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奥运结束了,你知道体育精神到底是什么吗?

打造最具人文精神的自媒体公众号 

点击上方“老杨品谈”关注|天天干货,包你过瘾!

有知识、有文化、有能量、有趣味



老杨品谈>>>>>


奥运结束了,你知道体育精神到底是什么吗?

  文|老杨

...1...


里约奥运结束了,巴西的这届奥运从筹办到结束都显得力不从心,这种尴尬局面反映了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发展中的艰难。我们的局面也是这样。

巴西的社会现状让这次奥运会出现了一些在其他国家看不到的现象,比如打劫、不专业的裁判、乌龙的国旗。

但这些现象并不影响体育本身,反观之,这届奥运会更能体现世界各国在体育竞技比赛上的平和心态,更能回归体育本身的精神。

中国代表团最终获得26金18银26铜,总计70枚奖牌,列金牌榜第三位。同上届伦敦奥运相比成绩下降了很多,但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体育竞技精神,让我们看到更加成熟的运动员。

最主要的是中国军团在这次奥运会上去掉了太多的政治背负,让比赛更加放松,而不是死去活来的纠结。

...2...


体育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体育竞技比赛是这一成果的集中展示。

人类文明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农业文明之前人类同其他动物一样,没有有计划的、不伤害的生产,一切的所得都要依靠争抢、掠夺和捕杀。那时,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强壮的体魂,这样才能生存和繁衍。

农业提供了有保障性的食物,人类的人口开始增加,人口的增加又让食物的供给出现了矛盾,人类种群之间开始了相互的掠夺,出现战争。

人类获得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获得更多食物的群体就有了更强劲的体能,对弱小群体的掠夺就更加容易。

直到有一天,人类开始有了怜弱之心,认识到欺辱、杀害弱小的同类是一件不文明的事儿,他们也是人,人都是一样的。

体能竞技比赛从最早的优胜劣汰的种族生存选拔手段变为了非伤害性的、非掠夺性的、规则公开的体能竞技比赛。

现代的体育竞技比赛来源于欧洲,大多数体育比赛项目来源于古老的战争,比如标枪、铁饼、射箭、马术等。

...3...


当把战争的技能放到体育竞技场上的时候,体育竞技比赛最本质的精神开始出现——追求和平,在公开的规则下,公平地、无伤害地比赛。

当人有了充沛的体能之后,就要有消耗的手段。身强力壮的孩子会不自觉地挑战或欺负其他孩子,这是人类动物本性的表现。对于天天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锻炼身体、进行体育活动就是吃饱了撑的,体育的竞技比赛能让这一部分体能得以消耗,并满足人类的争强好胜的心理需求。

我们经常说,中国人不懂体育,中国人没有体育精神。并不是中国人不懂,也不是中国人没有,是中国人吃饱饭了的时间太短。

对体育竞技的热爱能让人类从野蛮变得文明,从好战好斗变得平和。最典型的例子是古罗马文明的发祥地意大利。意大利的军队在近代战争史上是一支战无不败的军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接受了体育竞技精神的本质——和平,把大部分力量都消耗在了体育运动上、足球上,对战争的杀戮失去了兴趣。

体育精神的第二个层面是人类自身的自我超越。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失去了很多先天的技能,过度地依赖大脑让肢体功能退化。不能像鸟一样地飞,不能像鱼一样自由地游,不能像马一样快速而耐久地奔跑。这就有了奥运口号:更高、更快、更强,从而衍生出奥运精神:“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体育精神的第三个层面是体育审美。

审美是人类的最高追求,是追求的终级目标。人们在体育比赛中所享受的赏心悦目之感就是审美体验,在比赛中展示人的体态美、运动美、技能美。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体育竞技比赛的项目越来越艺术化,这是人类对体育精神追求的巨大进步,它让简单的体能竞技转化成了艺术竞技。

可以说体育精神的实质是和平、自我超越和审美。

...4...


全世界体育竞技比赛的盛会就是奥运会。

1894年06月23日,当被尊称为“奥林匹克之父”的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与12个国家的79名代表决定成立国际奥委会、开创奥林匹克运动时,这一壮举曾一度成为人们讽刺的对象。而在百年之后的今天,奥运会已成为普天同庆的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也吸引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参与。

在这120年中奥运会经历了二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二战之前纯粹的体育竞技,在这个过程中奥运表现得很单纯,最多能体现一点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竞争。第二个过程是二战之后,二战奠定了现代国家的格局,奥运会开始走向国家化,成为了一个国家实力和意志的体现。特别是冷战形态下的奥运会,完全成了国家行为,体育竞技意识化、政治化。这时的奥运就不那么干净了。

在这一届奥运会上我们看到了奥运清新的一面,就是国家的意识开始减弱,特别是中国代表团表现与往届尤为不同。

奥运会应该是人类展示文明的盛会,不应该是国家秀肌肉的舞台。

奥运会从开始举办之初,一直在寻求一条可持续的商业化之路,国家意识表现强烈的时候奥运会的商业化之路被放到了第二位,去国家化才能使奥运会真正走上商业化的、艺术化的轨道。

以后的奥运会应该是人与人的比赛,不应该是国家与国家的比赛。现在这样的体育比赛项目很多,如:斯诺克、网球。

随着科技的进步,体育竞技比赛已不再完全是人体本身的竞技比赛,逐步变为体育所带动的周边科学技术竞赛,自然人的力量越来越小,社会化人的力量越来越大,比赛更多地体现人类多方面进步的实力。

对于运动员来讲,体育运动或体育比赛应是职业精神的体现,不应该是体育比赛之外的附加。运动员热爱的应该是这项运动本身,不应该是运动所带来的其他附加。

中国因为那些年经济的落后,运动员的身份就是饭碗,运动员热爱的也不是运动本身,是比赛所带来的地位和效益。这样的运动员会有职业精神吗?一定没有。

我们在体育精神的追求方面、运动员的职业精神方面、体育比赛的商业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从郎平这样的运动员身上看到了这方面的希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女排诠释大国崛起路上的拼搏精神
宝树:科幻中的“更高、更快、更强”
中国奥运话语
英雄谢幕 但奥林匹克精神永存
奥运闭幕,但人类精神永不落幕
“我在奥运会上看《美少女战士》?”比网友还戏多的,是这届奥运选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