

给国家和人民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能发展到今天,

离不开他的奉献和牺牲。

作为第一代航天追梦人,

‍没有他,

中国可能‍‍‍‍‍‍‍‍‍‍‍‍‍‍‍‍‍不会那么快就造出火箭,

不可能取得航空航天的非凡成就!

如果他还活着,2022年,

正是他整一百岁之年.....

今天,

缅怀世界顶级的冶金学家,

中国航天材料奠基人:

姚桐斌!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姚桐斌:下班路上遭殴打致死,年仅46岁,妻子为惩治凶手奔波11年
1968年,一功勋被打死,周总理惊掉茶杯,随即写下名单让军队保护
姚桐斌:江苏高考第一名,同时被七所大学录取,46岁时却遭遇身死
51年前的今天,听闻他牺牲,周总理摔掉了手中茶杯……钱学森赞其“鞠躬尽瘁为航天”,他的功勋至今影响中...
中国航天材料奠基人,立志为中国奋斗终生,结果却因一棍子丧生
听闻他的死讯后,周总理一下惊掉手中的茶杯,下令:彻查!严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