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布会引吐槽,市值却涨破万亿,你怎么看?

科技洞察 深入科技行业最前沿

你好,我是亮老板。这周,苹果召开了产品发布会,主题叫做“致创新”,但却被人嘲讽,说这是iPhone有史以来最没有创新的一次新品发布会。很多人概括这次发布会的核心关键词,只有一个:便宜。其中iPhone 11的起售价比iPhone XR还低50美元,这是12年来iPhone首次不涨价。

网上吐槽苹果的评论已经太多,苹果已经不再是当年不证自明的好手机,在当下民族主义情绪下为苹果辩护甚至有可能被扣上“不爱国”的帽子,所以我也无意于为苹果辩护,在此仅分享我从二级市场看到的一些趋势与机会。

 1 

新品发布会的困境不只是苹果的困境

而是智能手机行业的困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库克难为4G没落。

2007年,从苹果发布iPhone4s开始,智能手机行业经历了黄金十二年。相比于功能机,智能机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由此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市场。但是随着这十二年的逐渐渗透,以4G为基础的智能手机行业已经接近饱和。

前几年,智能手机主要依靠外观升级和配置升级:智能手机屏幕从3.5寸逐步升级到6寸屏, 内存配置上逐步扩容到4G/6G……手机的每一次创新升级都引领新一轮增长。

但是从2016年开始,智能手机出货增速首次下滑到5%以下。2018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06亿部, 同比下滑4.04%。 

增量市场,做什么都是事半功倍;存量市场,做什么都是事倍功半。尤其是在4G的尾声里推出新款,会让人陷入明显的犹豫:买新款手机,又担心明年5G推广之后,手机很快就落伍;不买新手机,又觉得新款手机貌似有些功能还行。

其实从2018年开始,整个智能手机领域都陷入了一种创新困境,大家想继续打破这种行业向下的趋势,但突破点是什么,现在似乎还不清晰。之前三星推出折叠手机就是一种尝试,但遗憾的是效果并不好,不仅没有促进三星的销量,反而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损坏了一波用户体验。5G是现在的新共识,行业对此抱以重大期望,不少厂商也已经发售了新款5G手机,但目前还没有办法判断实际效果怎样。因为即使5G手机可以无缝对接进入应用阶段,也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问题:5G的网络还没有铺开。

不创新会影响用户体验,创新也有可能影响用户体验,苹果只是选择了更保守的那条,目前还需要时间来证明谁对谁错。

 2 

从商业模式角度看

苹果越来越成熟了

从这一次的发布会来看,苹果依然在努力创新,但创新更多表现为商业模式层面的创新。很多人或许没有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发布会之后媒体上关于苹果的评价是非常负面的,但资本市场的评价却是中性偏乐观的。苹果股价微涨两天,重返万亿美元市值。

为什么普通民众对这次发布会不买单,但资本市场却愿意用真金白银为之买单呢?部分原因在于苹果这次发布会推出的Arcade和TV+的服务,看起来不够酷,但却是一门非常好的生意。

Arcade和TV+的服务,家庭用只要4.99美金一个月,基本和国内视频网站会员相当,同时自制内容丰富,通过买硬件送服务的方式又可以反向绑定硬件销售。硬件的优势在于高客单价,服务的优势在于可以加强用户黏性并源源不断产生现金流。

这次发布会之后不少人调侃,苹果的创新已经落后于华为了。硬件层面目前双方的差距的确在缩小,但软实力方面,苹果构建的生态系统护城河正在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难以追赶。

 3 

抛开苹果新品

5G手机产业链依然有投资价值

从5G建设的时间周期看,我们倾向于认为5G手机产业链还没有到收割的时候,但遗憾的是商业世界里大家不会按照规定的时间来进行比赛,谁都想抢占先机,所以大部分的参与者都在抢跑,尤其是二级市场。

5G网络还没有铺开,但5G手机的确已经在大快干上了,而且未来几年5G手机的确会处于一个从零开始的放量阶段。根据中信建投TMT团队测算:中国2022年5G手机用户渗透率可达30%左右:GSMA预计2025年全球5G连接数为13.6亿,渗透率14%,其中我国5G连接量预计为4.54亿,渗透率预计在30%左右;我们预计中国的5G发展节奏可能快于上述预期,预计2022年5G手机用户渗透率可达到30%左右,2025年达到约60%左右。 

那么围绕5G手机的放量,我们可以关注哪些机会呢?

我找了一份平安证券的智能手机物料成本拆解图,围绕手机物件的价值大小来做取舍,抓大放小。

看这张图,可以发现屏幕这一块价值占比是非常大的,大概在15%-30%这样。而且中国大陆和韩国位于第一梯队,从地区出货量来看,中国大陆多年保持第一。

说到手机屏幕,不得不提政府多年来苦心扶持的京东方了。2017年10月,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一种显示屏技术)生产线正式量产,这也是中国首条、全球第二条量产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

屏幕之下占比非常大的是芯片,芯片我们之前在介绍半导体行业的时候梳理过行业上下游的竞争力。设计-制造-封测中,国内封测领域已经处于世界第一梯队。2018 年国内封测三巨头长电科技、华天科技、 通富微电在全球行业中分别排名第三、 第六、第七。 制造领域落后国际领先工艺一代,未来有希望追上;设计领域毛利率最高,同样追赶技术难度也最大。

从业绩释放的角度来说,可以优先关注封测相关企业;从估值弹性的角度来说,可以优先关注芯片设计相关公司。

芯片之下是内存,占比在10%-20%左右,看起来是一块很不错的市场,但这一块平时媒体提得非常少,因为国内没什么机会,主要被国外垄断了。熟悉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朋友可能知道,韩国半导体的起步最开始就是以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作为切入点的,后来逐渐成为存储芯片第一强国。

最后一个大的板块是摄像头,成本占比10-15%。目前拍照功能是智能手机的核心需求,也是用户体验差异化的主要来源,因此各大厂商都在努力提升手机拍照性能。对于拍照性能的追求同样也驱动了摄像头性能和价值的提升。

手机摄像头由CMOS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音圈马达、红外滤光片、支架等组成。其中CMOS图像传感器成本占比最高,其次为光学镜头、模组整装、音圈马达与红外滤光片。

目前手机摄像头产业集中在东亚,日韩台是CMOS图像传感器与光学镜头的主要生产研发地区。大陆企业主要集中在红外滤光片与模组组装。

除去这几大板块,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板块,这里受限于篇幅就不展开了。另外还需要解释的一个点是今天对手机产业链的梳理主要是基于市场价值来进行的,这种分析思路更关注规模;还有一种思路是关注边际变化,即分析从5G手机到4G手机,哪些模块的价值提升最大。从后者来看分析的逻辑会有所不同,希望不要引起大家的误解。

ps:亮老板是王煜全老师深圳科技特训营的学员,也跟着王老师多次在美国参加活动。他自己在银行、私募有过丰富的投资工作经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多关注他,希一起成长,布局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深度摄像头说起,国产手机何时能用上iPhone X的“Face ID”?
产业图解:摄像头(上)
iphone8最新黑科技遭泄密,这家公司应声涨停
2022年iPhone12,618优惠价,要不要购买
千寻研选:从VCSEL到TOF,最新最热新技术一次全懂!
苹果VisionPro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VR眼镜?详细看这篇内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