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幻想照进现实,科幻作品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科技洞察 丨 深入科技行业最前沿


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应该算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副产品,虽然是幻想,但却都是建立在科学理论上的一种未来预言或设想。

科幻作品里的不少描述,在当时曾被视为痴人说梦,如飞机、坦克、火箭、雷达、原子弹、潜艇、VR、基因编辑等,可是后来却一件件成为了现实。

某种意义上说,科幻作品不断预言、塑造了我们的未来世界。


▏雷达、视频通话、录音机、太阳能

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是美国的著名科幻杂志编辑,科幻文学的先驱之一。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专业科幻小说杂志《惊异故事》,为了纪念他的贡献,著名年度科幻小说奖“雨果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1911年他在小说《Ralph 124C 41+》中,预言了雷达、视频通话、录音机和太阳能技术,甚至相当准确地描绘了雷达设备图纸。1934年,美国海军展示了雷达系统。录音机、视频通话这些技术现在也成为现实。


除了上面这些 ,雨果·根斯巴克还有很多神奇的脑回路发明。

VR眼镜


1963年,已经80岁的雨果吩咐自己的助手将他构想的一个盒子眼镜变为现实。人们能够通过这个小盒子看见3D立体图像。虽然效果比现在的VR设备相差甚远,但是技术原理上基本接近现在的VR眼镜设备。

专治作家拖延症的隔离器,帮助作家专心写作按时交稿。

看起来真的很丧病,幸好没人用它?!

乐器 “ Pianorad ” 


1923年,雨果和 Clyde.J.Fitch 联合设计电子乐器 “ Pianorad ”,应用电子装备 发出钢琴的音色。


雨果还提出了对于未来音乐的假想 :“ 它或许可以超出乐器的限制,只要能衔接 扬声器,就能听到它弹奏的音乐。”
▏坦克、四维空间理论

Herbert George Wells(H.G.威尔斯)是英国的著名的小说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他创作的科幻小说影响深远,作品有《时间机器》、《莫洛博士岛》、《隐身人》、《星际战争》等。

这位偶像影响了后世的不少科幻迷, 其中就包括“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阿瑟克拉克。阿瑟克拉克还担任过H·G·威尔斯协会(H.G. Wells Society)的副会长。这个协会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粉丝应援团了。 

1895年,威尔斯发表的《时间机器》中阐述了“四维空间”理论,幻想了时间旅行。1903年,威尔斯在《陆上铁甲》The Land Ironclads中,描述了一个盔甲与火炮相结合的庞然大物,100英尺长,有远程控制的炮弹,可容纳42个士兵和7个军官,用履带而非车轮前进,是应对堑壕作战的魔鬼般的武器,命名为“陆地装甲车”。


1916年,世界首辆坦克Mark I 开始服役,由英国战地记者埃文顿所设计,英国军方建造而成。英国首相丘吉尔就是威尔斯的粉丝,他在写给威尔斯的信中承认,坦克的想法就是从他的书中来的。

▏原子弹

1944年,Cleve Cartmill凭借代表作《生死界线》在二战末期的美国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生死界线》看起来不过是一篇很老套的谍战小说,但是故事中描述的炸弹正是科学家们苦心孤诣要研究的原子弹。 

书中对于原子弹的技术细节描写精确到令人瞠目结舌。文中介绍,核裂变装置只需要用到几磅提纯的铀235。实际投到日本的原子弹,用的也是铀235,实际参与反应的量,约2.2磅。

“人们已经能够轻而易举地为初步的原子能研究工作分离出足够的铀235。他们用新开发的原子级同位素分离法从从铀矿石中提取它们,如今已获得以磅为单位的资源……”  ——关于铀235提纯。

 “两个铸铁半球,夹住中间的镉合金。引信……装在镉合金制成的金属罐里。罐子里用铍支架装载一小枚镭颗粒,还装有一小枚炸弹,足够摧毁镉制成的隔层……粉末状的氧化铀被集中安放在球壳内的空腔中……镭颗粒向铀粉末发射中子,铀235接管剩下的工作……”  一描述与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的引爆原理已存在一定相似之处。

实际原子弹枪式引爆原理示意图
文中对原子弹的大量细节描写,让FBI怀疑是否有人对项目泄密。最终调查结果:卡特米尔没有与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有过任何接触。

FBI调查结束后的1年,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了原子弹。

▏潜艇

 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代表作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

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第二多的名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1870年,凡尔纳发表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讲述了教授皮埃尔·阿隆纳克斯应邀乘坐尼摩船长的“鹦鹉螺号”潜艇到海底旅行的故事。


1898年,现代潜艇之父西蒙·雷克受到小说的启发,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潜艇“淘金者号”,他还收到了凡尔纳的亲笔贺信。

▏基因改造

Aldous Leonard Huxley 阿道司.赫胥黎是英格兰作家,他是生物学家的儿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后毕业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赫胥黎写作了50多部小说、诗歌、哲学著作和游记,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1937年的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

该作主要刻画了2532年的未来世界,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接受着各种安于现状的制约和教育,所有的一切都被标准统一化。人类经基因控制孵化被分为五个阶级,从事劳心、劳力、创造、统治等不同性质的社会活动。

在机械文明的社会中无所谓家庭、个性、情绪、自由和道德,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存在真实的情感,人性在机器的碾磨下灰飞烟灭。

早在1937年,赫胥黎就预言了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给人类文明带来积极的影响,但是如果控制不好,恐怕会带来无尽的灾难。

▏3D全息投影

1977年科幻电影《星球大战》就畅想了了3D全息投影技术应用。


30多年后,初音未来演唱会首次将全息投影技术融入现实应用,科幻到现实让人触手可及!


▏人脸识别
2008年《钢铁侠》中,通过人脸识别定位人物,分析人物状态,避免危急事故的发生。


10年后,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安保、金融、通行、泛娱乐、公安司法等领域。

▏虹膜识别技术
1996年拍摄的《碟中谍》中,阿汤哥每次接受新任务时,都需要经过虹膜识别检测。

虹膜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的细节特征。

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将是保持不变的。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同时也决定了身份识别的唯一性。所以虹膜识别比人脸识别有更高的安全性。

2015年日本富士通,将虹膜识别技术运用于手机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自动识别瞳孔,对手机进行解锁。

现在虹膜识别技术已经在金融、门禁、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始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高科技应用的发展已经开始渐渐超过科幻。比如在星球大战里,所有的机器还有键盘,但现在实际应用中都已经是触摸屏了。今天科技创新的速度,似乎已经超过了我们幻想未来的速度。

今天很多我们幻想的下一个科技产品,下一个技术,很有可能科研人员,前沿技术公司,已经都在在开始行动了。所以,想知道未来10年,机会藏在哪些产生重大技术突破的领域,无需自己幻想了,深入了解行业前沿进展就能预测未来。

在得到上线的王煜全老师《2019-2020风口行业解析》课程,帮你度解析7大风口行业的背后逻辑,把7大热点产业的未来发展讲清楚。

这门课程不仅会解析这些产业的最新动向,分析明星企业的商业布局,更重要的是,带你聚焦产业背后的技术进展,关注目前的核心挑战,帮你建立全景性的认知。

我是王煜全
你的全球科技前哨侦察兵
咱们课程里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能手机将迎来哪些“黑科技”?
《碟中谍》阿汤哥用的这些高科技装备,多项已在路上
间谍特工电影中的这些黑科技已经成真了
全面屏 人脸 虹膜识别 超长续航 最强黑科技这台手机全拥有
韩媒曝光:三星S9加强生物识别技术,识别速度将超越iPhone X
未来化妆是这样的,全息人脸投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