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起争议度,彩礼问题在婚姻相关领域的热度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天价彩礼”的问题,近年来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前有知乎流传的“1888万彩礼”,最近江西又因一次座谈会备受舆论关注。
在江西省戴家埔乡的一次座谈会上,30名未婚女青年签署了一份“抵制高价彩礼承诺书”。
”天价彩礼“的现象并非个别,在江西省,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这一乡的行动能否产生实际效用尚不得知,毕竟抵制天价彩礼是群体性事件。
更引人深思之处在于,天价彩礼存在的原因及背后隐藏的女性困境。
在网络平台上,当我们搜索江西彩礼等关键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信息。他的女朋友是江西的农村女孩,谈婚论嫁时,女方要求彩礼50万,并要在他的房子上加女方名字,外加车子和三金。由于女方家态度强硬,谈不下来,最后分手。也有网友说所谓彩礼最后都会流向娘家,供家里的儿子结婚用。也不乏这样的新闻:新娘被要求坐筐里5小时脚不沾地……彩礼在历史上曾经是结婚的程序性要件,在现代社会更多是一种习俗,送彩礼与否、送多少彩礼本来属于婚姻双方的私事。但是随着彩礼一路上涨,让结婚的成本剧增,也让本应自主的婚姻套上一个枷锁,对当事人的生活难免产生影响。高价彩礼的背后,隐藏着这样一种商品逻辑:彩礼是男方给女方家的”经济补偿“。男方花高价彩礼与女方结婚,对男方家庭而言,家庭中增加一位成员,她承担了生育、家务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