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书讯 | 林莉:画春风(上款签名版)

新·书·讯

画春风 / 林莉著

土地、山水、风物、劳动、时间、生命、人……这是一本从大自然赶来的书。作者历时六年,从田间地头、河流青山中探究一种鲜活的休戚与共的生态文学表达。用原生态、在场、亲历、野趣、带着泥土味的实践,去探寻揭示生命共同体中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频共振的奥秘。它温暖而神秘、孤独又阔达、明亮且沧桑,深沉并庄严。从大地这个母体里脱胎而来,更大程度上保留了泥土的味道、 事物本来的样子。

作者简介

林莉,诗文见《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花城》等报刊杂志。出版诗集多部。曾参加诗刊社第24届青春诗会。获华文青年诗人奖、红高梁诗歌奖、扬子江诗学奖等。

诗集选读

春 夜

水草间淤泥的气味

荒草茎秆沙沙的耳鬓厮磨声

远处,土丘上坟墓如一枚被时间

用旧的金戒指

在黑暗中闪着孤光

幸福,属于这些在尘世无牵无挂的人

我默默地盯住它们

不为所动,不求安慰

在这广阔的人世间

我们有类似的沉默以及阴影       

唯有内心的悲欣交集各不相同 

雨水节

又是春天了 ,三叶草

从河岸边蜿蜒而出,

一只喜鹊的叫唤声,震颤着

这一天,没有痛苦的事件发生

三叶草在透明的光线中,愈加葱茏

我们久久坐在河堤上

一想起昨夜的神秘梦境

时间就变得迷离,难以捉摸

是啊,那时节喜鹊飞来

我们的三叶草,在雨中

比所有的人都活得古老、 自足

密密实实的,挤满了河岸

果园

穿过小河

我们遇到一个果园

李子花和桃花已凋谢

柚子正含苞

花蕾里紧紧抱着一团香气

在给果树施肥修枝的人

专注于自己的劳作

我们漫不经心走着

谈起刚刚离去的一个朋友

“还那么年轻……”

接着我们又提及

巴黎圣母院的一场火

“事物总有神秘的时间限……”

我们的语调变得晦涩

就在那时,一群白鹭

从树丛里腾空而起

在果园上空优美滑翔

我们相互安慰着,走进那团雪白的光里

坐在山巅上的人

一座时有雾气的山

一条终年飞翔着的瀑布

就此依山而居

栽种,剥桑,舂米

光阴于无用中隐遁,在时间的表皮上

两棵古柏

从枯朽中长出沉默的新芽

一座山寺和书院

交换着体内的钟声、书声、经声

春风吹过后,槭叶的静脉里

流淌着青绿的溪涧

而在一条通向山外的小路上

村落和行人低眉、垂首

这一切,陌生、亲切,久远而粗粝

春深处,几朵白云,衣袖空荡

无言坐在山巅

好像另一个我们

隔世打坐,沉默、寡言……

这样的时候

山峦起伏,滴滴蓝钢笔水孤寂泅开

风中,明月的微光生出了涟漪

所有古老的问题都悬而未决

河流

在小镇,河水流动的声音

总是若隐若现

即使有时它对着绵延丘陵吼一吼

也顶多惊飞苦楝树上打盹的麻雀

它们叽喳着,扑腾几次

又落到田野里

在小镇,河水流动的声音

就像那些街头巷尾低低说话的人

开始只是一股细小的叹息

但随着速度越来越快,它就要

完全被风吹远时

它已是一种含混的呜咽

这样爱过的人

河水汤汤

绕过了半亩花田

寂静中,我们向河谷走去

豌豆花深紫或白,缠住

我们的脚踝

水底,我们看见自己的脸

明亮、悲伤,像一朵豌豆花

半开半落

春色渐微凉,恰到好处

以至于我们在世间走了那么久

依然毫无察觉

万物各从其类

互相羁绊,也曾彼此辜负

短句

我爱这春夜的深潭

它弯曲着,沉静、幽蓝

我爱这潭水中的游鱼、迷雾和孤舟

月光下,它们有着模糊的面容

窒息的美。犹如今夜

我独坐潭畔,动了不死凡心

犹如某个古老的时辰,你忽然

读到这短句,无端泪涌

一切,不多不少

恰如你所见,我爱——

我爱这深潭状清冽沉默的命运

以及湿漉漉的呼吸

在雨中

小河、小溪身体变得饱胀

时而清澈见底,照见一只翠鸟碧绿的鸣叫

时而裹满泥沙,浑浊得要命

葱茏的生机

混杂着红花草的气味扑面而来

另一旁的田地里,牛在雨中犁田

新的稻种等待撒播

忙碌的农人看不出表情

他们走动着,有的扛着锄头

有的提着菜篮、有的背着双手

只是在田地边转悠着

此刻,雨下着

并无什么东西会失去

滩涂即景

海面空阔,潮水带来了花边般的记忆

这是快要大寒的时节,海滩上

并无多余的东西要被风吹走

滩涂露出波浪撤退后的溃散

和空寥

渔船上,一个捕虾的男人在收网

大米草在光中摇晃,留下泛金的遗址

泥浆的气味,一边消散一边聚拢

我们坐在黑色的石头上

看寄居蟹、马蹄螺从礁石间

爬出来,不紧不慢掉进

布满悬念的生活

我们的田野

餐桌上,摆着一盘碧绿的荠菜

肉质鲜嫩,清甜略涩口

像我和你曾拥有过的青葱生活

那一次,惊蛰过后

我们在一条溪坑边挖荠菜

竹篮渐渐被堆满,我们的惊喜

落在溪流里,发出好听的哗啦哗啦声

我们沿着小溪走了很远

讨论着做荠菜饼、荠菜汤、荠菜饺子

小小的愿望,在锅碗瓢盘中交响

仿佛一生中,谁想要的也不过如此

是荠菜,令我们暗自着迷

有了久违的感动

我们都相信,美妙的荠菜

调和了我们各自的生活

黯淡的日子,也变得可口、明丽

后来,我们站在岸边默默眺望

春天的大野,充满了荠菜甜美的气味

还有我们的心

总是这样,我们的田野饱满多汁

赋予了所有想象和热情

在我们从中缺席

以及雨水到来之前

后记:自然之境(节选)

一、走向田野

2016年开始至今,我大部分的空余时间都用在了走向田野,在青山绿水间一边行走一边记录,观察在田野走动、劳作的人们的生存状态。还有喜鹊、野花椒树、荠菜、婆婆纳是如何此消彼长,遵循物事循环的律令。这个过程,令我着迷。婆婆纳幽蓝的花瓣在闪耀,黑鸟清脆而歌,果实在树杈轻晃。内心万马奔腾,发动引擎。一种来自大地深处的庄严和愉悦随风涤荡。

田野是丰盈的。青山俊朗,大河汤汤。春天来时,田地里,几个农人在割红花草,也有在翻耕新地。一个老伯告诉我,挖出的地,是要等清明前后种上花生的。和老农一起挖红薯,和田里割稻谷的人一起踩响打谷机,看稻粒飞扬后结实落到了生活中。虽然在乡村发展的新进程中,收割机、播种机等现代化机械工具代替了手工劳动,但还是有很多对土地眷恋的人,保留着对泥土的情感。耕种、播撒,生生不息。

置身田野,其实是一种更深的入世。有一次,我来到小河边,那时,紫云英快开败了,结出黑色的籽,鼠麹草鹅黄,连成一片,自在摇曳。干涸的泥滩中,停着几辆车。有孩子在放风筝,牛在吃草,一列送葬的队伍,穿过河的另一边,隐进了山中。远山,山峰渐次变蓝。那一刻,人间的生和死,在交替。山丘之下,星空之下,田野辽阔,腐叶和枯枝静待轮回。彼时,悲喜交集,为这大自然的旷达,也为身在青山碧水中有所顿悟而豁然开朗。直达 “ 青山教我们释怀” 的通透。它抵消着我的伤感。在这其中,河流、山冈、丘陵都是一座座宝藏般的迷宫。在此,消逝与变迁、新生与挽歌、敬畏与悲悯互相交织,我通过它们来呈现对大地、时间、自然生命的敬畏,写出它们在变化、变革中的差异和共性。

废弃的古渡口、几棵山桃花、布谷鸟、牧羊人赶着他的羊群,它们是时间之舟,也是时间本身。它们从久远的年代而来,但它们也是现代的,活在当下。被此刻的我们遇见。这之中,有一种神秘的交会。我无数次观察它们,和它们发生着秘密的共振。一棵花椒树,根系深入泥土,果实、花朵、叶子、枝条向着高远的天空。自由、自然呼吸着,生长着。风令它摇曳多姿,却不能掀动它,这就是诗。

在田野中待久了,感觉到的捕捉到的不是词语。因而进入一种忘言的境地。诗,有了本质上的天真,简洁,留白。它们从大地这个母体里脱胎而来,更大程度上保留了泥土的味道、事物本来的样子。

“ 宁静一直在大地中/火花也未曾熄灭” 。这片田野,纯净、温暖、爱意深沉。充满勃勃生机。孕育着蓬勃的生命和光辉。我用了六年的时间将它们汇集成一部生生不息的自然之书、时光之书。它呈现出土地与人类相依存的法则,具有的无穷魔力。非科普,也不止风物景观美学说。它的属性出于道法自然,具有“野趣”“原生态”“亲历”“在场”的特质。在这个过程中,乡土文明、文化风俗和自然美的世界有了系统的、整体性的描绘和挖掘。在这无限的版图中,每一种细小的事物、人情、故事、栩栩如生的当下性,从敞开的大地来,从隐秘的内心,带着泥土与心窝的苍凉与温暖。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了古老的美意。山水、风物、劳动、人……跃然字里行间。它们诗意地呈现了现代田园生活盛景,以及一个兴衰枯荣、休戚与共的宽广世界。我为这片大地、田野沧桑巨变中的壮丽图卷而振奋。我切身其中,是作故地重游的寻访,也是对陌生新奇之所的探寻。

就这样,一首诗,像草木一样,无拘无束,健壮活着,欣欣然,令人怦然心动。从出生的地域出发,从与之保持密切联系的自然区域出发,从生命与土地、家园的生态完整性出发,建立起与土地、自然的密切联系和人文信仰,还有热爱。这是“一种向土地挖掘的写作,根源于土地的写作是扎实的,值得信赖的”。①

(①引自诗刊社主编李少君《青山绿水是最大的现代性》)。

三、山居

朋友小十说在山里放养的两箱蜂蜜开割了,要请我们尝尝真正的野蜂蜜的味道。并发来割蜜时的视频,趟过一条小河,再穿过椴树林,在山崖边,两个松木板蜂箱古朴可爱,不时有野蜂飞舞。那时天空湛蓝,林木葱茏,地稔粉红的花朵占满山坡。我在视频里就仿佛闻到了野蜂蜜的甘醇。一滴一滴的弥漫开来。与其说我喜欢它味蕾上的美妙,倒不如说我为这自然的野趣和纯良情谊痴迷。人、事、物融合,互相成全,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境地。

记得有一年,我和几个朋友到一个深山里的村庄去避暑。山里人家入睡早,晚上九点多,山里就漆黑一片了。我们摸黑在村庄里游荡。虫鸣、溪水淙淙,夜鸟呜哇声,制造出来的一种寂静,神秘而深邃,在黑夜中拨动着我们的心。我们入住的老房子边,有一棵山楂树,那些山楂,在风中,红着,有些无声掉落。当我们在树下站着,我们闻到了山楂特有的酸酸甜甜的味道,那一刻,我们的喜悦,也变得像一棵山楂。后来,我们看见了满天繁星,干净澄澈,发射出幽蓝之光。我们凝视着璀璨夜空,久久不舍得挪动一下脚步,感受到一种遥远的来自天地间的洗礼和馈赠。

有一次,在一户农家,主人方大婶,72岁,闲谈中,她告诉我们她28岁时丈夫生病去世,就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生活。而今,儿女都已成家,过得也很不错。她戴着珍珠项链、手镯,把自己收拾得整齐、利索。言谈也是爽朗、乐观,没有流露出一点沮丧和颓废。

还有一次,我们去到一个林场和候鸟保护巡查站。那个独臂的护林人在山中一守就是四十多年。而那个九十多岁仍在湖边巡护鸟类的护鸟人,一生与鸟为伴,写下了几十本观察鸟类活动的日记。他们将自己融进大自然,痴心相守。

这些人在大地上活得那么深情。他们朴拙、自足,愿望很小。但他们构成斑驳斑斓的大千世界,有取之不尽的源泉。大地上总有很多这样的人,活得自在坚韧,干净朴实。是天地间无尽的希望。

行走山水间,领受它的滋养和教诲,舍得中,慢慢趋向澄明、豁达。

最近读到北宋画家范宽,他重视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创造了中国山水画的高峰。他的一生,长期在华山、终南山等处生活,忘身于山川。这样的创作追求和生活方式是我所喜爱的。因此,读着多了几分欢喜和共通感。只有深入自然生活,才能栩栩如生地觉察到一种别样的生命经历。

从田园山川、凡人野趣等平凡的日常中提炼诗意,看见那些低头生活在大地上的人摆脱困苦、艰辛的命运。我写过不止一首以 “ 山居” 为题的诗,它的起源在王维的« 山居秋暝» 里,在陶渊明的 « 归园田居» 中。字字皆在生成静待茶中落花、心里长草的轻松和自由中。我愿意我的诗呈现出这样的一个纯粹世界,温暖存世。具有穿越时空的能力,趋向澄明之境。它们是泥土、草木、河流,是人心人性的本身。

到河流、山野、广袤的自然中去,无论时间流逝,有温度地活着。我想起1845年春天,梭罗在康科德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了一座木屋,过起了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这里写下了经典名著,徐迟先生说《瓦尔登湖》是一本的健康的书。读到它的人会汲取到一股向上的精神。梭罗所呈现的寂寞、恬静、智慧的自然之境,湖、春天、黎明、冬天的夜晚……人和自然的血肉相连、万物勃发,生生不息。

世间希冀、心之所归在人类文明之河上,轻轻飘荡。

打开上方小程序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预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在春天的田野上
桃源思语//挖荠菜
《安徽诗歌》●每日好诗2021.4.16
春天里来荠菜香
关于热爱大自然的句子
款款心曲:最喜人间三月天(吕翠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