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半场开局不利 450万是东风改革动力还是压力?

对内对外的诸多变化都在锤炼着450万辆的含金量,但也似乎是东风公司负重前行的束缚,十字路口的东风公司需要主动降速前行吗?

下半程开局销量仅为27.82万辆,2.4%的同比降幅更是难言可观,而这已经是东风公司连续第五个月遭遇下滑了。在推进改革的深化和各项事业突破的2017年,对于靶心瞄准在450万辆的东风公司来说,在疾风骤雨变化的大环境中,对困难的预估还是有些不足,交出了一份算不上满意的答卷。

“当前公司最根本的问题是对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不适应。我们必须彻底抛弃再现高增长的想法和旧的逻辑思维,勇于用新思维破解问题,闯过关口。”在今年年中会议总结报告上,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竺延风面对着改革出现的问题,要求坚定思想、积极备战,坚持全年高质量完成450万辆的目标不动摇。

尽管问题已经清晰、方向已经明确,但分化中的东风公司却面对着艰难的东风悦达起亚复兴,还有并不平衡的自主品牌发展,这些巨大的现实压力让高质量的450万辆目标似乎成了东风公司改革的一道紧箍咒,既让改革始终保持在既定轨道,又披上了现实中的束缚。

整个车市的缩影

上半年累计销量为184.5万辆,同比下滑了4.3%;前7个月累计销量为212.32万辆,同比降幅也只是缩小至4.1%,全年目标完成率仅为47.2%。经历了上半程的艰难收官,东风公司也并未在下半年开局能够逆转颓势,成绩并不理想。

实际上,渡过了创纪录420万辆的2016年,东风公司在今年未能够实现乘势而进,反而在深化改革中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市场的波动从开年一直持续至今,单月表现起伏不定,尤其是进入二季度更是遭遇连续下滑,而无论是自主还是合资品牌,都明显地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况,进入下行通道,成了疲软车市的一个缩影。

当然,成绩斐然者也有。独自前行的东风日产表现越发强劲,连续创造销量纪录。以轩逸、奇骏和逍客为主的三驾马车有力支撑了东风日产的突破,而新楼兰、新逍客以及新奇骏的亮相更是推动其不断向前。前7个月,东风日产累计销量达到了55.15万辆,随着劲客开启全新五年的到来,那个充满狼性的东风日产正在隐隐散发着凶悍,向今年的108万辆以及合资品牌前三发起冲击。

形成第二梯队的是高歌猛进的东风本田。强产品周期的东风本田在新思域、CR-V以及XR-V奠定增长基础下,已经成为仅次于东风日产的子版块。而近4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5%的好成绩让东风本田向“大市场大份额”的战略性转变增添了加速度,更是让长远的百万销量规模目标实现增添了可能。

除此以外,年轻的东风雷诺在强化一线执行力下,牢牢把握着前进的方向,已经站上了4万辆的新高点,目标完成率接近70%。对于“挑战8万辆”目标,东风雷诺虎视眈眈。

但是喜笑颜开者却藏不住凄凄惨惨者的忧伤。陷入下滑的东风悦达起亚与神龙公司依然处于深度调整中。东风悦达起亚在经历换帅之后市场表现也不见起色,销量更是遭遇了断崖式的下滑,重新回来的苏南永似乎也挽救不了落寞的东风悦达起亚。连续经历着人事、发展战略以及产品结构调整后,表现稍好的神龙公司仍处于改革的阵痛期。

主力板块的低迷也让合资品牌快速分化,期待的齐头并进的局面不仅没有发生,还出现了销量下滑。

自主乘用车方面的发展也变得更紧迫。除去一枝独秀的东风小康、东风乘用车还能够维持住现有局面外,东风柳汽与东风风度都进入了下滑区间。新加入的东风启辰虽实现月销过万,但寄予希望的启辰M50V似乎没有找到市场的节奏。更严峻的是,随着吉利、广汽传祺、上汽乘用车的崛起,东风公司体量上的优势正在被逐渐超越,缺乏明星产品的弱点进一步暴露,哪怕是“网红”风光580也没有进入细分市场上前十。

除去自主乘用车发展孱弱的问题,值得肯定的商用车方面也遭遇了近几年的首次被超越。一汽解放通过大力改革,上半年中重卡市场累计销量达到了14.48万辆,从东风手里拿回失去已久的宝座。

可以说,在两极分化的波动中,东风公司并未能够抵御大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终端表现不力,这对于深处改革攻坚的关键节点,让东风公司备受压力,而如何守住450万辆目标正面临着新的考验。

450万辆:压力与动力的对决

市场表现不达预期之下,面对着大环境新变化,处于改革关键期的东风公司却并未主动调整450万辆的目标,而是继续深化改革,用更高姿态的改革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确实,今年是东风公司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推进改革的深化之年,但是纵深之下的攻坚也意味着改革的压力会呈现几何倍数的增加,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就像打捞一筐螃蟹,捞起一个连着一个,层出不穷。

所以,在机制、体制积累顽疾的东风公司在深化改革中也一定会出现了方向迷失、信心动摇的局面,而坚定目标不动摇,用更高的发展形态来应对发展中的难题成了东风公司“十三五”改革突破的方向。

但对于改革的难度,东风公司的预估有些不足。今年以来,市场整体状况比较低迷,“马太效应”的加速到来,市场出现的严重分化更加考量着车企的市场应变能力、核心竞争力,还没从去年的高增长中走出来的东风公司颇有些不适应,遭遇了改革层层阻击,下滑的销量不断蚕食着改革的信心与动力。

在年中会议总结报告上,竺延风坦承,对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不适应是公司遇到问题的关键,并要求要抛弃再现高增长的想法和旧的逻辑思维,运用新思维、找到新方法来破解改革遇到的问题。

“围绕坚持全年‘经营保持高质量,增速跑赢大市,跨越450万辆’的目标不动摇。”竺延风深知,当前改革已经破题,正在向纵深迈进,要坚持边推进,边发现问题,边调整,边完善,力求不断扩大成果。“改革只能前进,决不可倒退。”处于改革的攻坚期,东风公司必须要保持坚定的方向不动摇,将改革的决心与信心灌输在公司上下,始终坚守着450万辆目标,这成了改革的动力源泉。

可以说,高质量地站上450万辆高点,是东风公司坚决改革决心与信心的强化;是东风公司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呈现;是东风公司完成“十三五”规划、实现560万辆目标的有力支撑。

而以目前的销量表现以及大环境的巨大现实压力,450万辆也像一道紧箍咒让东风公司始终负重前行。

在市场大环境出现新的变化下,对于庞大的东风公司来说还需要时间重新校准步伐,需要更多的空间以市场为主导,主动调整改革新思路,尤其是在改革浅尝辄止的商用车版块、零部件企业。

在内部,面对着上汽、广汽和吉利快速追赶的步伐,自主品牌在体量优势逐渐消失的情况下,如何打破惯性思维与固化局面,通过协同战略合力打造迟迟没有出现明星产品,守住甚至突破30万辆大关,真正在自主品牌取得突破还面临着层层的考验。

而处于低谷的东风悦达起亚似乎还看不到复苏的痕迹,同样处于深度调整期的神龙版块还需要更多的时间重回赛道。

对内对外的诸多变化都锤炼着450万辆的含金量,但也似乎是目前的东风公司负重前行的根本,如果这始终需要压力与动力的不断对决,那么是不是以市场为导向,降速前行更有利东风公司的改革?【END】

速度 深度 态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磅!东风正式退出东风悦达起亚
汽智·新车|东风悦达起亚K5的应有位置,正是凯酷的竞逐意义
东风悦达起亚“破釜沉舟”?
【e汽车】嘉华:开启东风悦达起亚“三驾马车”新时代
智跑Ace挺好的一手牌却打个稀烂?
三家变两家,无「风」也能「起」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