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ll 中醫 ll 眼科病証
userphoto

2023.11.08 内蒙古

关注

                    九州香主耕杏林

 

五轮 眼科的一种学说。眼睛由外周向中心 可 分 作“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五个部位,用以说明局部与内脏相关的生理病理,并作为眼疾诊断和治疗的依据。肉轮位于上胞(脸)和下胞(睑),胞脸在脏属脾,脾主肌肉,故其疾患多与脾胃有关;血轮位于两皆血络,在脏属心,心主血,故其疾患多与心、小肠有关;气轮即白睛,在脏属肺,肺主气,故其疾患多与肺、大肠有关;风轮即黑睛,在脏属肝,肝属风木,故其疾患多与肝、胆有关;水轮即瞳神(仁),在脏属肾,肾主水,故其疾患多与肾、膀胱有关。此说总结了眼科的一些临 床 经验,但以五行通套五轮,不免牵强,应用时不宜生搬硬套。

八廓 眼科中与五轮相对应的一种学说。从部位说,将眼外部按脏腑表里关系,分为“水廓”“风廓”“天床”“池廓”“火廊”“雷廓”“泽廓”、“山廓”。水廊相当于瞳神水轮,风廓相当于黑睛部分的风轮,天廓相当于气轮,地廓相当于肉轮,火廓、雷廓、泽廓、山廓均相当于血轮(内皆、外皆的上、下方).八廓在古代眼科中曾作为辨证之用,但各家说法不一,且杂有封建迷信色彩,后世亦少应用。

针眼(土疮) 又名“土疡”。指生长在胞脸边缘的小疗。多由风热或脾胃热毒所致。初起形如麦粒,微痒微肿,继则赤痛拒按。相当于麦粒肿。

眼丹 本病病因、部位等与针眼相同,但病情较重,胞脸可漫肿赤痛,有硬结拒按,甚至伴有头痛寒热等全身症状。

漏睛(骨漏)是一种眼皆部的疾病,系因肝经风热或心火炽盛所致。其症状为眼内肯红肿胀大,继 续 发 展则溃破流脓,久不收口,缠绵岁月,脓液自内皆的泪窍而出。本病类似于泪囊炎。

眼胞痰核(胞脸肿核) 本病多因胃肠蕴热,与湿痰相结以致阻塞经络,起于胞脸之间。其症状可见胞脸内有核状硬结(多生于上胞),按之不痛,推之移动,日久隆起发红,眼胞重队胀涩。本症又名“目流”,即脸板腺囊肿。

眼胞菌毒 本证系因脾经湿热蕴结所引起。患者睑缘长出小泡,逐渐长出如菌形的赘生物,且有小蒂,不痛不痒,其者眼翻流泪,视物昏蒙,有的经久不愈。类似于眼睑范疹或粟粒疹。

风赤疮演 本病主要由脾经风热毒邪与心火相挟而上攻于目所致。其症状是眼脸皮肤红赤起范及溃烂,形似疮渍。类于脸缘炎。

眼弦赤烂又名“风弦赤烂”,多因脾胃湿热,外感风邪所致。其特点是脸缘红赤溃烂,痒痛时作,重症甚至可能睫毛脱落,睑弦变形。本病即睑缘炎。

皆帷(wei 惟)赤烂本证类似于眼角脸缘炎,其病因与脸弦赤烂相同。主要症状是两皆糜烂起痴,伴有痒痛感觉,重症甚至皆帷出血,睫毛脱落。

拳毛倒睫 又名“睫毛倒入”。是一种因眼弦赤烂(脸缘炎)或“*椒疮”(砂眼)治疗失当,经久不愈所引起的睫毛拳曲的病症。由于睫毛倒刺眼珠,患者有涩痛流泪、怕光等症状。甚至可发生浅层角膜溃疡,最后形成云翳。

上胞下垂(脸废) 有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多为发育不全的后果,发于双侧。后天性的多因脾弱气虚、脉络失和,风邪客于胞脸所致,常发生于单侧。其症状是上脸肌肉无力,不能开大睑裂,常需抬头皱额以帮助视物。

(pi譬) 翻粘睑 又名“皮翻证”“风牵出脸”。多因胃经积热,肝风内盛,以致风痰湿热上攻、气滞血雍所致。由于脸弦翻转,眼睑不能闭合,常感眼部干燥涩痛,甚至发生角膜炎。多发于下险。

风火眼痛 又名“风热眼”,俗称“火眼”,即急性结膜炎系感受风热所致。其主要症状是两眼刺痛,有异物感,分泌物增多,晨起上下睑被粘着,不易睁眼,结膜充血,严重者来势较猛,可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天行赤目 是感受四时风热毒疗之气所致。其主要症状是胞脸肿胀,睑、白晴红赤,痒痛流泪,眼哆(chi 吃) 粘,常两眼先后受累或同时患病,本病即传染性结膜炎。

火疳 一种急性眼病。火是火邪热毒结聚,侵犯白睛的病症。主要症状是白晴深部向外凸起暗红色颗粒,逐渐增大红赤疼痛,怕光流泪,视物不清,严重者可破溃流水而成漏管。

 本病系由肺火亢盛而致。其主要症状是白睛出现形如细小米粒,周围有血管围绕的小疮,同时觉眼部涩痛、怕光、流泪。

白膜侵睛 主要系肺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病症。其症状是黑晴边缘出现灰白色的小疤,逐渐向中央进展,严重时,灰白色小疮可融合成片,横越黑睛。患眼极度畏光,刺痛流泪,病状常反复发作。

椒疮 本病起因是感受外界毒邪,加之脾胃素有积热,风邪外束,以致胞脸脉络雍滞而气血失和。其主要症状是眼脸内的睑胞内发生细小的颗粒状病变,状如花椒,故名“椒疮”。本病即砂眼。患者觉眼内沙涩痒痛,怕光流泪,如不及时调治,常可引致损坏眼脸及角膜,遗留翳障,影响视力。

粟疮 本病起因与椒疮相似,其主要症状是眼脸内发生色黄而软的粟粒状的病变。每与椒疮(砂眼)同时发生,沙涩痒痛。重症可因粟粒磨擦眼球诱发翳膜而影响视力。

(nu努)肉攀睛即翼状肉。此证系心肺二经风热盛,加之脾胃积热而诱发。其主要症状是裔肉由皆角隆起,呈灰白色,渐侵黑睛角膜,以致影响视力。

 黑睛部分由于疾病而失去其透明光亮的特性,代之以疤痕组织,以致轻重不等地障蔽视力,这种病症就叫“翳”。

云翳 黑睛上因患“"凝脂翳”等一类疾病而遗留一层涉的不透明组织,如云如雾,故称“云翳”。一般对视力影响不大或有轻度障碍。

凝脂翳 本病系毒邪侵犯黑睛,加以肝胆火炽,风热爽盛而起。其病状为头额剧痛,目痛差明,泪出如流,颜色带黄绿,状如凝脂,故名。如不及时治疗,可致黑睛溃破,累及瞳神而失明。本病类似化脓性角膜炎。

冰瑕障 凝脂翳(化脓性角膜炎)如经早期及时而恰当的治疗,黑睛上的混浊即可吸收,仅留点状或片状薄翳,明亮光滑,如冰如瑕。一般不影响视力或仅有视力轻度障碍。

混睛障本病多因肝经风热,津液被灼,瘀血凝滞所致其症状为黑睛部分呈现一片灰白色翳障,状如磨砂玻璃,视力严重障碍。类似角膜斑翳。

聚星障 本病系因肝火内盛,兼之风邪相挟,致风热相搏而起。其症状为黑睛表面出现细小星点,常三、五成群,呈灰白色或微黄色,或散或聚,反复发作。如调治及时,预后良好,否则容易酿成黑睛云翳或溃破等重症。

旋螺突起本病系因肝热过共,致使风轮部分凸出如旋螺状,眼球变白或发青,日久变成黑色。重者可致盲。本病类似角膜葡萄肿,系因角膜溃疡穿破后,虹膜脱出结疤而成。

蟹睛 本病多由火热上攻,治疗失当,以致真睛膏损。症状类似“*旋螺突起”,在黑晴边缘有似蟹睛般的神膏绽出,凸出的范围一般较小。若黄仁金部凸出,则最终将导致失明。

风轮赤豆 此症是肝经积热、气血失调所致。其主要症状是风轮(黑睛)部位有颗粒突起,白睛(球结膜) 有赤脉缠布追随,色红如豆,故名。

疮积上目 是小儿积续发的一种眼病,起因于脾胃受损,肝热上攻于目。主要症状是角膜混浊,视物不清,干涩怕光。如不及时调治,重者可引起黑睛破损,导致失明。本病相当于维生素甲缺乏症所致的角膜溃疡病。

夜盲 俗称“鸡盲”或“雀目”本病起因于脾胃虚弱,导致肝血亏虚或肾阴不足,缺乏甲种维生素所致。其主要症状是夜晚或在黑暗处视物不清。

高风雀目是“*夜 盲”的一种,为先天不足的遗传性疾病。患者白天视觉正常,一到夜晚或黑暗处,两眼视野狭窄呈管状,只能直视。本病相当于视网膜色素变性。

圆翳内障(如银内障) 本病起于肝肾两亏或脾胃虚衰,运化失常。其症状为晶状体失去原有的透明度,变为混浊,使视力下降或丧失。类似白内障。

暴盲 暴盲多因肝气上逆,气血郁闭引起。患者原无眼部其它症状,突然一眼或两眼失明。本病相当于视网膜中心动脉栓塞。

青盲 本病系因肝肾不足,精血亏损,兼以脾胃虚弱、精气不能上达于目而起。开始视力减退,逐渐发展,可至失明,是一种病程较长的慢性眼病,类似视神经萎缩。青盲的早期阶段,患者自觉视物昏糊渺茫,称之为“视瞻昏渺”,如乘见眼前有一片阴影,甚至呈现青绿碧蓝或赤黄之色,称之为“视瞻有色”,随着视力的进一步减退以至失明,但双目外观并无异常.则称之为“青盲”。

黄液上冲“*凝脂翳”的病情如继续发展恶化,就出现费液上冲。其病因为脾胃积热上,毒邪交攻。主要症状为风轮之内、黄轮之前(即解剖学上的前房) 出现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并逐渐增多,其上界呈水平线。重者可穿破风轮而成“*蟹睛’或“*旋螺突起”,使视力受到影响。本病类似于前房积脓。

血灌瞳神 病因多由外伤损及血管,以致血液外溢;也有因内热过盛,损伤眼内血络所引起。血液进入风轮及瞳神部位外观瞳神呈现一片红色,如不及时调治,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绿风内障 本病即青光眼。多因真阴亏耗,阴虚阳亢、气血不和引起。主要症状是瞳孔散大,色呈淡绿,视物不清,常见灯火呈红绿色圆晕。急性发作时每伴有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眼睑肿胀,眼球充血。急性期缓解后,视力大减。本病容易复发,逐次加重,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失明。

五风内障 又可分为“青风”、“绿风”、“黑风”“乌风”“黄风”五种内障。其病因同绿风内障。各色风乃依瞳仁所见颜色不同而命名。“风”字是表示病势变化迅速的意思。五风之中,青风、绿风表示病较轻,较常见;黑风、乌风少见;黄风表示病最重,易致失明。

真睛破损 眼珠因外物射入或跌仆而穿孔,是一种严重的眼疾,如处理不当,可致失明。

胎患内障 指孕妇因病或消化吸收不良,而影响 胎儿发育;复因偏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致婴儿患先天性内障。双目外观似正常,但视力有不同程度的丧失。

花翳白陷 指风热毒邪侵犯黑睛而使其表面生 翳,如花瓣形状,中间凹陷。本病多由热毒内侵,肝肺火炽,互相搏结而起。如调治失宜,易恶化而变成“*蟹睛”,甚至严重影响视力。

赤丝虬(qiu 求)  指气轮白睛上血络赤丝明显的 病 症多因血络郁滞所致。椒疮、粟疮一类病症,常有赤丝虬脉出现其它如用眼过度或嗜酒过甚等,均可致白睛上血管扩张,发生赤丝虹脉。

赤脉传睛 指气轮白晴上由两皆开始出现赤脉,逐渐向内扩展。多因嗜食油荤厚味,心火亢盛上扰于眼所致。本证需与“*赤丝虬脉”鉴别,后者病变并不从两皆开始,而是起于白睛任何部位,脉管蟠曲充血。

赤脉贯布 一般指气轮上血管增多,布满整个白睛,是多种眼病的共同症状(如椒疮、粟疮、火府等),又称“赤脉如缕”。

赤膜下垂 又名“垂帘障”,类似沙眼性角膜血管翳。本病多是椒疮(砂眼)失治或调治失宜,再加心、肺、肝诸经风热、内火,致瘀血凝滞所致。主要症状是整排的细小血管自白睛上方向下侵入黑睛,患者常有目痒流泪,羞明畏光。重症可侵至瞳孔,翳膜菲薄。

血翳包睛 是“*赤膜下垂”(垂帘障)证的进一步恶化。其症状为血脉贯布,遮满黑睛(角膜和虹膜部分),不能视物。常伴有头痛、便秘、目痛等症状,有时可致失明。

风牵偏视 又名“风牵喝斜”、“*口眼喝斜”。主要是由于脾胃二经气虚,络脉空虚,风邪乘虚而入。其特点是眼与唇口偏向一侧,且常有流泪过多、眼脸闭合障碍等症状。这是支配面部及眼部神经有病而影响口眼部肌肉张力所引起。

瞳神缩小 指瞳孔失去展缩能力,日 渐缩小。多因肝肾劳损,虚火上炎或肝经风热上攻而成。重者也可导致“*瞳 神干缺”,视力全失。

瞳神干缺 指瞳孔失去正圆状态,边缘如锯齿或梅花状常为“*凝脂翳”等重症所遗留下 来的后果,最终也可导致失明。

通睛 俗名“斗鸡眼”。即一眼或双眼的黑眼珠相对偏于皆侧,有的患者可有复视的症状,以致须偏斜瞻视才能看清东西。多因重病后眼部肌肉受损,而失去眼部运动的协调状态有时也可因外伤所致。

白睛溢血(胭脂障) 本病多因肺经热邪,迫血安行;也有因饮酒过度,或外伤引起的。其主要症状是白晴表面呈现部分充血,色鲜红,界限分明,重者可有出血现象。约数日后可自行消退,预后良好。

黑睛破损 指黑眼珠(包括角膜、虹膜等部分)因眼病或受外伤而溃破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病症,如处理失当,可能导致失明。

虬蟠卷曲 指白睛(球结膜)血管充血,脉络稀疏旋曲。

虬脉纵横 指白睛(球结膜)血管充血,脉络粗细纵横。视赤如白 即色盲。多因先天发育不良,阴精不能上达于眼所致。患者对某些颜色或全部颜色失去辨别的能力。

外障 指发生在胞脸(包括眼脸皮肤、肌肉、脸板和脸结膜等)、两背(包括泪器)、白睛(包括球结膜和前部巩膜等部分)、黑睛(包括角膜和虹膜等部分)的眼病。局部症状如眼部红赤肿胀,眼多出现胶粘现象,或出现星点云翳、赤膜、裔肉等,统称外障。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列外障凡五十种之多。

内障 凡眼珠内部(包括瞳孔及玻璃体以及眼底等部位和眼内组织)的疾患,统称内障。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列内障凡二十三种。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xhGdC7kw16Ztk0XOYhO-A

(发表於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富力湾小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名词词典----眼科病症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四十三
胬肉与翳膜
《证治准绳·杂病》外伤
不惧老眼昏花,四种证型各有对策
中医眼科学试卷及其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