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一种爱,是截肢的锯子

灵魂只需要两件衣服:

路的背心,书的短裤。

图片来源:网络

 1/

三年前,我在一个朋友的空间看到她分享罗伊·克里夫特《爱》中的一段话:

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我爱你,不光因为你为我而做的事;还因为,为了你,我能做成的事。我爱你,因为你能唤出,我最真的那部分,我的傻气我的弱点,在你的目光里几乎不存在;我心里最美丽的地方,被你的光芒照得通亮。

我记得我留言说,我特别喜欢这段话。

大抵,喜欢和渴望的,永远是现实中稀缺的。比如爱,比如仇恨,比如值得回首的岁月,比如值得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

我知道,这些我都没有。我的贫穷并不是金钱上的外债,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苍白。

2/

昨天中午的酒局上,朋友说起她的同事,年近四十,仍然在寻找她心中又帅又懂她的白马王子。

她是独生女,年近四十,每一顿还依然吃着父母做好的饭菜,还依然我行我素,吃完饭两手一推,去做自己爱做的事。

她说,全世界找不到她心目中理想的男人——懂她,体贴她,让着她,看她一切都好,给她无所不在的空间和自由,孩子她想生才可以生,爱她想做才可以做,说走就走的旅行她自己永远说了算,关键是,这个男人一定要帅。

我跟朋友说,没有任何一个男人会主动找一个姑奶奶来养着。关键是,朋友都嫌她的同事活得粗糙,她用形容男人的五短身材来描述她的同事,不修边幅,素颜,脸就像从高原上露天工作过十年以上才回来的样子。

可是她的父母爱她,什么都听她的,至今还是如此。朋友叙述,这个同事的父母其实很想体验一下当姥爷和做姥姥的感觉,可是还是坚持,听孩子的。

我想,她的父母确实是爱她的,爱到骑虎难下,爱到有些痛默默忍受。

3/

晚上的酒局上,也听了一个二胎母亲近乎哭腔的叙说。

人类已经进化到智能时代,她依然还是个生孩子的机器。她的老公唯父母之言行事,父母让生个二胎,她的老公就强迫她生个二胎,二胎如果还是女孩儿的话,还要听从父母必须生出男孩儿为止的要求。

好在,她是幸运的,二胎是个男孩儿。

有了孙子之后,她的公婆立刻从之前的请愿者升级为监察员,孙子吃的,穿的,玩的……都要他们过目把关。

她说,让她崩溃的是,自从二胎生了儿子,公婆径直住到了家里,事无巨细的负责起了儿子的日常起居。她直接被架空,仿佛公婆才是自己孩子的父母,而她只是一个临时的奶妈。

她老公说这是父母爱他,更爱他的孩子。她说,她看到了她孩子的未来,她欲哭无泪。

听她诉说之后,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酒桌上的人也不知道该跟她说些什么。大家共同举杯,默默的喝了一口酒,那酒,突然就那么的苦涩。

4/

我相信,每一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

携程亲子园那些被喂芥末、喷消毒水的孩子的父母们,也自然都爱他们的孩子。我不知道那位被保洁员的亲子园工作者自己有没有孩子,如果有,她会怎样养育她自己的孩子?

至少,她的孩子不论如何,她肯定都不会喂孩子吃芥末,往孩子清澈的眼睛里喷洒消毒水。

我想,这个做出非人行为的亲子园工作者,她一定有一个悲惨的童年,她的父母一定不爱她,或者她的父母用自以为是的爱,为她打造出这样一颗变态的灵魂。

伸向孩子的罪恶之手,跪向孩子家长的扭曲的膝盖,多么清晰的展示了一具僵尸的内心。

5/

建立在无知基础上的爱,或者说建立在自以为是基础上的爱,都与真爱无关。这种爱就像一把无形的锯子,一天一天锯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到孩子长大,他的精神和独立自我都已经被截肢,早已不是家长想要的样子,更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样子。

蒙台梭利认为,这种爱会造成五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畸变,当你孩子身上出现这些问题时,说明你的教育彻底失败了。

第一种神游:当儿童没有目的并且随意漫游时,他们就会处于空虚、发呆和混乱的状态中。

第二种是障碍。很多孩子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好,可进入职场却屡屡碰壁,不善于沟通、自视太高、不会表达自己。

第三种是依附。很多孩子很乖巧,但离不开大人,特别“缠人”。

第四种是权力欲。很多孩子从小就体现出较强的权力欲,喜欢发号施令。

第五种是自卑。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意义,从而产生深深的自卑心理。

对照看看,如果你的孩子身上没有这些现象出现,那么恭喜你,你是个称职的家长,更是称职的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有,希望这些文字让你清醒,重新认识爱这个字。

6/

爱,也需要更新迭代。

亲有疾,药先尝。这已经是不合时宜的爱,近乎愚昧。你如果还在这种爱的基础上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是不幸的。

遗憾的是,还有很多很多人正在随波逐流的用这种思想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往往还给自己这种愚蠢的行为贴上“跟着国学经典”学习的标签。

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把自由和尊重还给孩子,这才是真爱。

建筑在父母自以为是基础上的爱,都不是真爱。你以为的,往往不是孩子内心所希望的,“都是为你好”,绝大多数时候这样说给孩子听的父母都是自以为是的父母。

这样说,除了暴露父母爱的盲目和自以为是之外,也暴露了父母教育子女之爱的陈旧、滞后。在一个人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时代,爱,更需要升级,尤其父母对孩子的爱。

 / END /

最新文章:

你不喜欢咪蒙,与避暑山庄无关

立冬这一天,想想李白想喝酒

喜欢的每一首歌,都关联着一个人

不求你妈,你也不会番茄炒蛋

其实,身体的肥胖并不可怕

我愿意做一个走读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51-面对老人追生二胎如何是好?
老公竟让我和小三比赛生子
生一个孩子和两个孩子的家庭有何区别?二十年后,这四点大不一样
婆婆51岁了,还生二胎。这也就算了,但她生下小姑子后,竟跟我提出了不可思议的要求
老公不要二胎怎么破
头胎是女儿,二胎还是女儿是什么样的感受?宝妈说出了心中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