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歌德巴赫猜想是什么?

1

昨天聊了数学的三大危机,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意思是没有皇后,什么皇子都生不出来。

中国人在数学方面的平均水平高过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但中国人对数学的学习是重算轻理。所以,准确地说,中国人算账全世界第一。

因为算理和现实生活无关,学会了也没啥用,所以,我们就不咋注重。也可以说,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了中国人对科学的探索。

其实,中国曾经并不缺乏世界级的大数学家,比如,苏步青、华罗庚、陈景润。

2

苏步青,1902年出生,浙江温州平阳县腾蛟镇人。我在这个镇待过,苏步青当年出生的老房子还在,我也认识他家族的一些人。

苏步青是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世界数学界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苏步青17岁留学日本(1919年),9年后苏步青就有了巨大的成就。

1931年苏步青回国,到浙江大学任教。

但因为苏步青娶了个日本妻子,一直被中国人诟病,特别在他的故乡。

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使科学精神离我们越来越远,现在也是一样。

2

华罗庚比苏步青要小,1910年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县。因交不起学费初中没毕业,自学成才,也可以说就是个天才。

1926年,16岁的华罗庚回到金坛后,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同时开始自学数学。1929年12月,华罗庚在《科学》杂志第14卷第14期上发表《斯图姆定理之研究》。(斯图姆定理一个用于决定多项式的不同实根的个数的方法。)1930年12月,华罗庚在《科学》第15卷第2期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华罗庚崭露头角,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

现在很难想象一个小卖部的小伙计能研究出这么高深的数学问题,更难想象清华会要一个没毕业的初中生。

《科学》是1915年1月在上海创办的自然科学月刊,发刊词上“科学”与“民权”赫然并列,申明“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

当时的上海《科学》杂志是中国科学社以美国科学促进会及其科学杂志为模式创办的杂志。

在美国,《科学》杂志是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的一份学术期刊,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

现在的中国的《科学》杂志已民国时期完全不同了,是一本科普读物。

1936年,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学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华罗庚毅然回国,到西南联大任教。

当时西南联大的数学系主任是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杨武之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他所研究的数学问题和华罗庚相同,华罗庚在杨武之的支持下又有了新的突破。

从1939年到1941年,华罗庚在昆明的一个吊脚楼上,写了20多篇论文,完成了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成为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建国后,华罗庚一直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

1956年,华罗庚创建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需要数学方面的专业人才,1957年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向华罗庚介绍了一个人,这个人叫陈景润。

4

陈景润1933年生于福建省闽侯县,1949年考入厦门大学数学系。大学毕业后,由政府分配至北京市第四中学任教。

在北京四中任教一年,因口齿不清,被“停职回乡养病”。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了解到陈景润的情况,安排他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

陈景润在中国人心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一种是神人,他使哥德巴赫猜想推进了一步,就是平常说的1+2的问题。

歌德巴赫猜想依然是世界级难题,哥德巴赫德国数学家,相当中国清朝初年的人。

1742年歌德巴赫给瑞士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一个猜想: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歌德巴赫猜想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一个双数,都能拆分成两个单数。如,4是1+3;6是1+5;24是11+13……

但是,是不是能证明所有的偶数都是这样,因为无限大的数没法试。

1920年,挪威数学布朗证明出了可以分成9个单数乘积 + 9个单数乘积。

这中间又过了25年,其中有人证明出了5+5、4+4、3+4。

1965年,苏联数学家和意大利数学家证明了可以拆分成1单数 + 3单数乘积的和,也就1+3。

1966年,陈景润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也就是平常人所说的1+2。使这项研究只剩最后一步。

到现在也没人能证明得了1+1。

因陈景润近视撞树和树说对不起(相声说的),以及中国人对歌德巴赫猜想实际内容不理解,这就有了中国人对陈景润的另一个印象——傻子。

陈景润体质一直很差,加上文革命时期,陈景润被扣上“臭老九”的帽子而被批斗、改造,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摧残,加上长期恶劣的生活工作环境和超强工作,1973年曾患严重的腹膜结核,1984年又患帕金森综合症。1996年3月19日13时10分因肺炎并发症去世,将遗体捐献给医院解剖,享年63岁。

中国人知道陈景润其实很晚了,在1978年前,陈景润在中国没有在外国有名。

1978年在小平同志的授意下,作家徐迟发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引发全国轰动,全国人才知道中国有个数学家叫陈景润。

5

文革期间,华罗庚因为保存着原有的出国护照,未加焚毁。由这个引线起就对他展开了无情的斗争,说他有“投靠帝国主义的思想”,为“留后路”的打算。在斗争会上他有口难辩,觉得生活在这社会没什么意义,于是愤而自杀,幸被发现及时,保存了生命。

1983年,华罗庚被评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4年,被评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5年,当选为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应邀到日本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报告结束后由于急性心肌梗塞倒在讲台上,送院后证实不治,终年74岁。

苏步青相对以上两位比较幸运。

1968年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毛主席下最高指示要保一批教授,其中就有苏步青。但1972年还是被下放到了上海江南造船厂劳动改造。

1978年,苏步青任复旦大学校长。2003年3月17日病逝于上海,享年101岁。

因为家乡人对他娶日本老婆的鄙视,他一直没有回过老家腾蛟镇。

爱因斯坦的句名言:有两种东西是无限的,宇宙和人类的愚蠢,天才和愚蠢之间的区别就是天才是有极限的。

回到开头,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

那么,谁是皇帝呢?

能驾驭数学的天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罗庚,苏步青,陈省身,陈景润,丘成桐的数学贡献排名如何?
陈景润:世界第一位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中国数学家
华罗庚和苏步青谁厉害?
你听说过有数学家在研究1+1=2吗?他们究竟在研究什么?
中国当代最知名九大数学家,除了华罗庚陈景润你还知道谁?
陈景润:于无声处响惊雷 || 徐志杰(河北安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