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秘院士拿出近1000万人民币,做了这件事......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人民日报突然点名一个人:
他叫刘永坦
想必绝大多数国人,
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
而他的真实身份是共和国院士,
22岁就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
后来他被隐藏了很久,
是他让中国完成从零到一的突破,
是他筑起我国海防“钢铁长城”,
他还拿出近1000万人民币,
做的这件事令国人十分震撼!

1936年12月1日,
刘永坦出生在江苏南京,
一个刚烈的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教师,
生活在山河破碎的年代,
即便他们这样的家庭,
也无法摆脱日寇铁蹄带来的沉重苦难,
国家蒙难,民以何安。

他还不满一岁就开始逃难生涯,
一直到十来岁才得以寻到安栖之地,
那些苦难的日子,
父亲对他最多的教诲就是:
国破山河在,科学兴中华。
他的名字“永坦”,寄托了父母对他,
也是对祖国未来命运最殷切的期盼。
永远坦荡,一生坦途,
他没有辜负这样的命运。
他的未来正如他名字一样,
坦坦荡荡!

1953年,一切尘埃落定,
刘永坦怀着报效祖国的决心,
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随后他被派往清华进修进修。
两年过去,他超额完成学习任务,
也从这一年开始,
22岁的他成为哈工大的一名教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地位极高,
如今是985、211,
当年是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
位列国家首批世界级一流大学A类
能进入哈工大已是常人要望其项背,
可刘永坦,能在22岁的年纪,
成为这所世界级一流大学的教师!
真的是很不可思议!


七年后,
一项国家级任务找上了他。
研制国家“单脉冲延迟接收机”
年仅29岁的他,
担任这项机密任务的总设计师。
遗憾的是,
整体研制任务刚刚有了明显效果,
时代的冲击就扑面而来。

他被安排到黑龙江偏远的小县城,
施肥种地。
让一个冉冉升起的科技之星,
去面朝黄土背朝天,
可想而知他的心里有多难过,
那些被落下的科研,
可能在之后几十年里都无法再弥补。
但他满怀信心,即便是黑暗之中,
他也相信一定会有光明:
“爱国就要真正了解我们的国家,
千万农民不都是这么辛勤劳苦吗?
我有什么好抱怨的?”


1978年一切终于过去,
刘永坦凭借扎实的科研“内功”,
考入英国伯明翰大学进修班。
也从这个时候开始,
他的命运,中国海防的命运,
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伯明翰大学,
聚集了世界知名的雷达技术学者,
刘永坦的教授谢尔曼就是其中之一。
在刘永坦到来之前,
这里接收的中国留学生屈指可数,
并且他们都不能接触到核心,
只能做一些简单辅助,
了解之后,
刘永坦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他觉得中国人很聪明,也很努力,
凭什么要被外国人所看不起呢?
他常常提醒自己,
我是中国人,我代表着中国的形象,
我一定要为国争光!

他的勤奋、刻苦和才华,
得到了谢尔曼的赏识。
谢尔曼破例让他帮带博士生,
并参与重大科研项目。
这个项目对刘永坦来说,
是无比艰巨的挑战,
无数个日日夜夜悄无生息的溜走,
设计、试验、失败、总结,再试验……
400天后,
刘永坦完成了信号处理机研制工作,
切尔曼的评价是完全具备国际先进水平。

也是通过这次科研任务,
刘永坦第一次认识了世界“千里眼”:
雷达。
世界上很多国家,
已经就此开展了争先恐后的追逐,
为使“千里眼”练就“火眼金睛”的本领,
别的国家已经研制更先进的雷达,
中国绝对不能落下,
刘永坦说:
“这就是我回国要做的事。”


英国想留住他,承诺他丰厚的酬劳,
可刘永坦说:
“我学有所成,只为回国,
在英国,无论我工作多么努力,
取得了多大的成绩,
终归是在给别人干活。
回到中国,
我可以堂堂正正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种心情是何等舒畅!”

两年后,
进修刚结束的刘永坦启程回国,
踏上祖国土地那一刻,
他心中萌生出一个宏愿,
开创中国的新体制雷达之路!
而当时,
中国面临的局面非常艰难。
我们有近300万公里海洋面积,
但能有效监测的不到20%。
看不到、管不到,
当别人闯入我们的海域,
我们根本就不知道。
如何把我们的海域全都保护起来?
如何守卫我们的海防钢铁长城?
这是海防安全最迫切的需求,
刘永坦说,
中国必须开启新体制雷达的研发。

但要建新体制雷达,
在当时的中国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难于登天,
因为新体制雷研发难度太大,
国外又实行技术封锁,
除了基本的一些理论之外,
刘永坦找不到任何资料。


很多专家心里没底说“中国顶尖的研究所,
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能力。”
还有人劝他,
新体制雷达的研究风险实在太大,
国外的一些国家也想研制,
但从没有人做到过,
国外都已经是零了,
没有先例可循,你还要做这个研究吗?
这很有可能是一搭上一辈子,
也不会有一点希望!

刘永坦却铁了心,
他一个一个找人谈,
艰难拉起六个人的攻关团队,
申请课题时,别人问他:
“美国做过吗?英国做过吗?
没有人做过,
你只是有一点理论就可以了?
你还是放弃吧。”
种种艰难困阻都在他意料之中,
可是他有自己的信念:
“我相信将来一定能完成,
所以必须要坚持下去。”

一年后,
刘永坦提出中国新体制雷达的方案,
一份20多万字的,
《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
两位老专家看过报告之后,
激动不已:
“我们已经很多年,
没有看到过如此详细的论证报告了。”

中国海防海防的辉煌历史,
就此掀开了崭新的第一页。

1983年,
中国新体制雷达,
正式开始艰难的攻坚战,
这是一项神秘而充满未知的研究,
也从这一刻开始,
刘永坦走向充满风险的未来,
前途未知,
在荒无人烟的试验广场,危险未知。

800多个日日夜夜,
刘永坦主持的预研项目进行了,
数千次实验,
以及数万个测试数据的获取。
最终,他完成了,
远距离深海探测信号,
及系统模型设计等基础理论,
新体制雷达理论体系基本构建完成!

但这也只是这场浩渺征途的开端而已。


接下来的试验艰苦到无法想象,
他们大部分时间在条件恶劣的事业现场,
一干就是几个月,
调试初期系统死机频频出现,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大型控制程序,
加上发射、接受、信号处理、显示,
如此庞杂的系统,
任何一个微小故障,
都会导致整个系统无法运行。
刘永坦拼了命,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从每一个程序开始查起,
作为主帅,
他承担着比别人更繁重的工作。

在荒芜的实验场地,风沙扑面,
有时候赶不上吃饭就用黑馒头充饥,
困了就在板凳上凑合一睡,
超负荷的脑力和体力付出,
击垮了刘永坦,
他的腰间盘突出变得越发严重,
疼痛难忍。
甚至有一次在攻克某个关键技术时,
他因为劳累过度直接倒在了现场,
在病床上,医生给他下了禁令:
“绝对不能再回试验场地,
必须要卧床休息几个月!”
可刘永坦忧心于实验攻坚,
他就是躺在床上也要坚持远程指挥。

缺少资金,没有技术,人才无几,
顶风冒雪日晒雨淋,
日夜攻坚绝不止息。
终于1990年4月3日,
这是中国海防最难忘的日子,
刘永坦第一次完成了,
我国对海面舰船目标的远距离探测试验!
这标志着,
新体制雷达技术已经实现重大突破。
当被雷达监测到的目标出现在屏幕上时,
团队所有人喜极而泣。

当初夸下的海口,许下的宏愿,
如今终于得到实现,
很多人觉得他也该歇歇了,
毕竟已经是快60岁的老人,
可刘永坦说:
“事情没完,必须继续往前走。”


这是一条只能进不能退的路,
海防安全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全,
远距离探测雷达还未实现,
这些国际性技术难题,
就是美国和英国至今都没有完全破解。
而60岁的刘永坦带着团队,
继续进行了上千次的试验,
终于在2000年,
攻克了新体制雷达性能发挥的,
一系列国际性难题!
刘永坦成功研制出我国具有全天候、
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
与国际最先进的同类雷达相比,
我国的雷达系统规模更小,
精度更高、造价更低,
核心技术已经属于世界领先地位!
刘永坦说:
“我们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服输,
绝不像外面的封锁低头,
不怕别人卡我们脖子,往前走就对了!”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刘永坦不光成为卓越的雷达技术帅才,
还是桃梨满天下的育人恩师,
他的团队从此被称为“雷达铁军”。


而在刘永坦获得“双院士”之后,
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
刘永坦摘得桂冠。
2020年8月3日,
他做了一件让人震撼的事:
将所得奖金800万元,全部捐出!
设立永瑞基金,用于哈工大人才培养。


这位老科学家,
兢兢业业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
劳累了一辈子,隐秘了一辈子,
他没有去享受国家给他的更好待遇,
而是选择了将一切全部都奉献给国家。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今年他已经83岁,
还是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
还是穿着简单朴素的衣服,
却将如此高额的奖金,
用于人才培养,
这位老人的心里,
装着海防,装着国家,
装着祖国未来,
唯独没有他自己......

碧海铸剑,哪管它巨浪滔天,
丹心一片,六十年风雨无悔。
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
刘永坦,
拉开了共和国海防历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是他,在一片荒芜中无中生有,
催生了我们保家卫国的火眼金睛,
是他,以并不伟岸的身躯,
生生将中国落后的雷达领域,
拉到了世界领先的位置!

个人生命在危险之中,
却领国家走向安全地带,
心怀梅风傲骨,胸有千里江河,
此一生,他只为中华而生!
今天让我们一起,
向刘永坦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道一声感恩:
感谢您一生为国奉献,
致敬您一身坦荡风骨!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藏作品](6910)刘永坦:专注一生为祖国筑牢“海防长城”
刘永坦:只要国家需要 我们就一定要干好
刘永坦院士的“新体制雷达”究竟是什么?
刘永坦院士:一位知识分子的强国梦
攻坚新体制雷达 三获科技进步奖
今日聚焦:苦熬40年,为中国海防,安上千里眼!他才是我们要追的“巨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