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讲卫生的习惯是怎么来的?卫生与自由

1

进入现代社会,人人都讲卫生。从建国开始,爱国卫生运动一直进行。

讲卫生怎么就成了爱国行为了呢?

因为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我们要讲究卫生,有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消灭了他们这帮狗日的。

这是当时语境下的讲卫生。从侧面也说明了,国民的卫生习惯不好。

卫生习惯不好的原因是吃不饱,饭都吃不饱就没什么可讲究的了。

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廉耻。

在中国古代社会,讲卫生在礼仪的范畴之内。古代的礼不是礼貌,是规范,是对不同等级人群强制性的要求。

等级越高,礼仪越多,越不自由;等级越低,礼仪越少,越自由。

士大夫以上的阶层,就要注意卫生习惯,要不然人家看不起你。而素人、平民就不需要那么讲卫生了,当然,素人、平民也没有讲卫生的物质条件。

这是一个和现代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制约体制,现代社会人的等级越高越自由,等级越低越受限。

现代社会用公共资源建立很多公共服务场所,往往以个人的卫生状况限制低等级的人进入。无疑,这是很不讲道理的。

中国自古是个讲卫生的国家,因为相对欧洲中国更富足。

西方人在南宋时来到临安,见到的景象是街道整洁,人们衣着干净得体,相互礼让,还有厕所,这让西方人大为吃惊。

当然,这些卫生都是视觉内的卫生,并非现代医学意义上的卫生。

今天,卫生的意义是建立在医学基本上的,饭前便后洗手,餐具消毒,防的是看不到的病菌。

2

这样的卫生概念又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洗手的概念来自一名匈牙利的产科医生,这位医生的名字叫塞麦尔维斯,当时他在维也纳总医院产科病房工作。

维也纳总医院的产科病房有两个病区,病区设施类似。

最大的不同是一病区由专业医生负责接生,为有钱人服务。二病区由接生婆负责接生,为穷人服务。

奇怪的是一病区的产妇死亡率远远高于二病区。仅在1846年,就有451名产妇死在了一病区,而二病区只有90名产妇死亡,相似之处是多数产妇都死于产褥热,也就是“产后感染”。

而在塞麦尔维斯做产科医生的时候,细菌学理论还没有诞生,因此,年轻的塞麦尔维斯看着那么多产妇在医院分娩后丧生,痛心万分却不知原因。他询问高年资的医生,也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

1847年,维也纳总医院的法医学教授科勒什克死于败血症。据说科勒什克是在解剖中割伤了自己的手指患上败血症而死的。塞麦尔维斯参加了科勒什克的尸检,他发现,科勒什克的尸体呈现的许多特征和因产褥热死亡的产妇非常相似。塞麦尔维斯的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会不会是某种“尸体颗粒”害死了科勒什克和产妇呢?

细想之下,他发现了另一个被大家忽略的事实:一病区的专业医生常常在解剖完尸体后来产科病房查房,医生们经常用触摸过尸体的手为产妇体检,而二病区的接生婆不参与解剖尸体。

为了验证推论,塞麦尔维斯要求一病区所有的医生在解剖操作后都必须用漂白水洗手,还要用氯化钙消毒器械。在此举实施的很短时间内,一病区的产妇产褥热死亡率从近20%急剧下降到1%左右。

但是塞麦尔维斯的成功没有得到同事们的认可,高傲的医师对他的举措不屑一顾。

并认为这是他对专业医生的不尊重,这等于是说一病区死去的产妇是医生害死的。

这些医生纷纷起来反抗,说他是疯子,他要求自己管辖病房的医生和护士们严格执行洗手的做法也被认为是疯子行为。

塞麦尔维斯坚持自己的观点,推广用石灰水洗手。他在写给维也纳产科同仁的信中,愤怒地将对方称为“妇女屠杀的参与者”。

塞麦尔维斯后来被赶出了医院,妻子和好友也相信他已经患上了精神疾病,将他送进精神病院。1865年,塞麦尔维斯在维也纳精神病院中被守卫打伤,伤口被细菌感染,数日后,年仅47岁的塞麦尔维斯去世。

3

那么,塞麦尔维斯的想法是怎么被证实的呢?

直到1870年代,德国镜片制造商蔡司公司生产出了显微镜,德国医生罗伯特·科赫等人发现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细菌,证明当年匈牙利医生塞麦尔维斯的观点是正确的,由此创立了微生物理论和细菌学。正是微生物学和细菌学的创立,逐步改变人类的卫生习惯。

显微镜的出现和远视眼的被发现有关。

1440年代,德国企业家约翰内斯·古腾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机。

我们一直认为活字印刷术是中国人发明的,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中国人毕昇(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

其实,活字印刷术不适合印中国汉字,中国的字太多,而恰恰适用于西方的拼音文字,因为做几十个字母就行了,造字、检字都非常方便。

活字印刷机使得书籍和阅读普及开来,许多人突然发现,他们原来是“远视眼”。因为印刷出来的字比手写的小,他们放在近处看不到。

由此对眼镜的需求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在印刷机发明一百年后,欧洲出现了数千家眼镜制造商,并由此掀起一场光学技术的革命。

1590年,荷兰眼镜制造商詹森父子把几个镜片累加在一起放一个圆筒里,发现透过玻璃所观察的物件被放大,由此发明了显微镜。

后来德国人让这一技术得到了应用。

因为活字印刷机的出现,发现了远视眼,因为远视眼出现了显微镜,因为通过显微镜看到了微生物细菌,人类开始更讲卫生。

而在这一串的过程中最早的印刷机和讲卫生毫无关系。这就是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最先发现了医院内感染?
落后就要挨打,先进就会挨骂
【观影笔记】医学故事之洗手
“产褥热”——医学史视角下的“夷夏之辨”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医生要洗手”的人,死前曾被残忍殴打
洗手历史:鼻祖赛麦尔维斯被当作神经病打死,伤寒玛丽终身被隔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