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陇西天才诗人原鹏翀的“避难诗”


2022年第130期||总第871期

艺海风│871期

运蹇悲复悲  俯仰泪如丝

——陇西天才诗人原鹏翀的“避难诗”

陈欲胜

原鹏翀,字翔云,清巩昌府陇西县人。自幼聪颖好读。同治年间兵乱,随父到成都、铜梁、略阳等地避难,卒年仅二十三岁。关于原鹏翀的身世及经历,几乎找不到比较详细的记载,所见皆为寥寥数语。相传有《芸香斋诗集》存世,但恐佚失,笔者偶遇《芸香斋诗集》未定稿本,亦有破损。录诗一百二十余首,多记避乱经历,穷困潦倒,颠沛流离,感人至深。

李贺在二十七年的人生中留下了二百三十余首诗歌,是中国诗坛一颗耀眼的星星。原鹏翀一生只有短短二十三年,存诗一百二十余首,真可谓天才诗人。在这些诗歌中,有近百首写于避难时期,或者与避难有关,因此,把他的诗歌称作“避难诗”,一点都不为过。

诗人在古风《枕上吟》一诗中仰天长叹,叩问命运,可以说奠定了整部诗集的基调:“丈夫不得志,郁郁将何之。蹐躅天地间,俯仰泪如丝。弹铗一曲歌,运蹇悲复悲。借问彼苍心,生我欲何为?我生年十五,蓼莪痛先慈。十六遭世变,萍梗杳无依。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安得千日酒,醉过乱离时。空囊复何有,风月异乡诗。”“生我欲何为?”面对时局动荡,在兵荒马乱的岁月,好多人选择了背井离乡,作为一个少年诗人,又能如何?

在这一场兵乱中,诗人被迫随父离家避难,但许多亲人相继撒手人寰,诗人内心的悲痛满溢于诗歌之中。“慈颜渺渺隔今生,春露秋霜愁绪萦。地下如知儿苦况,也应抑郁不胜情。”(《先母祭辰写恨》)按常理,子女面对逝去的父母,抒发的往往是告慰之情,可诗人却向先母诉说他的“苦况”,可知其境遇已是非常不堪!“去岁慈亲逝,今春幼弟亡。我心非铁石,那不泪沾裳。”(《七弟以痘亡》)“慈亲”“幼弟”相继离去,纵然铁石心肠,也无法抑制悲伤。“异域旋归万里程,溘然物化最伤情。可怜夜夜三更月,隔巷犹闻卖饼声。”“数载流离共异乡,饥肠雷动我心伤。双亲地下应相待,此去泉台莫断肠。”(《哭亡侄二首》)和侄儿共同流离数载,记忆最深的是“饥肠雷动”!可见战知乱带给百姓的苦难是多么深重!

在远离家乡之前,诗人随父先在周边奔走避难,身边战火燃烧,心里是多么焦灼和不安。“更阑欲作还乡梦,听尽柝声不敢眠。”(《宿许家山堡七律》)“独怜故里惊烽火,陟岵愁深泪满巾。”(《平泉偶成》)“古郡荒凉血尚腥,炊烟寥落散如星。伤心白骨塔前路,杜宇声悲不忍听。”(《望日巩郡怀感》)还有《自定西抵马营城》《道经黑燕山》《避乱安定忽忆在家读书时》等诗,无不流露出一个少年对战乱的恐慌与无奈。

远离家乡,居无定所,何处是立足之地?今夜客他乡,明朝又起程。在嘉陵,和妻子分开,生离胜过死别。“行踪明日各东西,枕上喁喁翠黛低。愁杀夜阑人倦后,梦中犹自背侬啼。”(《嘉陵西行别内》)在四川,又和三兄骨肉离散,谁解其中辛酸?“挥残别泪蜀江头,我自长征兄自留。最是不堪回首处,半江寒雾暗汀洲。”(《蜀行别三兄》)秦州、嘉陵、成都,二返略阳,四处奔波,一颗诗心被战乱揉碎。“忍别家山诀计行,天涯回首苦为情。叫霜旅雁嘶风马,都是阳关第四声。”(《秦州起程》)“万里云山客路长,阳关唱罢色凄凉。是谁作此无情曲,故遣临歧断断肠。”(《将有西蜀之行》)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他乡,每一个节日,都会勾起诗人的思乡思亲之情。重阳登高,诗人写道:“佳节依然异地过,樽前无酒奈愁何。游人何事登高望?巩有沙场战骨多。”多少个清明,诗人飘泊在外:“莫道清明风景好,一家人鬼断肠天。”“一杯清酒莫愁云,拜扫人来欲断魂。天为诗人翻旧调,清明时节雪纷纷。”除夕,本该是全家团聚的日子,无奈山河破碎,诗人却有家难回,“凄凉客馆难成寐,卧听家家爆竹声。”“爆竹声中客思煎,春归却占旅人先。樽前漫赋思归句,一首诗成又隔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远离家乡,前路未卜,诗人最容易触景伤情。一花一鸟,都会引发他的无限情思。看到菊花盛开,诗人写道:“青山红树各天涯,十载飘零不到家。想得故园今日菊,年年无主自开花。”听到燕语呢喃,诗人吟咏:“牢落天涯愿久违,故园焦土欲何归。不知旧日呢喃燕,更向谁家院里飞。”看到大雁阵阵,诗人愁绪满怀:“山城日暮东风里,偏是离人耳畔多。”听到布谷声声,诗人忧心忡忡:“万顷蓬蒿一望平,故园回首倍伤情。可怜乱后遗民少,布谷无知尚勤耕。”

愁人知夜长。颠沛困顿,流落他乡,最难熬的莫过于夜晚。在无数个难眠的夜里,诗人辗转反侧,思绪万千。“行踪无定似飞蓬,明月清风两袖空。”(《不寐》)“夜半残灯寂寞红”,“魂断潇潇暮雨中”。“长夜无眠梦境空,柝声敲断月明中。鸰原分平天南北,料得离愁两地同。”(《旅夜有怀》)“客馆难成寐,怀人百感生。”《旅夜》“中夜起长叹,奔忙那暂安。诗书生计拙,风雨客心酸。残月鸡声晓,孤灯蝶梦寒。故园西极目,肠断路漫漫。”(《秋夜有感》)空怀一腔诗才,偏遇动荡,诗人是多么地不甘啊!

    没有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侠之气,诗人穷困潦倒,到了饥不择食寒不择衣的地步。“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不光如此,还负债累累:“饥来我欲去,此去倍心伤。费尽终年力,难将积债偿。财为天所吝,贫乃士之常。”(《闷极有作》)在嘉陵,甚至到了数着米粒称着柴火做饭的境地:“晨炊朝数米,夜爨晚秤薪。”(《忆客嘉陵》)他赠苜蓿以“延生菜”之名题咏:“天涯牢落莫更论,一味才能咬菜根。记得平原题诗句,满盘苜蓿和诗吞。”

运蹇悲复悲,俯仰泪如丝!陇西天才诗人原鹏翀短暂的一生,母丧弟亡,骨肉离散,饥寒交迫,流离转徙,历经磨难。他的一生是一个悲剧,而他个人的悲剧又是和时代的悲剧、人民的苦难紧密联系存一起的。他个人的苦难越深,经历越丰富,对时代、人民的生活体验就越深切。他的诗歌,记录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以及战争带给百姓的苦难。抑郁顿挫,关注现实,诗风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风格,是陇西乃至中国文学史上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


作者简介

   陈欲胜,字负之,笔名程遥、晨雨声,甘肃陇西人,农工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文散见于各类刊物。出版诗文集《诗意陇西水墨连江》。



    



艺海风


题      签:魏新河

执行编辑: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爱情诗词不常见 却美到极致
一朵仿制的纸花
泪,该何去何从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 阳台一隅 / 第69页
刘姥姥游记:陇原春色
怎样学写古诗词:意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