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朝的教训:贫血之师难敌铁血之师

2015-09-21 07:14:17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32923 次 | 评论 4 条

《血性十讲》节选五

宋朝的教训:贫血之师难敌铁血之师

北宋初期,与中原汉族王朝并存于中国的塞外王朝中,数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势力最强。他们经常“南下”,打劫中原,是对宋朝威胁最大的第一外敌。

契丹人打劫中原,不仅抢东西,还抢人。他们将北移的汉人和被俘的宋军俘虏,称为“汉儿”,鄙夷之态溢于言表。大辽国君耶律氏曾谆谆教导子孙:莫学汉儿之弱。这些游牧民族的皇帝,可谓看扁了宋朝的汉人及军人。

但这与其说是偏见,倒不如说是事实。宋之汉人军队,战斗力之差令世界瞠目。两宋在作战中,从头至尾,几乎没有取得过一次战役级别的胜利,几百人的胜利就叫“大捷”,军事作战能力虚弱,可见一斑。

宋军的战斗力如此之差,究竟差在哪里?

差在武器?就军事技术而言,宋军在当时是领先的,装备也是最先进的,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大量装备火器的军队,宋朝军火家曾公亮在1044年编著了《武经总要》,其中记录了三种火药配方,还有为数甚多、种类齐全的火药武器,从“步枪”到“地雷”都有,甚至还有“枪榴弹”以及“火焰喷射器”

后来,南宋军队与蒙古军合灭金国时,蒙古军的火器,还是宋军提供的。可见,宋军的武器比它的敌人塞外几国要先进。

差在军费?我们前面说了,北宋即便以今天的眼光观之,亦可谓超级经济大国。到了南宋小朝廷时,虽然地盘大大缩小,但经济并没怎么缩水,小宋国依然是世界级富户。宋金和议中,南宋小朝廷之所以痛快地答应每年给金国白银50万两,是因为对本国而言,那是九牛一毛——上贡财务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仅仅相当于一地两县的财政收入。用1%的财政收入去换取和平,拔一根毫毛就比金兵大腿粗,可见宋国及宋军是多么的不差钱。

既然武器和军费都不差,那么为什么战斗力不行?到底差在哪里呢?

根源出在精神状态——军人素质与战斗意志。

世所共知,唐朝之所以强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唐军战斗力非凡。而唐军之所以战斗力强,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于军人素质高,“知青从军”“胡人从军”。

而宋不然。“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是源自宋朝的流行语。宋政府鼓励“乞丐”和“闲散人员”来当兵,不主张知识青年当兵,为的是防止兵变与政变,一劳永逸地指点江山。如此一来,“流民”与下层“闲散人员”构成了主要兵源。每逢荒年,宋廷把成千上万的流亡农民招募为禁军或厢军。大量的士兵长期无事可干,游手好闲,军队素质极其低下。

士兵没文化,指挥官怎么样呢?从朝廷下派的主帅,不是文人,就是世袭子弟,那些文人倒是有文化的,可惜他们大都是舞文弄墨的纯文人,不懂军事。

而那些世袭子弟名门之后,因为缺乏战场锻炼,退化严重,几无实战能力。到北宋中期,这种情况就更为明显。一些将门子弟一旦踏上战场,便暴露出一副无能相。至北宋后期,这种局面不仅并无改观,而且变本加厉。乃至宋钦宗也不得不承认:时任马军副都指挥使的曹彬后裔曹曚,“并无应付战事之能”。边关“有才者寡,可用者少”。

两宋并非无高人看到这一点。早在北宋中期,士大夫王安石在《上宋仁宗皇帝言事书》中,就提出“良民当兵”,尤其是一般士大夫都要“人人知兵”的策议。王安石认为,只有叫士大夫“人人知兵”,良家子弟“人人当兵”,国家才能自立自强。

王安石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整军”。其中“将兵法”主张选择武艺高强、作战经验丰富的人担任将领,专门负责训练军队,以提高军队素质,达到“强兵”目的。“保甲法”主张仿效草原部落,全民皆兵,民兵制与募兵制相结合,以民兵取代冗兵,增强各地的武装力量。夯实“兵源”的良性循环。

北宋熙宁年间,在少年天子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一度启动了富国强兵的变法,可惜这些“强军”良策遇到习惯于墨守成规的封建保守势力阻击,终归于失败。

回顾后来的历史,我们知道,自宋以后,中国历朝进入了时时刻刻勉强支撑外侮侵袭的应付局面。这种对外作战“不禁打”不止一个原因,但无法回避的要因,是军人组成的破裂——从“投笔从戎”到“好男不当兵”,从“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好男不当兵”自宋以来形成了传统,“没文化”成了中国军队的特色。从宋代的“流民兵”到后来清代的“烟枪兵”,其成分大都是“学习不好”的社会青年。知识青年对兵戎之事不了解、不关心,“老粗”充斥行伍,不能对国家负起真正责任。

自“熙宁强兵”未遂后,两宋的汉民族战斗力日益退化。北宋初期,对付契丹,以打光杨家血性男儿加上和谈送布送币,尚能应付支撑,到了后期,面对后起的女真金国,却连招架也难了。可以说,后期宋军,已经退变为“贫血之师”,如何对付游牧民族的虎狼之师、铁血之师?

最可叹的是“贫血之师”的统帅表现。在金兵发起对宋都的袭击,决定北宋生死的东京保卫战中,宋这边本来是有机会的。但宋军的总统帅、可称为文化流氓的——徽钦二帝却先行露怯。金兵压境,金国大将完颜宗翰(粘罕)发出不可一世的“城下之盟”通牒书,徽钦父子诚惶诚恐,不敢急诏勤王抵抗,竟乖乖回信,说“一一听命”。金兵围攻东京,宋钦宗下令不得得罪金兵,一霹雳炮手发炮后竟被枭首处死。

接下来,徽钦这对父子皇帝,低眉顺首,“奉命”来到了金兵大营,见了宗翰,没等逼迫,双膝就自动弯曲下来。华夏皇帝频频告饶求和,大涨了游牧部落首领的信心,一半吓唬,一半武力,以震慑之态,对东京城探囊取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宋军队战斗力不行?重步兵让敌人胆寒 只可惜兵强马不壮!
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之策
两宋史丨为什么北宋的灭亡,充满黑色幽默?
范仲淹是北宋对外作战最猛的人?你没想到吧
大宋为何用一百万金买了个死?女真的战斗力到底有多恐怖
靖康耻给亡国女留下什么教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