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噩耗传来:被美国折磨五年的中国大人物走了!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几年前,美国公布了一份,

封存60年的绝密文件:

《1959年原子弹武器研究要求》。

其内容令人震惊,

这是一份,

极其详细极其狠毒的核战争计划。

美国标注了,

全球1200多个攻击目标,

而我们中国,

因为是前苏联的盟友,

有100多个城市,

也在这份核计划中,

被列为攻击目标

这份灭绝人性的恐怖计划,
想彻底把我们,
埋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以美国核弹的库存,
威胁完全可以成为现实,
但是,在剑拔弩张的时代,
这个计划最终没有实施。
美国敢给日本投原子弹,
却为什么迟迟不敢对我们动手?

这背后最重要的原因,
就是在不断地逼迫威胁当中,
中国很快拥有了原子弹!

最终,美国叫停了核打击计划,
当对手不再是毫无还手之力,
美国才会真正的忌惮!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而原子弹背后不得不提的,
是一位乘风踏浪来的大人物,
今天,
是他逝世的日子,
我们应当记住这个名字:

陈能宽。


当年新中国成立后,

侵略战争的伤害虽已远去,

但国外的核武器,

对我国和平与安全的威胁,

仍如利剑悬于四万万人头顶。

1950年抗美援朝,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记者会

了句令人极为震惊,

且无耻的话:

“如果朝战形势难以控制,

我军的战场最高指挥官,

将负责核武器的使用。”

1955年,

新中国解放浙江一江山岛,

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在新闻发布会上威胁我们,

如果远东发生了战争,

美国可能会动用原子武器。

1958年,

蒋介石挑起台海局势动荡,

大陆还击,

因战备不足,

美国军方高层再起危险念头,

考虑对大陆发动“核军事行动”。

1969年,

为维护我国土安全,

中苏爆发珍宝岛战役,

苏联防长扬言,
要动用远东地区中程弹道导弹,
并携带几百万吨级核弹头,
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这是我们中国人,
曾面临的四次剑拔弩张的核威胁,
我们只想要国土完整,
我们只想要不受欺凌!
可是有些国家,
不允许我们有这样的尊严。


若是步步退让,
那就是对不起,
380万牺牲的抗日先烈,
那就是对不起,
3000万死难的父老乡亲
此等侮辱,中国人岂能再受?!

毛主席明确表示:

“在今天的世界上,

我们要不受人欺负,

就不能没有核武器。”

大国绝密,应时而生。

1960年,在中国研发原子弹、

氢弹的秘密计划里,

出现一个神秘年轻人的身影,

他只有30多岁,

却能肩负起核武研究中,

十分关键的爆轰物理研究重任。

后来,他的名字,

被刻在了中国两弹元勋史册

陈能宽

犹忆少年时,他勤奋好学,

这个在战火纷飞中,

背几十斤行李跋涉求学的孩子,

这个炸弹就在十几米处爆炸,

躲在防空洞仍点灯苦读的孩子,

大学是被保送的,
留学是政府资助的。
1950年,他拿到美国耶鲁大学,
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后,
仅仅因为说了句“我要回中国去”,

就遭受了美国长达五年的迫害。

联邦调查局的特务机关,

频频调查他的行踪,

并纠缠于问愚蠢而可笑的问题,

诸如你喜不喜欢美国,

你拥不拥护蒋介石等等。

与此同时,

美国移民局设下“陷阱”,

用剥夺留学生身份的卑劣手段,

阻挠陈能宽回国。

美国人看得很清楚,

陈能宽是不可多得的天才,

他在金属晶体中的研究,

取得了很大成就,

尤其是他开创性的发现,

打消材料学界对位错理论的质疑,

学术界称之为“里程碑式的事件” 

这样的人绝对不能回到中国去!

他们动用拘禁手段,

粗暴干涉他的正常生活和科研,

不断强加罪名,

令陈能宽受尽折磨,

他奔波于打官司上诉,

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

还丢了预聘工作。

有人问他,中国能给你什么?

原本你在美国会过得很好,

就为了回到中国去,

搞得自己如此狼狈不堪,

值得吗?

他的回答是肯定的:

祖国只有一个,

我是一定要回去的。

谁能想到他回国意志是这般坚决,

 长达五年的迫害都没有妥协。

1955年,

他苦等来了美国的放行,

眼看轮渡越走越远,

眼看中国越来越近,

美国人的恐惧终将成为现实,

陈能宽,

他能掀起翻天覆地的改变,

他能托起前所未有的伟业!

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他当了五年的研究员,
当那个顶级绝密的任务找上门,
陈能宽知道,
自己将背负一切至死。
他毫不犹豫签署了保密协议,
挥别妻儿,
走向隐姓埋名的岁月。

踏入罗布泊,
那片狂沙漫天的不毛之地,
他被任命为,
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
肩负爆轰物理研究的重担。
因为太年轻不免有人担忧,
这么个毛头小子能行吗?
其实,忧心不无道理,
陈能宽一直在金属领域工作,
连炸药都没有见过,
再者原子弹,
大家谁都没有研制过,
关键的爆轰研究更是空白领域。
国外断言:离开了苏联帮助,
中国人10年、20年,
休想造出原子弹!

空有热血,一穷二白,
但这群瘦骨嶙峋的科学家们,
没有一人屈服!

陈能宽开始接触炸药和雷管,
单听名字,
就知道这工作有多凶险,
负责炸药性能测试的研究员,
曾亲眼看到自己的同事们,
被炸得血肉横飞支离破碎。
很显然,
陈能宽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他给妻子的信中写:
如果有一天我遭遇不幸,
请你不要难过,
多想想当年,
为何抛弃美国富足的生活,
我们就是为了中国,
若有万一,我死得其所。

700多天,
满是炸药和雷管的实验室,
“啃了”大量俄文、
英文理论书籍和期刊。
在杳无人烟的水库之畔,
他带着一群二三十岁的小伙,
进行了几千次的爆轰实验,
天寒落下的冻疮、
饥饿造成的浮肿、
铀原料奇缺和经费不足,
所有这些,
无法阻挡陈能宽前行的脚步。
1963年,紧张气氛下,
“轰隆”一声巨响,
陈能宽独创的冷爆轰试验,
大获成功,
原子弹最为关键的起爆元件,
圆满完成了!

第二年,他带领团队,
完成实物全尺寸爆轰模拟试验,
并负责原子弹安装,
10月16日,
罗布火球迸放,大地震颤,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陈能宽兴奋无比,
填词一首《清平乐》:
东方巨响,大漠天苍朗。

云似蘑菇腾地长,人伴春雷鼓掌。

欢呼成果崔嵬,称扬举国雄飞。

纸虎而今去矣,神州日月增辉。

中华有此巨匠,

何愁未来不辉煌?

1965年,

陈能宽投身氢弹研制攻关,

搞定了炸药装药物理化学、

特殊材料及冶金、
人工热核反应、
核装置球面同步起爆等研究。

第一次氢弹原理实验,

以及后来多次核试验过程中,

他作为核装置的技术负责人,

一直在试验现场指导

氢弹成功爆炸后,
陈能宽任第九研究院技术指导,
越过“两弹”的高山,
他要托举着中国,
走更远更广阔的路!

陈能宽和“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1969年,

他参与第一次地下核试验,
1978年,
他参与第一次竖井核试验。
随后陈能宽转战中子弹,

历时十余个春秋,

摸索出一套新的,
“高科技不可说技术”,
中国导弹核武器,
从近程导弹、
中程导弹到洲际导弹,
都采用这种技术获取定型数据。
老一辈专家们每每谈及,

无不称赞:“陈能宽功不可没!” 


1985年,
64岁的陈能宽同邓稼先一起,
走进人民大会堂,
接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这一最高奖励。
看到新闻,
他的亲朋才意识到,
消失二十多年的陈能宽回来了。

漫漫岁月再回首,

他的双亲走了,

两个兄长也走了,

他们到去世都没有他的消息,

以为他已经死了……

当初他同妻子一别,

还是意气风发,

待到再相见,

两人都已鬓生华发,

他成了老头,她成了老妪,

相视间往事一幕幕须臾而过,

二十余年苦等,她终于懂了他,

此生为国为民,难为家……

66岁,
陈能宽作为“863计划”中,
激光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
为国防激光武器研发,
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
他和朱光亚、周光召、
于敏等23位科学家一起,
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此生赫赫功绩,
今朝天下皆知!
晚年,陈能宽卧病在床,
疾病折磨之下,他已时日无多,
有探访者来,
给他读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
听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位白发老翁,
右手握拳锤击胸口
“我们,我们!”

前排从左往右(陈能宽、王淦昌、朱光亚、于敏)

2016年5月27日,
这位两弹元勋与我们走散:
陈能宽逝世……

不辞沉默铸坚甲,
甘献年华起高楼。
为国能做一二事,
不惜此身寸骨头!

陈能宽,
美国前程的锦绣,
不能挡住他回国的脚步,
国内科研的荒芜,
不能挡住他匡扶中华的抱负。
一手托原子弹,
一手举起氢弹,
他托举的是大国尊严,
一肩扛中子弹,
一肩顶起导弹,
他扛起的,
是中华民族安稳的未来!
拂袖笑却功名愿,
惊天动地成伟业,
如此辉煌人生,
如此大国巨星,
当得中华世世传颂。
今天,2025年5月27日,
陈能宽逝世9周年祭日,
缅怀巨星,
感恩所有为祖国核武盾卫,
付出一切的先辈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1967年,中国氢弹爆炸成功
陈能宽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陈能宽病逝 享年94岁 – 破土网
两弹一星元勋|陈能宽:“隐身”戈壁二十五载、以身许国俯仰无愧
(新中国篇)我有国士、天下无双——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氢弹威力如此恐怖, 为什么目前只有中国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