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鸿蒙惊世,华为的宏图大业如何才能实现?

6月2日,华为正式发布酝酿已久的鸿蒙系统,以物联网为核心的超前设计概念让我们不禁感到自豪:中国人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

一系列鸿蒙概念股应声上涨,为鸿蒙系统打造金融服务体系的科蓝软件自6月3日来已经上涨50%,鸿蒙生态共建者的润和科技股价更是直接翻倍,网友们编起了打油诗:“天王盖地虎,鸿蒙概念股。前天二十三,今天已翻番。”

一时间,国内刮起了一股鸿蒙热潮。

 在上周科技特训营的直播中,我们给学员们布置了一道作业,让大家针对鸿蒙系统未来发展做出预测,分析鸿蒙的优势与劣势各是什么。

同学们非常积极,有看好的,也有看衰的,不少学员前往华为线下店,亲自体验鸿蒙系统,这些作业的质量与券商的研究报告比起来也毫不逊色,如果你对鸿蒙好奇,看完这些报告,你也是半个专家了。

首先,很多同学都对鸿蒙的技术进行了深度解析。简单说,鸿蒙其实是两套系统,一个是基于LiteOS的万物鸿蒙,这是专为物联网设备打造的系统,优点是代码少,省电。

另一套是给手机的鸿蒙系统,是基于AOSP(安卓开源项目)建立的,在安卓源代码之上,鸿蒙搭建了能与LiteOS更好配合的架构,使手机与智能设备可以更流畅,更方便的交互。

在发布会中,手机轻碰微波炉就实现了两台设备的链接,目前其他系统的手机都还无法实现。

更详细的技术如鸿蒙的微内核、通讯架构、编译方式等等在同学们的报告中都有精彩的分析,加入了科技特训营的小伙伴可以自由浏览。

在对鸿蒙系统未来前景的判断上,同学们可谓是泾渭分明,以下我们分享两方的精彩观点。

正方:看好鸿蒙

1. 鸿蒙基于安卓内核开发,支持所有安卓软件,操作界面也保留了华为前操作系统EMUI的特点,用户易上手,转换成本低。

手机与智能设备的互动、与电脑和平板的协同效果优于竞争对手,有助于用户购买鸿蒙产品,只要万物鸿蒙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6%这个临界规模,就算度过生死关了,未来发展会顺畅很多。

2. 华为的产品阵列较为丰富,手机、电脑、平板、智能手表等等,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体系。如今用鸿蒙统一整个生态,可以进一步增强用户对华为设备的黏性。

3. 从市场情绪上分析,鸿蒙无疑顺应了目前的主流民意,就算在中国这片拥有13亿人的土地上站稳脚跟,市场也足够庞大了。

4. 如果未来的大趋势必然是万物互联,那么就需要一款专门为此设计的系统,或许鸿蒙与现有的主流安卓系统和iOS相比还不具有竞争力,但随着未来智能设备的不断增多,其优势将逐渐显现。

反方:看衰鸿蒙

1. 鸿蒙虽然号称是中国自主的操作系统,其实依然是基于安卓的开源内核开发的,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小米的MIUI, 魅族的Flyme也都算中国自主操作系统,鸿蒙的底层架构没有特殊性。

2. 鸿蒙基于物联网架构是否真的具有系统性优势呢?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与手机相连,现在的小米、苹果都有一套管理物联网的系统,鸿蒙系统的使用体验能否明显优于其他操作系统,这是一个问号。

3. 无论是LiteOS万物鸿蒙还是手机鸿蒙的发展都会受到强劲阻力。首先LiteOS的成功需要与大量的设备厂商达成紧密协作这些商家的智能化转型早就开始了,例如小米的AIoT战略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帮助传统家电转型的企业,比如涂鸦智能。

这些企业都抱有和鸿蒙一样的理想,就是打造自己的万物互联帝国。LiteOS这个时候入局,很难说有竞争力。

其次华为的手机鸿蒙系统的市场也相当狭窄。海外市场由于国际关系原因,可以直接忽略,国内几大手机企业也不会采用鸿蒙系统,因为他们都基于安卓开源项目开发了自己的系统,小米有MIUI,Vivo有FuntouchOS,Oppo有Color OS。

因此鸿蒙只有安装在华为自己的手机上,可是华为手机受到不可抗力因素,销量暴跌,未来也看不到好转趋势。

鸿蒙计划要成功本身需要这两条线齐头并进,才能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开发者和用户,解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而现在看来这两条线都困难重重,很难看到突围的机会。

王煜全点评:

首先,我们要养成运用框架进行系统性分析的习惯。分析鸿蒙系统,我们可以采用通讯产业的双链结构框架和技术分析框架。

面对鸿蒙系统,技术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认识到鸿蒙不只是一款产品,更是一个平台。从产品到平台绝非易事,也决定了产品型公司和平台型公司截然不同的命运。

英特尔是典型的产品型公司,产品持续的迭代更新是公司的宿命,一旦技术研发陷入瓶颈,公司的发展就会受阻,这是个很苦很累的活儿。

而平台型公司就会轻松很多,例如目前正在转型的英伟达,积极布局云计算业务,只要形成了足够的生态,公司的发展就会相对稳定。

那么怎么才能形成围绕自己产品的生态体系,使得产品平台化?这也是鸿蒙系统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所以应用技术分析框架是一方面,从平台的角度分析鸿蒙更为重要。

平台型企业也有一套单独的分析框架,主要从进入限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三个层面入手进行分析。具体框架细节将在下周的科技特训营直播课程中详细讲解,以及如何应用这套分析框架对鸿蒙未来的发展进行预判。

你对鸿蒙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也期待你加入科技特训营,在私享群中与王煜全老师和各界精英们分享你的观点。

我们今天整理了一份"平台型科技企业清单"辛苦你点下“赞”和“在看”,点击顶部的“进入公众号”,在对话框里发送“科技”二字,你就会获得这份清单。

注意:回复“科技”只能获得当天的清单,全套《科技产业研究清单》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并持续滚动更新、扫描全球科技前沿。


【回放地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技爆料站:华为新系统“鸿蒙”正式注册,和安卓有什么差别吗?
余承东:没了安卓,我们还有鸿蒙!华为自研系统已注册
华为鸿蒙系统开源,你们觉得鸿蒙系统能超越安卓吗?
华为新系统正式商用, 研发6年投入千亿, 2000万台设备正在运行!
鸿蒙之后,Vela请战
万事怕认真:聊聊鸿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