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少石丨艺术艺术(下)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艺术的种类繁多复杂,操作手段不一。但艺术产生的感觉是相同的。举个正常的例子,就拿作家来说吧,有的小说写得好,有的散文写得好。而有的小说、散文、诗歌样样都行。还有的是绘画、音乐、相声、雕塑等等各自表现手法不同,但产生的途径是相同的。操作种类、手段的不同就会对不同事物有不同的感应、感知、体会,从而发生出不同的艺术作品。一个人的艺术天赋是上苍决定的,但后天的努力和修补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艺术家应不断地修炼自己,使之自我感知、感应、体会、触摸不停地产生、发展、壮大。一个诗人,作家或者是画家,长时间不写诗歌,文章,没有画作,它的思维就会凝固,变得僵硬,老化。一个诗人,只有他长期处于亢奋中,他写出的诗歌就有可能是发自心底里的呐喊。如果你长时间不动笔,没有记忆、思维,就是你想写了,那种思维就会一瞬间的消失。所以说,艺术家保持状态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常常有画家进行写生,临摹,这是提炼艺术一种手段。包括成熟的画家,大师,他也需要长久不断地培育、给养艺术领地,滋润自己的艺术感悟,使之保持旺盛的艺术感觉,然后才能产生出艺术作品。艺术手段、方法不一,但其功效是一样的,产生的过程是一样的。

什么是艺术产生的过程呢?艺术需要感应。它是灵魂里的东西,是潜在的不可触摸。当某件事,某个场景,某种声音,某段思想触摸到灵魂深处的时候,艺术灵感就可能来临,有时是爆发式的。但是,前提是要有孕育的一个过程。好比一颗小树,需要有种子发芽、破土、长大的过程。这些过程就是艺术家产生艺术作品的过程。灵性好,悟性好的艺术家其作品就会来得快一点,甚至好一点。灵性,悟性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的智商。艺术它都需要有发芽、破土、长大的一个过程。有些时候,一个动作,一个画面。一句话都可能产生艺术的萌芽。这就靠艺术家的天性、悟性和修养了。往往有些艺术家的艺术想法瞬间就会消失,就是因为你的天赋、修养、体会过低原因,敏感度不够。所以,成熟的艺术家在不断地提高艺术修养。他在读书、看画展、听音乐会、参观,甚至是聊天会友的过程中就不断吸取养分,培育灵感,使之能创作出更多的艺术作品。艺术产生过程就是艺术家触摸、感应、体会某种事物中觉悟,是骨子里的潜在因子发酵的过程。

人类生活在这个世间,一切物质都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它需要艺术家独具慧眼去看、去观察、去体会、去揣摩,然后在孕育成艺术作品。用心感受,有意观察,深刻体会,细心揣摩,深研细究等等是产生艺术作品唯一途径。天赋、灵感只是给你提供了个平台。天上不会掉馅饼。同样的道理,艺术也绝不是一撮而就的。
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会有一种满足感。特别是艺术作品成熟后,它会沉浸在一种孕育后收获成功的惬意、满足,有时甚至是狂喜。每一个艺术家无不喜爱自己的作品。这好比一个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一般。当某某某某个时段某种场合提出不同意见,指出瑕疵时候,他会生气,发火,恼怒等等。这就是人性的缺失,污点。因为,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创作出来的,是人类就会犯人的错误、就有人之缺失。

所以说,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艺术家放下艺术作品就是生活中普普通通个人。艺术作品靠天赋、修养来形成,艺术家也同样需要修养来培育艺术作品、人品。
艺术不可缺少,艺术不会丢失,艺术不会灭亡。有生命就有艺术,有生活艺术就存在着。当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充裕、安逸的时候就越需要艺术来满足精神生活之需要。
所以,生命不息,艺术不灭。(2021/1/20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邓少石,笔名:邓澈。鲁迅文学院(函授)毕业,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剧本多有接触,部分作品在报刊,杂志发表。

赞赏功能有变化,文章的赞赏暂时发放给袁海英,但赞赏金还按投稿须知发给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片花絮 | 艺术家邓初夏的宣传片正式开拍!
盆景艺术个性的修养
白羽平:绘画是我的职业,一刻不能放松
【兿海無涯】-|| 邓敬民:当代百位杰出艺术名家邀请展
妙笔丹青 青瓷雅绘——著名画家余少泉作品欣赏
书法创作过程应注意的几个因素--任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