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套武功中的“心法”,修炼内功——《公司策略与公司治理》

企业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套精妙的武功。本书是全套武功中的“心法”。虽然没有传授太多具体的招式,但可以帮助我们转变观念,修炼内功——《公司策略与公司治理》精华分享

《公司策略与公司治理》。这本书的作者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是资深的管理学大师。今天的企业,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脱胎于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传统管理理念,已经无法应对这些问题。管理者想要在新的时代掌控好自己的企业,就必须从新学科中获得新知识,转变新看法。

我们从小到大掌握的那些公式定理,数学的也好,物理的也好,经济学的也好,绝大多数都是线性的。里边的变化也好,误差也好,最终都会等比例地呈现在结果中,非常明确,也就不会变成无法预估的结果。可是现实中的问题往往更复杂,很多是非线性的,如果开头有一点点微小的变化,结果就可能大不相同。

也许科学家们可以找到新的定理、新的公式,准确预测那些复杂系统。但是在当下,我们手里这样的工具还太少。具体到商业领域也是如此,当今世界,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联系纷繁复杂,将整个商业世界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这也让今天的商业世界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在马利克看来,经济和社会在经历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旧思维已经无法适应新情况。作为管理者,必须换换脑子了。

马利克也提醒我们,倒也不用把复杂性看做洪水猛兽,好像复杂性就站在我们的对立面。复杂性也可以是一种资源。回顾历史,人类的一切成功和进步,都是来自运用复杂性。

古罗马人有了提高交通道路复杂性的知识,条条大路通罗马,才有了这个帝国的繁荣。中世纪的建筑工匠比罗马时代的工匠更懂得如何面对复杂性,于是有关建筑的技术和艺术都有了进步。今天的通信技术比起20世纪初,复杂程度高了不知道多少倍,于是我们有了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

马利克给自己的管理学丛书起了个名字,这个名字最能代表他的态度——“管理:驾驭复杂性”。不是“降低”复杂性,更不是“消灭”复杂性,而是“驾驭”复杂性。可能人类在面对复杂性的时候,就像第一批和马打交道的原始人,此时他们还不能猜透马儿的脾气,不能找到让它完全听话的方法,但是谁能找到一些方法和规律,谁能先骑上这匹马,摇摇晃晃却不被摔下来,谁就有了一骑绝尘的能力。

作为管理者,必须换换脑子。用一种新的方式看待公司,什么样的新方式呢?要把公司当做是一个系统,但不是设计出来的机械系统,而是自然演变的系统。马利克建议管理者,不如把公司当做一个自然演变的系统。自然演变的系统不受设计者的限制,它可以自己生长、演变、发展,也展现出了让我们意料之外的特性。

你可以想象一群鸟儿在迁徙,几千只、上万只鸟聚集成一个群体,乌压压一大片,这些鸟儿飞得再快,也不会发生碰撞。如果前边遇到障碍,鸟群可能会分成两队绕过去,然后再会合到一起。鸟群是自发形成的,没有靠谁专门设计。别说设计了,就连研究都很困难,可能专门研究这种鸟类的生物学家,也没办法准确说出其中一只鸟接下来会怎么飞。

但是,当它们面对障碍物的时候,会灵活地调整队形,适应新的环境。自发形成的鸟群,是一个兼具秩序和灵活的系统。而一辆汽车设计得再精巧,面对障碍物,它仍然不知道应该如何躲避,只能依赖驾驶者的高超技术和经验,就像F1赛车一样。

但问题是,F1的车手在正式比赛之前,是要一遍遍熟悉赛道的。如果是一条从来没有跑过的赛道,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会遇到什么样的障碍,就让他们开着赛车高速行驶,那也是相当危险的。

今天那些成功的、巨大的超级系统,往往都不是完整设计、规划或特意构建的结果,比如互联网。

当然,最早的互联网是人们规划出来的,今天互联网的每个局部也有人设计和管理,但是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去观察整个互联网,有谁在操控整个互联网的运行吗?有人设计出整个互联网今天的样子吗?并没有。互联网通过互不相识的成千上万人的行为而产生,早已发展到超越任何最初的设计了。这就是自然演变系统的力量。

转变一种管理观念,有点像重新修炼一套内功,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为了帮助管理者循序渐进,马利克建议,一开始的时候不用搞得太繁复,抓住三个原则,重新去看待自己的公司。

第一个原则,好的管理可以让整体多于各个部分的总和。在冷兵器的时代,一支1000人的军队通常战斗力就是比500人的军队要高;工业社会,一个300人的工厂就是比一个100人的工厂产出要多。所以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就会觉得整体等于部分之和。

第二个原则,某一部分最优对整体不一定有利。优化是要为整体服务的,对这个部分本身来说不一定是要最优化。你把某一个部分最优化了,对整体不一定有利。有位管理学家举了个例子,比如设计汽车,如果把现代汽车的发动机换成劳斯莱斯的发动机,未必是最好的,甚至这台现代汽车可能根本就发动不起来。

第三个原则,要在整体之中理解部分。好的管理可以让整体多于各个部分的总和,某一部分最优对整体不一定有利,要在整体之中理解部分。为了建造一座大教堂,有些石头需要精美的雕刻,有些石头就不需要。

但是那位希望成为全国第一的石匠,他可能就要把过手的每块石头都刻得很漂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精进自己的手艺,也能体现出他的石匠活最棒。他这样做,是对局部的最优化,对他个人的目标有利,但是对整体的目标不一定有利。

一个组织是比一辆汽车更复杂的系统。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没有把自己最优化的动机。但是,一个组织是由人组成的,每一个个人、每一个部门,都有把自己进行部分最优化的动机。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都是站在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应该思考哪些问题呢?不同的企业情况不同,要思考的问题可能千差万别,但是马利克提醒管理者,至少要想清楚三件事情。

第一,作为一家企业,客户要从你这里购买什么?也就是想清楚“需求”。

第二,作为一家企业,你在哪里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好?也就是想清楚“长处”。

第三,作为一家企业,你的自信从哪里来?或者换一种问法,如果外部激励已经用尽,还有没有能继续支撑员工的力量?这是想清楚“自信”。

因为企业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就像是一套精妙的武功。马利克的这本《公司策略与公司治理》,是他全套武功中的“心法”。虽然没有传授太多具体的招式,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转变观念,修炼内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分享】从目标到结果的执行原则
应对复杂新世界的思维方式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发生了
六式内功易筋经
读书时光
【上乘武功】丹田功==心意内功
金庸十大绝世武功排名,降龙十八掌只能拍倒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