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上广深的中西部省份外出人口批量返乡,是未来十年的大势所趋

山川网:上图是一份腾讯财经整理的百度地图2017年第四季度和2018第一季度的中国四大城市群的人口变化情况。这份百度地图的原报告,我记得之前我也是发过的。

百度地图作为目前中国手机地图导航软件用户最多的两个应用之一,用户体量规模以亿为单位,所以数据具备较高的参考性。但是百度地图的数据,能够提现更多的是关于不同区域间人口的流动。比如去年的时候你在A城长时间使用应用,今年的时候你开始在B城长时间使用应用了,那么应用就会把你的地理信息进行统计数据上的变更。

但是,地图应用毕竟不是户籍征信工具,所以如果你没有在百度账号中填写过自己的户籍信息的话,百度地图也并不能判断你究竟是北京人还是上海人。它只能统计的是你之前在哪里,现在去了哪里,然后以此为凭证统计出人口的流动性。

广义上的川地即巴蜀地区,也就是当今我们时常提起的川渝城市群。上图中也对成都、重庆二城的2018年春节人口流入来源情况进行了展现。之所以成都、重庆为例,是因为在百度的这份数据上,成渝的2018年一季度的人口流入情况明显向好。

你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北京几乎向榜单上的所有城市都在输入人口。为什么呢?当然,我们首先要排除掉春节期间,从北京出发到全国各地旅游的游客。由于北京本身收入水平全国首屈一指,所以在假期旅游支出上也一直是各地客源主要来源。

那你是不是就可以说,北京已经开始衰落了,“北京人”已经开始离开北京向全国二线城市将迁徙了呢?这个话是不能瞎说的,因为多数人所理解的“北京人”的概念是有专属的,指的就是北京的户籍人口。而目前持续性流出北京的,是拥有北京户籍的人口么?

当然不是。

上图是一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北上广外来人口比例情况(十年一次,七普还没开始)。

北京的外来人口所属省份中,由多到少分别是河北、河南、山东、黑龙江、安徽。以省会衡量距离,最远的是黑龙江。

上海的外来人口所属省份中,由多到少分别是安徽、江苏、河南、四川。以省会衡量距离,最远的是四川。

广东的外来人口所属省份中,由多到少分别是湖南、广西、四川、河南、江西、湖北。以省会衡量距离,最远的是四川/河南(航空里程,铁路里程拥有京广线的河南耗时更短)。

为什么我会认为,北上广深的中西部省份外出者批量返乡,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呢?下面我以几个维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观点,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没办法把所有中西部省份的数据全部罗列一遍,就以目前最热的成渝城市群为例。举一反三,大家不难理解逻辑的共通性。

一、从人口上来说

中国中西部的人口大省,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四川和河南这样的超级人口大省,一类是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这样人口相对较多,但是相比四川和河南相比还是明显少一档的省份。

我们就以四川的人口数据为例,2016年四川户籍人口9137万,而2017年上升到9208万,年增量为71万。四川是2017年中国户籍人口增量最大的省,超过2017年河南65万的户籍人口增量。

而即使是近几年伴随着成都的兴起,历年四川省常住人口中外省回流的体量都在几十万人(减去省内自然新出生人口)。那么按照最新的四川官方公布的2017年四川省常住人口是多少呢?8302万人。和户籍人口依旧有近900万的缺口。同样的情况,在河南也是一样,感兴趣的可以回顾下之前我在解读2017年河南省GDP时对于河南外出人口的统计(《2017年河南各市GDP:经济总量第5省和流失在外的1255万人口》)。

虽然离开四川省在外的900万人口(实际上这么多年流出四川的累积人口当然远不止这些,很多流出人口已经落户其他地区,不再属于四川户籍人口)来自四川各个地级市。但是如果他们现在需要返乡的话,他们的首选自然就是省会成都。中西部省份的省会首位度情况非常突出,四川又是其中更为明显的。

二、从距离上来说

曾经有一句话,叫做“从没有一种工作,叫做事少、钱多、离家近”。中国人对于职场的态度,可以非常清楚地从中感受到。离家近这一项,权重和工作压力、工作收入并驾齐驱,排名前三。

由于中国东面沿海的天然地形,所有整体经济情况就是由东向西,以由强到弱的状态阶梯式呈现的。所以我们以纬度来说的话,经度越偏西的省份和城市,在整体经济情况上弱于偏东的区域。成都的经度大致是东经104.06°。比成都还要偏西的中国省会城市,有且只有乌鲁木齐、拉萨、西宁、昆明(兰州经度和成都很接近,但比成都略偏东)。

而这五个省份(我们姑且把甘肃也算上),只有四川算得上人口大省。其余的几个省份,和四川比起来都可以称之为“地广人稀”,人口最多的云南只有差不多四川人口的一半而已(云南4770万人)。

成都以西,中国目前再无二线城市。那我们再来看看以成都为代表的四川省,距离中国三大经济中心城市的距离:

成都-北京:航空直线里程1600km左右,高铁1874km左右,普铁2100km左右。

成都-上海:航空直线里程1700km左右,动车1976km左右,普铁2500km左右。

成都-广州:航空直线里程1300km左右,动车1510km左右,普通2200km左右。

而河北/山东到北京多远,江苏/安徽到上海多远,湖南/广西到广东多远,平均只需要四川到以上地区距离的1/2甚至1/3、1/4。如果用工作和家乡的距离作为工作的一项痛感指数的话,那漂泊在北上广深的四川人,无疑要比其他省份的外来人口痛感更明显。

三、从文化上说

关于区域文化的深刻影响力,可以用两句民间老话来表达, 其一是“隔河不下雨,十里不同风”;其二是“落叶归根”。

上图算是广义上的中国区域文化划分图,实际上还可以不断地深入细分下去。比如同为江南文化区,又可以分出吴文化,越文化,徽文化等等文化区域。

那么不同文化之间,从气候地理,到三观取向,再到衣食住行,几乎都有明显的不同。这样会导致一件什么情况呢,就是比如河北人、山东人去北京,在文化上基本是没什么太大的隔阂的,心思粗一点的基本就算是无缝切换了。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江浙皖人到上海,广东广西人去广州深圳。

而中原文化地区的河南和荆楚文化地区的湖南湖北,虽然情况上相比明显深居西部的巴蜀地区好上不少,但是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同样是历经了千年延续至今,有非常独特的地方味道的。

但是你看下四川盆地,也就是巴蜀文化。千百年来它一直都是自成一派的,而且从文化特质上,和北方的平原文化(燕赵文化),东方的江南文化(吴越文化),南方的华南文化(岭南文化),差异都十分明显。

如果以文化习俗的不同来判断一个人在外地的孤独感指数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远走北上广的四川人,在文化上与这些地方的差异都更明显。通俗讲点,在北上广深的四川人,更不容易获得文化上的归属感。

四、从历史上说

四川盆地古来就被称作是天府之国,在周边群山峻岭环绕,土地极为贫瘠的中国西南区域,四川盆地在古时候发展农业经济的优势,那必然是得天独厚的。

从历史来看,外省大规模入蜀的经历,大致有八次:

第一次,战国与秦朝间秦民入蜀;

第二次,汉末至三国蜀汉荆楚移民入蜀;

第三次,两晋之交北方移民入蜀;

第四次,隋唐之交北方移民入蜀;

第五次,唐至五代北方移民入蜀;

第六次,两宋之交大批外省人涌入四川;

第七次,元末明初第一次湖广填四川;

第八次,清初湖广填四川。

清代以来,四川还出现过几次较大的移民潮。四川人口中,又增加了抗战时期内迁留下的“下江人”,20世纪60、70年代支援“三线”建设入川的职工;还有改革开放以来进入四川搏击商海的创业人士以及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移民外迁。

但是如果你查询历史上大规模川人出蜀,却几乎找不到太多的讯息。一方面在经常战火纷飞的古代,只要把东、北两个入蜀的道路一锁,那四川就成了躲避东部地区的“天堂所在”。另一方面,深居西南的四川盆地物产丰富,在衣食住等生存必须品上,能够达到自给自足,这也促使了川人如果能够在蜀地生活得还不错,是断然不会选择长期漂流在外的。

在这样的情感推动下,蜀人也更倾向于在年级达到一定阶段后,尽早返回蜀地。

所以综上所述,不单单是四川、重庆,还有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等目前省会经济发展较为迅猛,同时省域经济也较为向好的地区。在接下来的五到十年间,人口基本上会保持一个正向的回流状态。

这些曾经在北上广深等沿海发达城市生活和工作过的职场人,他们带着他们学习到的技能和掌握的资源,回到自己家乡所在的省份,贡献他们的力量。

这样的一种一个省份打造一个区域就业中心的方式(目前综合来看,说经济中心还有些欠缺),其实是“先富带动后富”最现实也最有效的方式。毕竟这个富裕,靠直接给钱是很快就会花光的,只有思维的改变和人才的回归,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而对于传统的东部沿海省份来说,当下同样是一个转型升级的好时机。伴随着外省人口的返流,传统的低技术含金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被替换和迁徙,更高含金量的人才密集型行业得以被政策支持和发展,进入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

没有人可以永远年轻,但是永远有人都正在年轻着。

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换来了一座座辉煌璀璨的都市。


【山川网の近期优质原创文章传送门】

2017: 2017海南各市县GDP 丨 2017甘肃各市GDP 丨 2017贵州各市GDP 丨 2017山西各市GDP 丨 2017云南各市GDP 丨 2017广西各市GDP 丨 2017江西各市GDP 丨 2017陕西各市GDP 丨 2017安徽各市GDP 丨 2017福建各市GDP 丨 2017湖南各市GDP  2017河北各市GDP 丨 2017湖北各市GDP 丨 2017四川各市GDP 丨 2017河南各市GDP 丨  2017浙江各市GDP 丨2017山东各市GDP  2017江苏各市GDP 丨 广东2017各市GDP 丨  2017中国城市GDP百强 丨  2018中国最富1000人榜单 丨 2017年31省市GDP 丨 2017年一线城市 丨 2017广东企业竞争力500强

城市:新一线城市 丨 站内换乘 丨 三四线城市的房子 丨 2018年Q1招聘大数据 丨 城市营销的用人手腕 丨 贵阳社区 丨 西安房子 丨 海南自由港 丨 深圳三和大神 丨 大城市的生活成本 丨 地铁爆挤不仅因为人多 丨 2018求职旺季人才趋势报告 丨 改开四十年第二劫 丨 二十年一轮回 丨 主要城市人口大数据 丨 城市睡眠质量榜 丨 世界一线城市基本素质 丨 台湾老板眼中的大陆和台湾 丨 佛山东莞和苏州和杭州 丨 2018中国城市财力榜 丨 主要城市首套房利率 丨 电影票仓 丨 人口悖论 丨 最好的扶贫方式 丨 中国彩礼不可承受之重 丨 落后的户籍制度 丨 春节各省旅游排行 丨 春节旅游城市收入排行 丨 31个省份城市建设大数据

人文:“网红”城市 丨 消费“北漂” 丨 京冀双城记 丨 中学生作息时间 丨 我的城市观和职场观丨 大城市里的城中村 丨  城市故事丨 今天是你余生最年轻的一天 丨 京津冀乃至整个华北平原目前的格局 丨 2017年中国城市天气之最 丨 一日看尽江南雪 丨  佛系城市与魔系城市 丨 中国最美大学知多少 丨 古代的地域黑 丨 天下第一雄关 丨 我对北方的态度 丨 终究隐没的历史名城 丨 不流浪的民谣歌手 丨 地域自黑哪家强 丨 得四川者不易得天下 丨 得山西者易得天下 丨《引爆者》中的山西风情 丨 12座二线城市灵魂何在

旅行: 东北行纪·哈尔滨篇 丨 东北行纪·长春篇 丨 东北行纪·大连篇 丨 东北行纪·沈阳篇 海南旅游骗局/西藏旅游骗局/新疆旅游骗局 丨 云南旅游经典骗局 丨 南京旅游经典骗局 丨 成都旅游经典骗局 丨 苏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杭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天津旅游经典骗局 丨 广州旅游经典骗局 丨 上海旅游经典骗局 丨 北京旅游经典骗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人口最多省份 一直以为四川(加重庆)人口最多,分出重庆后以为
哪些省份是打工者主要流出的省份?
四川和河南,人口外流严重:四川780万,河南1300万
28省份2021年出生人口数据出炉!广东连续四年第一
【寒假天天练】32流动人口
我国34省户籍人口排行:河南1.14亿排第一,山东、广东、四川随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